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 月 19 日上午,黄仁勋在台北演讲展示合作伙伴,名单从台大演讲时的 43 家大幅扩至 122 家。其中超算供应商 67 家,还涵盖 18 所高校、荣总医院及国泰金、玉山金旗下玉山银等金融机构,合作领域从电子业拓展至教育、医疗、金融等,范围更趋多元。
黄仁勋掀「AI 圈地运动」:122 家供应链企业明牌
5 月 19 日上午,黄仁勋在台北演讲展示合作伙伴,名单从台大演讲时的 43 家大幅扩至 122 家。其中超算供应商 67 家,还涵盖 18 所高校、荣总医院及国泰金、玉山金旗下玉山银等金融机构,合作领域从电子业拓展至教育、医疗、金融等,范围更趋多元。
一、供应链规模扩容:从 43 家到 122 家的战略升级英伟达(NVIDIA)作为全球 AI 与高性能计算领域的领军企业,其供应链版图的扩张始终是科技产业的风向标。在 2025 年 COMPUTEX 演讲中,黄仁勳公布的合作夥伴名单从过往的 43 家大幅扩展至 122 家,其中台湾厂商占 55 家,涵盖电子、金融、教育、医疗等多元领域,标志着英伟达 AI 生态的全面深化。
此次扩容呈现两大特点:
1、垂直领域延伸:除了传统的芯片制造、伺服器组装等电子产业链企业(如台积电、鸿海、广达),新增了 18 所大学(台大、清华、阳明交通大学等)、荣总医院、台北市政府等机构,凸显英伟达在人才培养、医疗 AI、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布局。
2、金融行业破圈:国泰金、玉山金、中信金等金融机构首次入列,反映出 AI 技术向金融风控、智能客服等场景的渗透。例如,玉山银行与英伟达合作开发防诈科技,国泰金则推进 AIaaS 战略,将 AI 融入金融服务全流程。
二、核心产业链解析:电子制造业的中流砥柱在 122 家合作夥伴中,电子制造业仍是核心支撑,尤其在 AI 超級電腦与数据中心建设中扮演关键角色。黄仁勳特别点名的 11 家大厂,集中体现了供应链的技术壁垒与产业地位:
(一)芯片与封测:技术壁垒最高的上游环节台积电:作为全球晶圆代工龙头,承担英伟达 AI 芯片的先进制程生产,是 GB200 等新一代 GPU 的核心制造伙伴。
日月光投控(矽品)、京元电子:负责芯片封测,确保高算力芯片的性能稳定性与可靠性,在先进封装技术(如 Chiplet)领域与英伟达深度合作。
(二)伺服器与系统集成:AI 基础设施的搭建者鸿海、广达、纬创、和硕、仁宝:五大 ODM 巨头包揽英伟达 AI 服务器的组装任务。例如,鸿海与英伟达合作打造台湾 AI 基地,纬创子公司纬颖专注于高效能运算服务器,成为数据中心建设的核心供应商。
技嘉、微星、华擎、丽臺:显卡与主板领域的头部厂商,不仅生产消费级产品,还为数据中心提供专业级 GPU 加速卡与服务器组件。
(三)关键零组件: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群联、威刚:首次进入英伟达供应链的存储领域龙头。群联的 NAND Flash 控制芯片、威刚的内存模组应用于 AI 服务器与机器人,打破了美光、三星等国际大厂的垄断格局。
勤诚、迎广:伺服器机壳供应商,为 AI 超算提供高散热、高扩展性的硬件架构,技术门槛体现在精密制造与电磁兼容设计。
台达电、全汉:电源供应器大厂,为数据中心提供高效能电源解决方案,需满足严苛的能效标准(如 80Plus 认证)与长时间稳定运行需求。
(四)新兴技术领域:边缘 AI 与智能硬件欣普羅:作为边缘 AI 成像领域的代表,其与英伟达合作开发的无人机、自动驾驶镜头模组,以及下半年即将量产的医疗内窥镜,展现了 AI 技术向垂直场景的渗透。该公司 4 月营收年增 605.57%,成为供应链中的 “黑马”。
宜鼎(安提科技):专注于边缘 AI 存储解决方案,为工业物联网设备提供高可靠性的嵌入式存储产品,适应严苛的工作环境。
三、跨领域合作:金融、教育与公共服务的 AI 渗透此次供应链扩容的最大亮点,在于突破传统科技产业边界,纳入金融、教育、医疗等多元领域,展现英伟达构建 “泛在 AI 生态” 的野心。
