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5日的兴隆二百商业广场格外热闹。一大早,兴业银行的工作人员就支起了"反假货币小课堂"的展台。不同于传统的宣传方式,这次他们把真假币对比台直接搬到了市民身边,引来不少赶早市的群众驻足围观。
5月15日的兴隆二百商业广场格外热闹。一大早,兴业银行的工作人员就支起了"反假货币小课堂"的展台。不同于传统的宣传方式,这次他们把真假币对比台直接搬到了市民身边,引来不少赶早市的群众驻足围观。
"您摸摸看,真币这个位置有凹凸感。"该行工作人员正手把手教老人辨别钞票真伪。为了让群众更直观理解,他们特意准备了不同面额的真假币对照样本,还自制了"一摸二看三透光"的顺口溜提示卡。"这个办法好,比光发传单管用!"刚学会辨别技巧的阿姨连连称赞。
在展台另一侧,经侦民警的讲解吸引了不少商户。"使用假币超过4000元就要负刑事责任",结合近期破获的案例,民警用大白话解读法律条文。"以后遇到可疑钞票,我第一时间拍照咨询。"
"我们发现,很多群众不是不重视,而是缺少学习渠道。"该行工作人员介绍。为此,他们创新推出"三分钟微课堂",把复杂的防伪特征拆解成简单动作。针对老年群体,工作人员还发明了"老花镜检测法"——借助老年人随身携带的老花镜观察安全线,这个方法在现场大受欢迎。
活动当天,该行员工们还当起了"金融安全侦探",收集到多条关于乡镇集市假币流通的线索。据悉,该行正在筹备"反假大篷车",计划用一个月时间走遍辖区所有乡镇集市。下一步,他们还将联合社区培养"银发宣传员",让反假知识通过老年人聚集场所传播开来。
"金融安全宣传不能走过场,要像毛细血管一样渗透到基层。"该行负责人表示。这场持续3小时的街头课堂,不仅发放了宣传资料,更收获了群众的改进建议。这些来自一线的声音,将成为他们优化服务的新方向。
来源:盘锦经济生活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