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30个红色研学点!和孩子“重走东纵路”→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20 14:54 2

摘要:5月19日,东莞市2025年传承红色基因教育现场推进会在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举行,并启动“重走东纵路”系列活动,努力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筑牢精神根基。

东莞发布30个红色研学点

同步启动“重走东纵路”系列活动

活动有哪些亮点?

同学们、家长们、老师们

如何更好地参与其中?

一起来看看!

5月19日,东莞市2025年传承红色基因教育现场推进会在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举行,并启动“重走东纵路”系列活动,努力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筑牢精神根基。

东莞是东江纵队的发源地和重要活动地区之一,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于1940年10月创建的大岭山抗日根据地,被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称为“东江纵队抗日根据地的根据地”,东江纵队为抗战胜利作出重大贡献、付出巨大牺牲。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进一步挖掘、用好、用活“东纵”这一重要资源,发挥本土红色资源的育人功能,东莞市教育局联合有关部门深入调研、精心筹备,正式发布东莞2025年30个红色研学点,并面向全市师生同步启动“重走东纵路”系列活动之主题征文摄影活动。

当历史照进现实

青春对话信仰

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让我们以脚步丈量信仰

用文字书写担当!

莞邑少年们

快@你的小伙伴

一起解锁这份

专属的红色成长礼吧!

解锁家门口的红色课堂

东莞发布30个红色研学点

红色研学是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实践,也是连接历史与当代的精神桥梁。东莞,这座镌刻着中国近代史开篇印记的城市,承载着厚重的红色记忆,拥有独特的红色文化底蕴。东江纵队在此创建、发展壮大,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浴血奋战,留下了丰富的红色资源和精神财富。

为充分挖掘利用这些本土红色宝藏,东莞市教育局联合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文广旅体局等单位,系统梳理中共党史教育基地、红色革命遗址等资源,经深入调研与综合评估,精心遴选出30个场馆、学校,确定为首批红色研学点。目前,研学地图已在“潮游莞”小程序上线,“东莞慧教育”和市文广旅体公众号同步设置入口,师生只需一键点击,就能获取开放时间、交通路线等信息,轻松开启红色之旅。(详见文末指引)

这些红色研学点将历史记忆转化为可触摸的“家门口课堂”。在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泛黄的手稿、锈迹斑斑的枪支、战士们手缝的军装,重现华南抗日武装“铁流南粤”的智慧与牺牲——他们在岭南密林中开辟根据地,在日军封锁下传递情报,用小米加步枪写下“华南铁流”的传奇;走进鸦片战争博物馆,斑驳的威远炮台弹痕,无声地诉说着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烈,海风掠过炮台,仿佛让人穿越回1841年的战场,先辈们以血肉之躯抵御外侮的英姿跃然眼前。

红色教育不止于远方,更在触手可及的校园里。东莞中学内,“中国共产党东莞第一个支部成立处” 纪念石碑上醒目的“1924” 字样,标记着东莞党组织的诞生,是革命星火初燃的珍贵见证;走进前进小学的王作尧将军故居,褪色的军功章承载着浴血荣光,泛黄的家书饱含着细腻情怀,它们化作课桌上的“活教材”,生动展现出革命者的柔情与坚定信仰。这些散落在东莞校园中的红色印记,打破了时空界限,让厚重的历史与蓬勃的青春相互交融、同频共振。

值得一提的是,东莞中学、厚街镇前进小学、低涌中学、东坑中学等校园内的红色研学点,均可通过预约参观。同学们,除了参与学校组织的研学活动,在周末和假期,不妨约上亲友,走进这些红色研学点,探寻历史背后的感人故事,让红色精神在青春的脚步中代代传承。

以笔为舟光影传情主题

征文摄影活动启幕

5月19日,东莞市教育局启动“重走东纵路”系列活动,从研、行、思、写、讲、听、唱、观八大维度推出红色研学、夏令营、研学设计征集等八大主题活动。其中,由东莞市教育局、东莞日报社联合主办,东莞+APP、《东莞时报》莞邑少年周刊承办的2025年东莞市中小学生“重走东纵路”主题征文摄影活动5月20日起接收投稿,为全市师生们搭建抒发情感、传承红色基因的创作平台。

