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游击队歌》的人民音乐家贺绿汀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0 15:32 2

摘要:贺绿汀(1903-1999),原名贺楷,出身于湖南省邵阳县(今邵东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家乡美丽如画的山水和优美动听的民歌,滋润着他的少年心灵,不知不觉培养着他的音乐才华。凭着聪颖的天资和农家子弟的吃苦耐劳精神,1912年贺绿汀入宝庆循程学院读书,毕业后执教

贺绿汀

贺绿汀(1903-1999),原名贺楷,出身于湖南省邵阳县(今邵东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家乡美丽如画的山水和优美动听的民歌,滋润着他的少年心灵,不知不觉培养着他的音乐才华。凭着聪颖的天资和农家子弟的吃苦耐劳精神,1912年贺绿汀入宝庆循程学院读书,毕业后执教小学音乐、图画课,1923年以第一名成绩考入长沙岳云中学艺术专修科,攻读绘画与音乐,1924年秋毕业留校任音乐教员。

1926年在大革命的浪潮中,贺绿汀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即积极参加农民运动,为北伐军组织义演。次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他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州起义,从事宣传工作,后转道香港赴上海。1931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选修钢琴与和声学,课余翻译《和声学理论与实用》。

1934年在俄国作曲家齐尔品举办的征求中国风味钢琴曲比赛中,贺绿汀以《牧童短笛》和《摇篮曲》分别获得一等奖和名誉二等奖。贺绿汀一曲成名后,学校将他改为公费生。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他的译著,百代唱片公司为他的得奖作品灌制唱片发行海内外。这一年,贺绿订进入电影界。经聂耳介绍,他到明星电影公司任作曲股长,参与左翼电影事业。他为影片《船家女》《都市风光》《十字街头》《马路天使》和话剧《复活》《武则天》等20多部影剧作品配乐作曲,创作了《摇船歌》《背纤歌》《春天里》《怨别离》《怀乡曲》《恋歌》秋水伊人》等上百首脍炙人口的歌曲。他为影片《马路天使》谱写的《四季歌》《天涯歌女》两首歌,更是成为他的电影歌曲创作和20世纪30年代进步电影的经典代表作品。1936年,贺绿汀加入了进步音乐家组织“歌曲作者协会”(又称“词曲作者联谊会”),并在黄自的支持下与廖辅叔、江定仙、陈田鹤、刘雪庵共同编写了《小学唱歌教科书》等。

贺绿汀和妻子

正当贺绿汀事业蒸蒸日上,生活日趋安逸之际,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贺绿汀立即投身民族解放的前线。八一三淞沪战役开始后,他将妻女送回湖南老家,经上海地下党及进步群众组织的安排,与宋之的、欧阳山尊、李丽莲、塞克、崔嵬等文艺工作者参加了上海文艺界抗日演剧一队,奔赴华北前线宣传抗日,期间写下了《游击队歌》《上前线》(又名《干一场》)《保卫家乡》等作品。

其中,贺绿汀创作的《游击队歌》充满了时代的特点。当时他在西安,向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提出上前线的要求。办事处主任彭雪枫送给贺绿汀开展游击战的文件资料,其中事迹深深感动了他。随后,他应邀访问八路军总部刚成立的一个炮团时,得知该团大炮都缴获自日军,受此启发他的创作灵感喷发,创作了《游击队歌》。后来他在八路军高级干部会议上亲自指挥首演,受到热烈欢迎。朱德任弼时、刘伯承、贺龙和前去访问的国民党将领卫立煌都热烈鼓掌,朱德更走上台对贺绿汀说:“这首歌写得实在太好了,写出了我们战士的心声,写出了我们游击队员的英勇气概。战士们需要这样的歌,希望你们到前线去为战士们演出。”总司令称其“写出了我们战士的心声”绝非过誉。确实,“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生动展现了游击战士的风貌,特别是“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更成了在敌强我弱条件下人民克敌制胜的法宝名言。会后,贺绿汀按总司令的要求带演出队到最前线为战士们演出,走到哪里,《游击队歌》就唱到哪里,连白求恩也学会了用中文唱这首歌。很快,《游击队歌》传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广袤的抗日战场,成为鼓舞抗日军民奋勇杀敌的进军曲。

