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做Western Blot(WB)实验时,是不是经常遇到条带和理论大小对不上的情况?😩 别急,今天就来给大家揭秘,WB条带异常的那些“坑”,快搬好小板凳,认真听讲啦!
做Western Blot(WB)实验时,是不是经常遇到条带和理论大小对不上的情况?😩 别急,今天就来给大家揭秘,WB条带异常的那些“坑”,快搬好小板凳,认真听讲啦!
🌟 蛋白质本身特性:修饰和降解是“罪魁祸首”
1️⃣ 翻译后修饰
蛋白质合成后,可能会经历各种修饰,比如磷酸化、糖基化、泛素化等。这些修饰会改变蛋白质的分子量。比如,糖基化会增加蛋白质的分子量,让条带位置比理论值低。磷酸化虽然单个基团影响小,但多个磷酸化位点累积起来,也会让条带位置变低。
2️⃣ 蛋白质降解
蛋白质在提取、保存和电泳过程中,可能会被蛋白酶降解。蛋白酶可能来自样本本身、杂质或者细胞破碎时释放的酶。如果蛋白质降解,就会出现比理论分子量小的片段。比如,提取胰腺组织时,如果没有加蛋白酶抑制剂,蛋白质很容易被降解,导致WB结果出现多个条带。
3️⃣ 蛋白质聚合或二聚体形成
有些蛋白质会形成聚合体或二聚体。比如,膜蛋白在去垢剂存在时,可能会通过疏水相互作用或二硫键连接形成二聚体。这种二聚体的分子量是单体的两倍,条带位置会比理论值高。
🌟 实验操作相关因素:细节决定成败
1️⃣ 样本制备问题
裂解不充分:如果细胞没有完全裂解,蛋白质可能没有完全释放出来,条带就会模糊或位置异常。比如,处理难裂解的细胞时,如果没有用合适的裂解缓冲液,就会出现这个问题。蛋白定量不准确:蛋白定量方法不准确,会导致上样量过多或过少。上样量过多,条带太浓;上样量过少,条带太淡或位置偏移。2️⃣ 电泳过程中的问题
凝胶浓度不合适:不同分子量的蛋白质需要不同浓度的凝胶。如果凝胶浓度过高或过低,条带就会弥散或位置异常。电泳时间或电压不当:电泳时间过长或过短,电压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条带的清晰度和位置。一般来说,电泳电压和时间需要根据凝胶浓度和蛋白质分子量进行优化。3️⃣ 转膜过程中的问题
转膜条件不当:转膜电压过高或过低,转膜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转膜效果。如果转膜缓冲液中的甲醇浓度过高或过低,也会影响蛋白质与膜的结合。转膜不均匀:如果电场不均匀或膜与凝胶之间有气泡,蛋白质转膜就会不均匀,条带位置也会不一致。🌟 抗体相关因素:选对抗体很重要
1️⃣ 抗体特异性问题
有些抗体不仅识别目标蛋白,还会与相似序列的其他蛋白发生交叉反应。这些交叉反应的蛋白分子量不同,就会出现多个条带。
2️⃣ 抗体质量或保存问题
如果抗体质量不佳或保存不当,可能会失效或降解。失效的抗体无法有效识别目标蛋白,或者结合能力下降,影响WB结果的准确性。
🎯 如何确保样本裂解充分?
1️⃣ 选择合适的裂解缓冲液
比如RIPA缓冲液,适用于大多数细胞和组织样本,能有效破坏细胞膜,释放蛋白质。同时,加入蛋白酶抑制剂(如PMSF、亮抑酶肽等),可以防止蛋白质降解。
2️⃣ 保持低温操作
在裂解过程中,保持低温(0-4℃),可以防止蛋白质降解和变性。
3️⃣ 优化裂解方法
对于细胞样本,可以用超声波裂解或机械匀浆;对于组织样本,先剪碎,再加入裂解缓冲液研磨或匀浆。
4️⃣ 离心去除杂质
裂解完成后,将裂解液置于4℃下以10,000-15,000g的速度离心10-20分钟,去除不溶性杂质和细胞碎片,取上清液进行后续实验。
5️⃣ 检查裂解效果
可以通过观察裂解液的外观(均匀液体状,无沉淀)或进行SDS-PAGE电泳检测来确认裂解是否充分。
WB实验条带异常,可能是蛋白质本身特性、实验操作或抗体问题导致的。只要注意这些细节,就能避免很多“坑”。下次做WB实验,按照这些方法来,实验成功率蹭蹭往上涨,科研路上一路顺风!🚀
毕合生物(www.bihebio.com)提供服务内容:分子生物学、免疫, 重组蛋白及ELISA相关、活性小分子化合物、高端化学、材料化学、细胞资源库与培养相关、生命科学、天然产物
来源:毕合生物M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