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7日,在2025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前夕,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资兴市生态教育绿少基地——资兴市经济开发区完小在资兴市生态环境保护志愿者协会协助下组织师生前往湘南植物园,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让同学们亲近自然,深入
5月17日,在2025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前夕,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资兴市生态教育绿少基地——资兴市经济开发区完小在资兴市生态环境保护志愿者协会协助下组织师生前往湘南植物园,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让同学们亲近自然,深入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培养他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资兴市经济开发区完小师生与资兴市生态环境保护志愿者协会志愿者合影)
活动当天,雨后开晴,同学们满怀期待地抵达湘南植物园。一入园,志愿者讲解员便带领大家开启探索之旅。在植物园区,同学们看到了种类繁多的植物,既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银杏、南方红豆杉,也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福建柏、三尖杉。讲解员详细介绍这些珍稀植物的特点、生长习性以及面临的生存挑战,同学们不时提出问题,对神奇的植物世界充满好奇。
随后,同学生们继续在科学老师指导下,大家手持望远镜,仔细观察园内鸟类的栖息与觅食行为。麻雀、黑短脚鹎在枝头欢叫,灰头绿啄木鸟忙着捕食害虫,同学们认真记录鸟儿的特征和行为,感受动物给大自然带来的生机。除了鸟类,大家还在草丛中发现了跳蝻、蜗牛、蚯蚓等小动物的踪迹,了解到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在湿地水域环境中,同学们惊喜地发现蛙类、黑眶蟾蜍等两栖动物。生态环境保护志愿者讲解了这些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价值,让同学们意识到每一种生物都是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增强活动趣味性,现场还设置生物多样性知识有奖问答、动植物分类图谱展示等互动环节。在知识问答中,同学们积极抢答,巩固所学;随后,大家在老师指导下,利用植物分类图谱去辨识身边植物,了解植物结构和分类,体验“加新”的乐趣。
带队老师程辉表示:“这次活动让同学们走出课堂,在大自然中学习生物多样性知识,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经历。希望同学们通过此次活动,能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从自身做起,为保护生态环境贡献力量。”
此次湘南植物园生物多样性保护活动,不仅丰富同学们的课外知识,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保护自然的种子。未来,经济开发区完小计划开展更多此类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者和传播者。
图片:程辉
文/庞翰荣
审/Cherry
排版/angel
来源:甄甄旅游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