1938年5月,贺绿汀来到武汉,出任郭沫若任厅长的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所属的中国电影制片厂音乐科长和中国合唱团总干事。同年秋,武汉失守以后,他又随中国电影制片厂内迁陪都重庆,先后兼任中央广播电台音乐组长、中央训练团音乐干部训练班教师、育才学校音乐组主任等职。在此期间,他首先谱写了独唱歌曲端木蕻良的散文诗《嘉陵江上》,在中苏友好协会举行的音乐招待会上进行首演,受到周恩来的赞誉。接着,又写出了脍炙人口的《中华儿女》、无作奏复声会哪(样春泥》(田汉词),《打日本》《全面抗战》《上表场》《弟见们物起幸来》。意声合唱《胜利进行曲》(之二),《还我河山》(阿依曲》等充满液斗物旗的散测。鼓舞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还创作了新笛独奏曲《幽思》,及管乐《晚会》等代秀作品。当时陶行知创办了招收流亡青少年的育才学校,距离重庆有100多望。聚件十分简陋,贺绿汀不顾生活的艰苦和不便,应邀来此教授音乐,并请周题来前去给学生讲话、给教师作报告,分析抗战形势,坚定大家的信心。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加紧防共反共,白色恐怖暗中蔓延,重庆政治空气愈益严酷,贺绿汀对国民党的倒行逆施极为愤慨,一再要求去延安工作。由于国民党的阻止,难以成行,贺绿汀只能按周恩来的安排,由其妻姜瑞芝带女儿以八路军家属身份前往延安,途经汉中时又被国民党驻军扣留,经周恩来亲自与蒋介石交涉才被放行。贺绿汀本人则由周恩来派专人护送到当时的上海,又由新四军代军长陈毅、政委刘少奇派人接至在苏北的新四军军部,入阜宁的华中鲁迅艺术学院任教,并担任新四军鲁迅艺术工作团音乐组长,主持音乐干部训练班。期间他创作了《新世纪前奏曲》等大量歌曲,为新四军将士写歌教唱,受到干部战士的热烈欢迎。他还多次深入前线,参加反“扫荡”斗争,与粟裕、黄克诚、罗炳辉等将领在战斗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成为挚友。

因日军加强了对新四军苏北根据地的“扫荡”,华中环境日益恶劣,鲁迅艺术学院在一次“扫荡”中遭受了重大的损失。中共中央为保护人才,数次调贺绿汀去延安工作。1943年7月,贺绿汀带着小提琴,离开华中根据地辗转院、苏、冀、晋、陕五省间接前往。在去天津的列车上,他被日军查问,贺绿汀沉着应对,回答自己是音乐教员。日军似信非信,要求他用所带小提琴拉了一曲,这才放行。他们不知道,这位娴熟演奏乐曲的中年人,就是被日本侵略者恨之人骨、一直妄图消灭的《游击队歌》的作者。

在延安,贺绿汀先在鲁艺音乐系任教,并曾到八路军第359旅深入生活。194年,他又调任联防军政治部宣传队音乐指导。此间先后创作合唱曲《一九四二年前奏曲》(又名《新世纪的前奏》),歌舞剧《徐海水除奸》《烧炭英雄张思德》,秧歌剧《草苔子没有铁硬》等。

毛主席

一次,在王家坪八路军总部的联欢会上,毛泽东接见了贺绿汀,并深情地谈到其三哥贺果是毛在湖南第一师范的同班同学,称赞道:“贺绿汀同志,你的《游击队歌》写得很好啊!你为人民做了好事,人民是不会忘记你的……祝你在延安为人民写出更多更好的歌,为人民做出更大更扎实的贡献。”在中国共产党七大召开时,贺绿汀编写出大型混声合唱《东方红》,抒发了人民对领袖的热爱,演出获得空前成功。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他还创作了管弦乐《森吉德玛》《胜利进行曲》《山中新生》等。

1946年10月,贺绿汀任中央管弦乐团团长、华北人民文工团副团长、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他创作的《前进,人民的解放军》等歌曲,成为人民解放战争中嚓亮的战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长期担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他的音乐创作也进入新的高峰期,谱写了大量的好歌曲。此外,贺绿汀无论是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初心不改,一如既往,为人民事业奋斗不息,歌咏不止。

1999年4月27日,杰出的人民音乐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及理论家贺绿汀在上海病逝,终年96岁。现有《贺绿汀歌曲选》《贺绿汀音乐论文选集》等书出版,其一生创作的260余首歌曲,则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来源:天有余而补不足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