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20日11时51分,位于闵行区漕河泾综合保税区的海关卡口栏杆应声抬起,一辆载有6000张珍稀球星卡牌的货车缓缓驶出,这意味着价值2000万元的二手奢侈品通过保税电商出口海外仓零售(1210)模式完成清关,即将发往境外。“这是中国二手奢侈品规模化出口的破冰时
5月20日11时51分,位于闵行区漕河泾综合保税区的海关卡口栏杆应声抬起,一辆载有6000张珍稀球星卡牌的货车缓缓驶出,这意味着价值2000万元的二手奢侈品通过保税电商出口海外仓零售(1210)模式完成清关,即将发往境外。“这是中国二手奢侈品规模化出口的破冰时刻!”货主拾贰时轮(上海)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威在闸口紧握报关单,声音难掩兴奋。
“过去二手商品出海因缺乏合法合规化监管,面临诸多政策瓶颈。如今在保税电商1210模式下,基于一套符合国际贸易规则的完整申报体系,货物可以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顺畅切换,就像给二手商品出口装上了稳定器和加速器。”陈威说。
《旧货行业发展报告(2024)》显示,2023年,全国旧货流通行业线上交易额约为5520亿元,同比增长15%,线上市场持续火热。贝恩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二手奢侈品市场规模突破580亿欧元,国内部分商家通过海外直播、独立站等渠道将存量奢侈品输向全球。然而行业长期面临“鉴定难、定价难、流通难”三重壁垒,掣肘国内中小企业掘金海外市场,未能形成规模。
数据来源《旧货行业发展报告(2024)》依托综合保税区衔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优势,让企业可集中完成二手商品维护、鉴定、评级等增值服务,解决了商品出口监管堵点、商家运营成本过高等问题。陈威算了一笔账:公司计划销往海外100只二手腕表,每只均价10万元,出口后如因质量原因或买家拒收而返回综合保税区时,可享受保税政策,无须缴纳进口关税,二次整理后可再次出口,彻底实现往来自由,极大降低运营成本,按此模式,公司二手奢侈品规模化出海成为现实。龙吴海关综合业务一科科长丁佳毅介绍,在该业务中,将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政策优势与跨境电商新业态深度融合,形成“保税仓储+国际分拨”的标准化作业流程,未来有望成为国内二手奢侈品标准化、规模化跨境出海的“上海模板”。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闵行区商务委主任彭哲颖表示,这一突破既契合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也为中小微企业开辟轻资产出海路径。
漕河泾综合保税区企业创新实践与政策红利正形成共振效应。“首单告捷后,公司千部二手手机下周发往香港,2025年出口额力争突破3亿元。”陈威透露,公司位于漕河泾综合保税区的跨境直播基地和保税智能仓月底启用,将打造成二手商品国际分拨中心,面向全球买家。
记者:戎长春初审:陈依婷复审:方雨斌终审:刘垦博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
来源:今日闵行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