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 “双碳” 目标深入推进的背景下,碳排放数据的准确性与时效性成为政策落地的关键。针对传统碳核算体系存在的数据滞后、口径不一等问题,安科瑞推出 AEM 系列电碳表及配套智慧能源管理平台,通过 “电碳同步计量 + 全流程数字化” 模式,推动行业从 “粗放核算”
安科瑞电碳表:构建精准碳计量与智慧管理新生态
在 “双碳” 目标深入推进的背景下,碳排放数据的准确性与时效性成为政策落地的关键。针对传统碳核算体系存在的数据滞后、口径不一等问题,安科瑞推出 AEM 系列电碳表及配套智慧能源管理平台,通过 “电碳同步计量 + 全流程数字化” 模式,推动行业从 “粗放核算” 向 “精准计量” 转型。
一、政策背景与行业需求
1. 政策倒逼碳计量升级
2022 年九部门联合发布《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明确要求推动 “碳核算” 向 “碳计量” 转变,强化实时在线监测技术应用;
各行业碳排放标准陆续出台,如《工业企业碳排放量核算方法》要求企业精准上报用电碳排放数据,传统人工核算模式难以满足合规需求。
2. 碳计量核心痛点
数据质量不足:依赖排放因子估算碳排,误差率超 15%,某钢铁厂因数据偏差导致碳交易损失超百万元;
时效性滞后:月度 / 季度核算周期长,无法及时响应减排策略调整;
管理工具缺失:缺乏 “电 - 碳” 联动分析工具,节能措施与碳减排效果无法量化关联。
二、电碳表核心功能与技术优势
1. 电碳同步计量原理
硬件架构:在智能电表基础上集成碳计量模块,实时采集电压、电流、功率等电参量(精度 0.2%),同步计算碳排放因子(如电网平均碳排放强度),实现 “用电量 × 实时因子 = 碳排放量” 的动态核算;
数据链路:通过 RS485 或无线通信将电碳数据上传至云端,支持按分钟级频率更新,较传统月度核算时效提升 99%。
2. AEM 系列电碳表关键参数
3. 差异化优势
全环节追溯:从电力生产到消费全链条数据采集,某园区通过电碳表发现光伏余电碳强度低于电网,优先消纳绿电使碳排降低 12%;
事件记录功能:修改碳排放因子或清零操作时自动留存日志,满足监管审计要求,避免数据篡改风险。
三、智慧能源管理平台:从数据到决策的闭环
1. 平台架构与功能模块
五层架构设计:
数据层:采集电碳表、光伏、储能等多源数据,构建碳资产数据库;
应用层:涵盖碳盘查、配额核算、交易决策等 9 大功能,某制造企业通过碳足迹管理模块,定位热处理工序碳排占比 45%,针对性技改后减排 18%;
驾驶舱可视化:实时显示碳排总量、强度、趋势及设备排行,支持钻取至单个回路数据,辅助管理者快速定位高碳环节。
2. 核心应用场景
碳核算自动化:根据行业标准自动匹配核算模型(如《钢铁行业碳排放核算指南》),某钢厂年减少人工核算工时超 2000 小时;
配额动态管理:实时测算碳配额缺口,结合产量预测提前规划 CCER 购买或技改项目,某化工企业通过配额预警避免超额排放罚款 300 万元;
交易策略优化:分析碳价走势与企业边际减排成本,推荐 “配额存储 + 高碳时段减产” 策略,某水泥企业年碳交易收益提升 25%。
来源:表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