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七届国际茶博会在杭州盛大启幕。作为四川茶文化版图的重要拼图,北川羌族自治县将以“大禹门前树,千年苔子茶”为主题,携被誉为“高山云雾中的绿色瑰宝”的北川苔子茶惊艳亮相。此次参展,北川苔子茶不仅以“比肩太平猴魁”的卓越品质跻身名优茶阵列,更将依托其独特的复合栽培
第七届国际茶博会在杭州盛大启幕。作为四川茶文化版图的重要拼图,北川羌族自治县将以“大禹门前树,千年苔子茶”为主题,携被誉为“高山云雾中的绿色瑰宝”的北川苔子茶惊艳亮相。此次参展,北川苔子茶不仅以“比肩太平猴魁”的卓越品质跻身名优茶阵列,更将依托其独特的复合栽培系统(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与羌族文化底蕴,向世界展示“一片绿叶托举一方产业”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一、千年古茶续写生态“农遗”传奇
北川苔子茶,源自海拔800-1800米的高山孕育,是野生茶树在北川独特地理环境中历经千年驯化的珍稀群体种,现存茶树均为百年以上古茶树,最高树龄达700年。 “北川苔子茶复合栽培系统”作为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构建了“高山密林-古茶群落-羌乡农耕”的立体生态体系,孕育出耐寒、芽壮、叶厚、氨基酸含量高的独特品质——简单儿茶素占茶多酚60-80%,酯型儿茶素占儿茶素总量的70-80%,成就了“滋味醇厚、香气浓郁、耐冲泡”的卓越口感,堪与太平猴魁等名茶比肩。
目前,北川正以“农遗”申遗为契机,推动古茶园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利用,2024年全县苔子茶种植面积已达10万亩,综合产值7.5亿元,带动2.1万余人就业,成为山区群众的“致富金叶”。
二、民族特色与羌茶文化交融,绽放文化魅力
羌族,这个被誉为“云朵上的民族”,千年以来以茶为媒,孕育了独特的“苔子茶文化”。羌语中“嫩苔子”“苔子茶”意为“又嫩又香”,承载着羌人对自然馈赠的敬畏与热爱。茶博会上,北川苔子茶将以羌族文化为底色,打造品牌特装馆。展现出“大禹门前树-羌族生活茶-云上盐茶道-高山守茶人-农遗生态圈”五大文化场景:
– 沉浸式体验:入口处以羌绣纹样与羌门廓设计立体门头,羌族民族风貌扑面而来。馆内的“火塘茶”区域,重现羌族独特的“火塘煮茶”的日常生活场景,茶艺师在现场演绎古羌烹茶技艺,现场讲解苔子茶文化。邀请游客品尝这杯羌山独家的鲜爽,让世界领略北川苔子茶的独特魅力和“羌调”。
– 味觉联动:特装馆内特别设置“羌食荟”特色产品体验区,将北川的经典美食:老腊肉、土蜂蜜、荞麦酥等在火塘茶体验区域进行陈列展示,打造羌族美食展示品鉴氛围感。展现羌乡,茶文化和饮食文化的独特性。
三、共赴盛会,解码北川苔子茶多元魅力
本届茶博会,除了羌族特色浓郁的特装馆会给人们带给沉浸式的羌族茶文化体验外。
在5月22日上午9点-11点,茶博会主舞台将举办北川羌食荟・苔子茶品牌推介会。届时茶文化和茶品牌界的重量级专家会相继登场。
浙江农林大学教授、国家一级作家、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得主王旭烽,其代表作有《茶人三部曲》《浙江文史记忆》《杭州传》《走读西湖》等。作为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理事、浙江省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以她为核心成员建立了国内外目前唯一的一所本、硕、博茶文化学院,并参与筹建了茶文化交叉学科和茶非遗专业。她深厚的文学底蕴与对茶文化的深刻理解,定会为现场观众带来独特的茶文化见解。
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主任、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院长胡晓云,作为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业品牌建设专委会主任,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农业品牌价值评估体系研究” 课题领头人。她首次提出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品牌扶贫” 等概念,并持续进行纵深的理论研究与战略规划实践,将为北川苔子茶品牌建设提供专业且具前瞻性的思路。
此外,北川羌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贾德春将进行北川苔子茶品牌推介,非遗传承人牛义贵也会开展北川苔子茶文化宣讲。现场还设有新书发布仪式、精彩歌舞表演,以及媒体互动与自由品鉴环节,全方位展示北川苔子茶的魅力。
四、茶旅融合推动产业升级
近年来,北川聚力构建“一核六园”苔子茶生态示范体系,通过老茶园复壮、新茶园标准化建设,推动茶旅深度融合——春可采茶、夏可避暑、秋可品茗、冬可赏雪,形成“以茶促旅、以旅兴茶”的良性循环,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此次参展,北川以“茶”为媒,展示北川生态与乡村振兴成果。通过“产业展示+市场对接+文旅引流”的多维联动,借快闪、直播等新形式触达年轻消费群体,推动“高山好茶”走向全国。
从高山茶园到国际展会,北川苔子茶这一区域公用品牌,正以“农遗”为笔、文化为墨、产业为纸,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壮美篇章。5月21日-5月25日,让我们共赴茶博之约,品千年古茶,听羌乡故事,看绿叶生金!
来源:全球科技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