此次活动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含中职、技工学校)及教师,分征文和摄影两大板块,征稿时间为2025年5月20日至10月30日

征文活动鼓励学生将红色研学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凝于笔尖,通过细腻笔触记录触摸历史文物的震撼、聆听抗敌故事的感悟,展现东江纵队精神的时代传承;摄影活动则聚焦红色研学场景、革命遗址风貌或师生互动瞬间,以镜头定格纪念馆内凝神聆听的专注神情、红歌传唱时的激昂姿态等感人画面,让革命精神在光影中焕发新生。

值得关注的是,优秀作品展示采取投稿同步展示和集中重点展示的“双线并行”模式。优秀投稿通过“东莞+”客户端官方平台展示,同学们可随时浏览优秀投稿,并参与“人气作品榜”动态互动,感受文字与历史的共鸣,形成“边创作、边传播”的良好氛围。精选作品将在《东莞时报》莞邑少年教育周刊专栏刊发,有机会在学习强国等国家省市级平台发布。我们还计划推出名师点评与红色研学点探访视频,深度解读文字、摄影作品背后的历史温度与青春思考。

11月,主办方将在“东莞慧教育”官微公布获奖名单及颁奖时间。优秀作品将汇编成《莞邑少年红色文集》,作为思政教育素材赠予全市中小学,让红色基因在东莞校园中持续传承。

活动参与方式

投稿要求:体裁不限,小学和初中组文字不超过800字,高中、中职和技工学校组文字不超过1000字。所有参赛作品须为原创,未在任何媒体或平台公开发表过,严禁抄袭、套改,一经发现取消参加活动资格。

投稿方式:在线投稿,作品提交至“东莞中小学生征文投稿平台”,或者扫描下方二维码参与。

注:本次主题征文摄影活动还发布了参评细则。

评审标准:征文活动分为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中职和技工学校组,根据作品的主题契合度、内容质量、语言表达、视角观点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并按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中职和技工学校组四个组别设置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若干。

摄影活动分为教师组和学生组,作品的主题契合度、画面质量、思想内涵、创新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审,并按教师组、学生组两个组别分别设置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若干名。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

如有疑问

进入东莞日报投稿平台读者群咨询

▼▼

意义非凡的成长礼

让红色基因扎根青春

这场意义非凡的红色青春之旅,也是一份独一无二的成长礼物。

同学们,当你们走进虎门海战博物馆触摸威远炮台的弹痕,在榴花抗日纪念亭聆听1938年抗战第一枪的回响,历史便不再是课本上的铅字。家长们,当你们周末带孩子在寒溪水村家书展柜前,探讨信仰传承,正确的价值观也如同种子在代际对话中悄然播撒。老师们,当你们组织学生在叶挺陈列馆开展“战地家书仿写”实践课,联动榴花抗日纪念亭设计“重走抗战第一枪”实景课堂,红色文化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可触摸的精神图谱。

当30个红色研学点串联起东莞的“精神经纬”,当同学们用征文笔触勾勒出自己的信仰年轮,以镜头捕捉红色瞬间,“重走东纵路”系列活动正以历史与青春共振、城市与时代共鸣的双重维度重塑城市文化基因。

即刻启程踏上这场红色青春之旅吧!让笔下文字与威远炮台的弹痕共鸣,在泛黄的家书中寻找信仰的答案。期待在本次主题征文摄影活动的作品中,看见同学们深刻的思考;在红色研学的路途上,遇见大家踊跃参与的身影,让红色基因在青春中深深扎根,绽放出绚丽光彩。

东莞市2025年红色研学点地图通过“潮游莞”上线。“潮游莞”是由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导开发的“东莞文旅体地图”小程序,通过该程序可搜索导航全市的文旅体场所,包括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体育馆、旅游景区等。目前已在小程序上增加“红色研学”板块,用户可点击进入,并查询场馆的具体信息。具体操作如下:

第三步:在地图首页点击具体研学点,出现研学点名称,点击研学点名称,出现研学点具体信息,包括开放时间、联系电话、导航信息、研学点简介等。

转发提醒身边人

一起来参与吧!

来源:东莞日报社i东莞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