白桂珍 • 再访张家口赐儿山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0 14:52 2

摘要:“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赐儿山,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南瓦盆窑大街西部的群山之中,远近闻名,驰名千里。云泉寺,有着600多年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建筑风格。

桥西作协 桥西文艺

再 访 赐 儿 山

文/白桂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赐儿山,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南瓦盆窑大街西部的群山之中,远近闻名,驰名千里。云泉寺,有着600多年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建筑风格。

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我20岁那年应招工从坝上故乡来到了张家口西建筑材料厂上班。听老工人说:“出了厂区向西行一公里就是赐儿山,山上风景独特,如诗如画。有云泉寺,建于明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上部为道,下部为佛,是取“白云深处有清泉”之意,是佛家、道家建的一处寺庙。有神奇的传说,有天然的冰洞、水洞、风洞。”我听了之后,很新奇,很向往。

那天清晨,我下了大夜班,约同好友向着赐儿山走去。山上岚气缭绕,草木葱茏,百鸟争鸣,泥土的清香,青草和野花的芬芳,让我们神清气爽,恍若进入了人间仙境,忘记了一宿的疲倦,一路欢声笑语,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向上攀登。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岚气也渐渐褪去,山上的一切都变得清晰可见。我们到了云泉寺,观看寺内的三道平台:第一道平台有六角亭一座,有大雄宝殿和南大殿,第二道为望亭,第三道是云泉寺山门,山门也称天王殿。山门之外原有教稼亭,壁上有民间能工巧匠画的五谷之神后稷,教人们不忘耕稼。稍上是教化堂,壁上画有伏义轩辕,意在告诫后人勤于劳作,时时不忘自己为炎黄子孙。山门前有石狮镇守,旗杆矗立。山门内侧是龙王殿、真武殿、藏经殿中释迦佛祖合掌闭目,南海观音挥洒拂尘,造型生动,栩栩如生。

云泉寺除庙宇众多外,还有树异和洞奇之特点。寺中有古柳两株盘抱,树的身高大约12~13米,树粗大约有3~4围。寺内有3个天然奇特的石洞:冰洞、风洞、水洞,3洞相距咫尺,景观迥异。其洞口各有对联一副,分别为“傍山冬日液,侧水夏天凝。”“劈开双玉峡,云山一碧泉。”“灵液供丹灶,清心照玉壶。”冰洞洞深3米,洞顶有极强的空气对流层,岩石的某些成分犹如冷凝剂,当洞底泉水涌出后,无论冬夏即被冻成冰块。因洞内四季结冰,晶莹剔透,即使炎炎夏日也不融化。风洞一年四季冷风嗖嗖,其因是上下潜蚀洞通过裂隙自然贯通形成空气对流,从而风起不息,传说若将物置于洞口即被疾风吸入。水洞洞深2米,属天然潜蚀洞,洞内泉水涌漾,清澈甘甜,数九隆冬也不结冰,寺院住的道家僧人都取此水饮用。

我们对云泉寺逐一饱览,到了子孙娘娘殿,一位僧人热情地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神奇故事:“相传500多年前,有一对夫妇结婚多年未能生育很是着急。就在那年的四月初八,夫妇二人来到山脚下,焚竺祈祷,求助天神地神。正当他们一遍又一遍地诉说自己的求子之心时,突然从山腰石缝间走出一位白发飘飘的老人。老人来到他们面前,没有说话,从怀里取出个用泥捏的娃娃送给他们,然后就无影无踪了。第二年,这对夫妇便喜得贵子,他们真有说不出的高兴。这件事很快一传十、十传百地传开,每年的四月初八,塞外山村远近百里祈求赐子的人,都要到西山脚下烧香拜佛……”

我们听完了僧人讲得神奇的故事,又饱览了寺内的一个佛龛,圆形的门上画着一幅引人入胜的五彩图画,画面中央是一个笑眯眯的大肚佛,佛像四周烟云缭绕,云雾中布满了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幼儿。相传这里就是当年那位白发飘飘的老人住地,人称“赐儿大仙”。

神奇的故事赋予赐儿山香火不断,每年从夏季开始,大批的外地游客来到张家口,都要到赐儿山焚香拜佛,表示对佛祖的敬意。

光阴似箭,四十多年过去了,我青丝染白霜,仍然对赐儿山别有一番眷念,常常梦萦魂牵。山上有我们青春芳华踏过的足迹,有我们的欢歌笑语。多少个公休日,我和好友坐在高高的山顶上谈工作、谈理想、谈未来,畅所心扉,歌声在山间里回荡。

以后的岁月里,我离开了西建材,搬离了南瓦盆窑,登山的次数少了,再次登山成了我的心愿。

庚子年伊始,大地被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阴霾所笼罩,为了防止疫情传播蔓延,人们都宅家隔离。赐儿山远离闹市,空气清新,成了晨练人们的选择地。

元月初九清晨,春光明媚,风和日丽。又回到桥西居住的我向着赐儿山走去,看看四十多年来山上的变化。原来崎岖的山路,已砌成水泥台阶;原来陡峭的路段,已安装着扶手栏杆。山上修筑的盘山路,汽车也能通向山顶,沿着水泥台阶拾级而上即可达到云泉寺,也可达到山顶。

疫情期间,云泉寺没有开放,我远远地眺望,参差错落的庙宇面貌一新,寺院佛门,古朴典雅,肃穆庄重,在春光的照耀下金顶辉煌,瑰丽壮观,气势恢宏。我沿着台阶开始向上山顶攀登,空旷的山上很静,有三三两两晨练的人们在山间里行走,偶尔发出吼喊声。我走走停停,对山上的一切都感到很熟悉,仿佛又回到那遥远的过去。我年轻时的好友,你们在哪里?快来看看赐儿山的变化今胜昔。我四面环顾,高压电线空中走,有线网络信号塔高耸挺立。半山腰上,还修建的健身器,供游人锻炼身体。山脊上架设的无数天阳能照明灯杆,像护山的卫士默默地恪尽职守在那里。

赐儿山,不仅阻挡了塞外的风沙、净化了干燥的空气,还是市区人民锻炼身体、游山观景的好地方。赐儿山,座落在张家口西部的群山之中,与张家口根脉相连,守望相助到永远。

作者简介:

白桂珍,笔名墨缘,桥西区作协常务理事。爱好书法,喜欢临摹古人碑帖;爱好文学,喜欢用文字愉悦心情,陶冶情操,抒发情感。近年来,散文作品,经常发表在微信公众平台,偶有作品获奖,偶有作品发表在地方文学刊物、报刊上。文字质朴,真情实感,接地气。

来源:张垣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