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任德国总理弗里德里希·默茨(Friedrich Merz)在其上任后发表首次政府声明时提出:为了让德国重新具备竞争力,德国人需要进行付出“巨大的努力”,必须“多工作,尤其是更高效地工作。”
新任德国总理弗里德里希·默茨(Friedrich Merz)在其上任后发表首次政府声明时提出:为了让德国重新具备竞争力,德国人需要进行付出“巨大的努力”,必须“多工作,尤其是更高效地工作。”
默茨强调:“靠工作与生活的平衡(Work-Life-Balance),我们无法维持国家的繁荣。”
同时,德国政府正推动一项工作时间改革计划,引发社会激烈讨论。
德国人工作时间太短?
据德国电视一台网站报道,一项由位于科隆的“德国经济研究所”(Institut der deutschen Wirtschaft,简称IW)发布的新研究为默茨的观点提供了支持。研究指出,2023年德国15至64岁劳动年龄段人均年工作时间为1036小时,在发达国家(经合成员国)中位列倒数第三,仅高于法国(约1027小时)和比利时(约1021小时)。
在该项统计中,工作时间最长的是新西兰(约 1402 小时),其次是捷克(约 1326 小时)和以色列(约 1312 小时)。尽管IW也曾指出,各国数据因计算方式不同而难以直接比较,但数据本身已在德国引发广泛讨论。
工作时间改革计划
为提高工作效率,德国政府计划将现行的“每日工作时间上限”改为“每周工作时间上限”。新一届联邦政府在组阁协议中也提及,将根据欧盟相关指南推广延长每日工作时长的机制。
根据德国现行法规,工作日每日最多工作8小时,仅在特殊情况下可延长至10小时。
改革后,将允许员工在一周内的某几天多工作、换取其他几天少工作。
改革计划引争议
这一提议引发了左翼政党的强烈反对。左翼党党主席扬·范阿肯(Jan van Aken)警告称,工作时间问题里包含着“社会炸药”(gesellschaftlicher Zündstoff),会引爆很多社会问题。他还批评总理默茨否定“工作与生活平衡”(Work-Life-Balance)的言论,说他是在“玩火”。
德国服务业工会ver.di主席弗兰克·韦尔内克(Frank Werneke)也表达了担忧。他认为改变每日工时上限可能意味着德国自1918年起确立的八小时工作日制度实质上失效,最终导致员工负担变得“难以承受”。
基民盟秘书长卡斯滕·林内曼(Carsten Linnemann)认为这一计划很合理,称该改革“并不是要延长总体工作时间”,而是希望给予员工更多弹性,“比如周一下午3点要去接孩子,可以周二多工作一两个小时”。他认为:“这项改革不仅对企业有益,也对员工有利。”
四成德国人支持"上4休3"
《世界报》19日报道,一项由民调机构YouGov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将近四成的德国人支持用每周最高工作时长来替代每天最多八小时工作制——即每周工作4天,每天工作10小时。
大多数支持者认为,这样可以使工作时间更为灵活,并且能够拥有更长的周末。同时,部分人还认为此举将有利于提高生产力。反对声音则认为,延长每天的工作时间会令人过于疲惫。
节假日改革也在酝酿
与工作时间争议相关的另一个话题是是否减少法定节假日。科隆德国经济研究所所长米夏埃尔·许特尔(Michael Hüther)支持取消一个节假日,称其“可以在短时间内显著提高经济产出”。
不过,另一家位于柏林的德国经济研究所(das Deutsche Institut für Wirtschaftsforschung, 简称 DIW)所长马塞尔·弗拉茨舍尔(Marcel Fratzscher)则表示反对,认为德国经济真正需要的是“更多的移民”和“减少女性及难民就业障碍”,而不是“牺牲休息时间”来解决结构性问题。
来源:德语达人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