(一)金融行业:AI 重塑智慧金融国泰金:以 “AIaaS” 战略为核心,将 AI 技术应用于客户画像、风险评估、智能投顾等场景。例如,通过大语言模型优化客服交互,提升用户体验;利用机器学习预测市场趋势,辅助投资决策。
玉山银行:与英伟达合作聚焦防诈科技,通过深度学习分析交易数据,实时识别异常转账行为,降低金融诈骗风险。同时,其金融无尘室引入高速运算架构,为 AI 模型训练提供强大算力支持。
中信金:重点布局生成式 AI 在金融场景的应用,如智能财报分析、自动化合同审核等,目标是通过 AI 提升内部流程效率,同时开发个性化金融产品。
(二)教育与科研:人才培养与技术共创18 所大学与研究机构:包括台大、清华、阳明交通大学等,英伟达通过合作计划(如 NVIDIA Academic Initiative)向高校提供 GPU 算力资源、课程教材及研究资助,培养 AI 领域人才。例如,台湾科技大学与英伟达合作开展机器人研究,师范大学探索 AI 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如智能教学系统)。
荣总医院、北医:医疗 AI 成为新焦点,合作方向可能包括医学影像分析(如 CT/MRI 的 AI 辅助诊断)、药物研发模拟等。英伟达的 Clara 平台已在医疗影像领域有成熟应用,台湾医疗机构的加入有望加速本土化解决方案的落地。
(三)公共服务:智慧城市与政务数字化台北市政府:纳入供应链可能涉及智慧城市项目,如交通流量 AI 优化、公共安全监控(如智能摄像头的异常行为识别)、政务数据中心的算力升级等。英伟达的 Metropolis 平台可提供城市级视频分析解决方案,助力提升治理效率。
四、市场影响与投资视角:供应链股票的涨跌逻辑黄仁勳演讲后,供应链相关股票成为市场焦点。55 家台湾厂商中,40 家次日上涨,欣普羅(6560)涨停,勤诚、群联、丽臺等涨逾 4%-5%,反映出市场对 AI 产业链的乐观预期。但需注意以下分化趋势:
(一)高弹性标的:技术稀缺性与业绩成长性欣普羅:边缘 AI 成像的独特赛道,叠加医疗内窥镜量产预期,短期业绩爆发力强,但需警惕前期涨幅过大的波动风险(已被列为注意股票)。
群联、威刚:作为存储领域新晋供应商,若能在英伟达供应链中提升份额,有望打破国际大厂垄断,长期成长空间显著。
(二)稳健型标的:龙头企业的确定性收益台积电、鸿海、广达:作为英伟达长期合作伙伴,虽股价涨幅相对温和(小红表现),但订单可见性高,受益于 AI 芯片与服务器需求的持续增长。
日月光投控、京元电子:封测环节刚需明确,AI 芯片的高集成度趋势将推动先进封装需求,行业龙头业绩稳定性较强。
(三)风险提示:部分金融股与传统产业股:如国泰金、中信金等,AI 合作尚处于早期阶段,实际业绩贡献有限,需警惕市场情绪退潮后的回调压力。
中小型供应商:如川湖(滑轨)、丰艺(散热件)等,虽短期受题材驱动上涨,但业务护城河较浅,需关注订单持续性与毛利率水平。
结语:从 “硬件供应链” 到 “生态共同体”英伟达 122 家合作夥伴名单的公布,标志着其从 “硬件供应商整合” 转向 “跨产业生态共建”。电子制造业仍是根基,但金融、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加入,预示着 AI 技术正从底层算力向应用场景深度渗透。对于投资者而言,需区分短期题材炒作与长期价值逻辑,在产业链中寻找技术壁垒高、业绩兑现能力强的核心标的,同时关注跨领域合作带来的新兴机会。未来,随着英伟达 AI 生态的持续扩张,供应链的外延与内涵或将不断刷新,成为全球科技产业变革的重要风向标。
点进看:RISC-V 2030报告:市场趋势、预测和竞争分析 | 芯榜
芯榜正撰写《RISC-V 2030研究报告-趋势、预测和竞争》白皮书,欢迎您的参与,(注明RISC-V)
成都、南京、杭州
来源:芯榜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