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球复兴的背后,是年轻一代的消费大降级!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20 19:52 2

摘要:5月5日,中国选手赵心童在2025年斯诺克世锦赛决赛中,以18:12的比分战胜对手,夺得中国历史上首个斯诺克世锦赛冠军,令主流市场诧异的是,作为近十年来公认的逐渐小众的运动,台球产业及其爱好者们,却在赵心童夺冠当晚,在社交媒体上爆发出了任何人都无法忽视的声浪。

被80后们抛弃的台球,正在席卷00后。

5月5日,中国选手赵心童在2025年斯诺克世锦赛决赛中,以18:12的比分战胜对手,夺得中国历史上首个斯诺克世锦赛冠军,令主流市场诧异的是,作为近十年来公认的逐渐小众的运动,台球产业及其爱好者们,却在赵心童夺冠当晚,在社交媒体上爆发出了任何人都无法忽视的声浪。

绝大多数中国人对台球都不会陌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台球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全民运动,上至五六十岁的老人,下至七八岁的孩童,无论技术、体能如何都能抡上那么一两杆。

1988年,人民日报还曾专门报道台球,称北京的街道上平均每10公里就有200张台球桌。

进入千禧年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爆发,电子游戏、KTV等现代化娱乐方式的日渐兴起,台球也就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按正常的发展逻辑来说,随着爱好者的逐渐退烧和淡出,台球会逐渐发展成一个小众圈层,亦如如今的胶片相机一样。

但一个反商业常识的地方出现了,2020年以后,台球作为一项在80年代流行的运动,却逐渐为新一代的00后们所追捧、喜爱,赵心童夺冠热闹的声浪背后,是台球行业近几年来迅猛增长的行业数据。

这个夕阳产业为何会突然翻红?台球又是怎么在娱乐方式众多的2025年,被新一代的年轻人们所喜爱的呢?

只讲你听得懂的商业故事,大家好,我是咨云君。

01 回光返照

台球这次意外的复古流行,在我看来更像是一场回光返照,在娱乐方式越来越多样化的当下,它的未来是注定的,某种意义上来说,台球的复古流行是时代环境下的一种必然结果。

那么,台球当下究竟有多流行?

从行业数据来看,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预测,2025年国内台球爱好者数量接近2.1亿人,近两年的年均增长率达到了夸张的180%。

更夸张的要属台球厅数量增幅,根据艾媒咨询统计的数据显示,2021年和2022年,中国24小时自助台球厅数量都实现了同比四位数的夸张增幅,即使到了2024年,依旧维持着154%的高位。

这种疯狂数据背后,是我国台球相关企业数量的爆发式增长,截止2024年末,国内现存台球相关企业数量约为40.06万家,其中有约13.71万家成立于2024年,10.6万成立于2023年,5万家成立于2022年.

也就是说,整个台球产业,有差不多接近70%的体量,是这三年里增长上来的,从这几组数据,大家应该能够感受到台球当下有多流行了吧?

为什么几十年前流行的运动会突然复兴?

面对这轮台球浪潮,主流市场给出的答案是有政策支持,且项目本身门槛低、易上手。

比如国家体育总局曾在2019年将台球列入全民健身指南热门项目,2023年又将其纳入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鼓励社区配套台球设施。

我对这种观点不能完全赞同,其一在于门槛低的项目并不止台球,为何其他运动没在年轻人群体中爆火?

其二则是政策引导有时候并不是万能的,真正的原因,恐怕还要从市场的数据里来找。

02

现在提起台球为什么火,助教这个词一定会在评论区出现。

台球助教,顾名思义是负责辅助教学、指导用户提升竞技技巧的专业人士,但近两年的台球助教,却是专门指向了身材与面容较好的年轻女性,在这种观念下,台球的爆火和洗浴中心与商K的路径一样,其关键的核心都在于软色情。

但实际上大家都知道,洗浴中心和商业KTV的兴起,所谓的“助教”并非是核心因素,它们兴起的背后所满足的是消费者对娱乐方式多元化的需要,那么台球的复兴,又满足了当下年轻人的那一块需求呢?

我的观点是性价比。

台球厅目前主流报价一个小时约在20-30元左右,考虑是多人项目,半天时间人均估计在50-60元,这个价位在目前中国市场供应的娱乐项目中,可以说是性价比极高的项目之一。

一个少有人注意的细节是,过去几年随着卫生事件和经济环境的先后波动,中国人在娱乐方式的选择上,开始由原来的的低频高消费向高频低消费变动,从旅游产业近两年的数据就能窥见一二。

以最近的五一档期为例,根据文旅部数据,2025年51档,全国出游人次为3.14亿次,同比增长6.4%,总消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人均消费574元,同比增长1.4%,看着都是增长的对吧?

但如果把对比数据换成2019年,就会发现人均消费反而还出现了降低,这种宏观数据上的增减,其实对应了过去5年里中国人在娱乐领域的一场消费降级。

根据《中国休闲发展报告2023-2024》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主流娱乐方式在2021-2024年期间有了显著变化,如逛公园、citywalk、徒步、骑行等方式在过去三年里均取得了三位数的增长,而以往传统的KTV、密室逃脱、夜店和酒吧等,则均录得了60-80%左右的降幅,其中以KTV的降幅为最,达87%,是中国人过去三年里消费频次降幅最大的娱乐场所。

从这个角度来说的话,台球“助教”的兴起也就能够理解了。

网上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台球的流行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整个行业的管理和宣传做的好,比如在社媒平台上传播的各种气运之子和娱乐性较高的台球片段。

社媒的宣传对于吸引新的爱好者入坑当然具有非常强大的正向作用,但我认为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足够的爱好者推动,在算法大行其道的社媒平台上,台球内容即使再出彩,也是难以出圈的,反过来,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行业环境,恐怕也很难产出足够有传播力的内容。

国内台球内容高度传播的背后,离不开台球优异的本土化。

作为舶来品,台球在进入中国后,国产台球产业开发出了规则更简单,更容易上手的中式台球,发展至今,中式台球与斯诺克一起组成的中国台球市场,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区域性台球市场,而以斯诺克和美式八球为主要玩法的国际台球市场,却逐渐走向萎靡。

言归正传,台球的这轮复古流行,本质上是中国消费娱乐降级的一场大缩影。而兼具着社交、竞技运动和低价等多种特点的台球,最终为经济并不宽裕的新一代年轻人所选中。

它的再次流行,是时代环境下的一种必然结果。

但时代总是向前的,在不重演日本失落30年的基础下,年轻一代的经济、就业环境总会转好,台球20年前为什么会淡出主流视野,之后恐怕也会怎样落寞,毕竟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的娱乐方式也在不断地迭代更新,台球这次的复古流行,更像是一场回光返照。

来源:咨云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