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余晖,曾经打遍全球无敌手的大英,现在还剩下多少家底?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20 21:13 2

摘要:要说英国的实力,绕不开温斯顿·丘吉尔。这位老兄是英国近代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之一,生平跟英国的起伏高度绑定。他1874年11月30日出生在牛津郡的布伦海姆宫,家里是贵族出身,父亲是政治家,母亲是美国富商的女儿,打小就含着金钥匙长大。不过他小时候学习不咋地,成绩一

要说英国的实力,绕不开温斯顿·丘吉尔。这位老兄是英国近代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之一,生平跟英国的起伏高度绑定。他1874年11月30日出生在牛津郡的布伦海姆宫,家里是贵族出身,父亲是政治家,母亲是美国富商的女儿,打小就含着金钥匙长大。不过他小时候学习不咋地,成绩一般,但在军事上特别感兴趣。1893年,他考进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学的是骑兵专业。

毕业后,丘吉尔没闲着,1895年加入军队,去过古巴、印度、苏丹这些地方,参与了不少殖民战争。打仗之余,他还当过战地记者,写的东西特别生动,1899年出的《河战》让他名气大增。后来在南非的布尔战争中,他被俘后还成功逃了出来,成了个传奇人物。1900年,26岁的他当选议员,正式混进英国政坛。

丘吉尔这人仕途不算一帆风顺,早年干过内政大臣、海军大臣、财政大臣,但也有翻车的时候,比如1915年的加里波利战役,计划砸了锅,他被狠狠批了一顿。真正让他名垂青史的,还是1940年二战那会儿。欧洲被纳粹打得满地找牙,前首相张伯伦撑不住辞职,丘吉尔临危受命当了首相。那时候英国日子不好过,德国空军天天轰炸伦敦,但他靠着广播演讲稳住了民心。那句“我们绝不投降”喊得英国人热血沸腾,也让盟友看到了希望。

在丘吉尔的带领下,英国熬过了不列颠战役,扛住了德国的空袭。他还跟美国总统罗斯福搞好关系,弄来了《租借法案》,拿到了不少物资支持。1945年德国投降,丘吉尔成了民族英雄。可惜好景不长,同年7月大选他居然输了,工党上台,他只能当反对党领袖。1946年,他在美国的“铁幕演说”又把冷战的话题炒热了。1951年,77岁的他卷土重来,再次当上首相,这回主要忙外交和冷战的事,国内政策没啥大动作。1955年,他因为健康原因辞职,之后退到乡下写书画画,1965年1月24日在伦敦去世,享年90岁。

丘吉尔这辈子,见证了英国从巅峰到衰落的转折。他的故事,某种程度上就是大英帝国的缩影。

19世纪的大英帝国,那真是牛得不行。全球三分之一的财富在它手里,海军横扫各大洋,殖民地从非洲到亚洲到处都是。可20世纪两场大战打完,再加上殖民地独立浪潮,英国的霸主地位彻底没了。现在的英国啥样?咱从经济、军事和国际影响力三个方面聊聊。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24年10月的数据,英国今年的名义GDP预计是3.588万亿美元,全球排第六,前面是美国、中国、日本、德国和印度。人口6955万,人均GDP大概5.16万美元,在发达国家里算靠前的。伦敦还是世界金融中心,英格兰银行随便一句话就能让全球市场抖三抖。伦敦证券交易所、劳合社保险这些老牌机构,依然是国际资本的大玩家。

工业方面,英国早就不是那个烟囱林立的工厂大国了,去工业化搞了几十年,但高端制造业没丢。比如罗尔斯·罗伊斯,航空发动机做得杠杠的,全球民航飞机一半以上用的都是它的货。汽车业也有看头,劳斯莱斯、宾利这些豪车品牌,照样是土豪的最爱。科技领域,ARM公司不造芯片,但设计方案占了全球九成以上的市场。医药方面,葛兰素史克和阿斯利康研发的新药,也在全球卖得飞起。总体看,英国经济底子不薄,虽然没法跟中美比,但比大部分国家都强。

根据2025年的全球火力指数,英国军事实力排全球第六,前头是美国、俄罗斯、中国、印度、韩国。军队规模不大,常备兵力19.4万,总兵力23.1万,但装备很先进。海军有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45型驱逐舰也不赖,空军有台风战斗机,陆军有挑战者2。最硬的家底是核武器,“前卫级”核潜艇带着“三叉戟”导弹,藏在大西洋里,谁也不敢小瞧。

英国的军事开支2024年大概是687亿美元,全球第四,仅次于美国、中国和印度。虽然打不了全球大战,但保卫自己和吓唬对手还是够用的。跟美国绑在一起的北约体系,也让它在军事上有点底气。

硬实力下降了,英国的软实力可没丢。作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它在国际事务里说话还有分量。英语是全球通用语言,这得感谢当年英国到处殖民,现在BBC、好莱坞电影、哈利·波特这些文化输出,影响力一点不小。教育上,牛津剑桥照样是世界顶尖大学,每年吸引一堆国际学生。

外交上,英国跟美国关系铁,英美同盟是它的核心支柱。欧盟那边,虽然脱欧了,但跟欧洲国家的贸易和安全合作没断。总体来说,英国的影响力不如当年,但靠着历史积累和软实力,还能在全球混个中上位置。

丘吉尔当首相那会儿,英国还是个帝国,但胜利的代价太大了。二战后,国力耗尽,殖民地一个接一个独立。1947年印度跑了,非洲和亚洲的殖民地也接连散伙。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危机更是个转折点,英国想跟法国、以色列一起抢回来,结果被美国一压就蔫了,彻底暴露了它已经没法单干的事实。

丘吉尔晚年看着这一切,心里估计不好受。他退到乡下后,写了不少书,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和《英语民族史》,1953年还拿了诺贝尔文学奖。他去世时,英国给他办了国葬,场面隆重得不行,女王都亲自去了。这既是对他的致敬,也是对帝国时代的一个告别。

现在的英国,虽然家底不薄,但面临的挑战也不少。经济上,脱欧后跟欧盟的贸易摩擦还没完全解决,国内通胀和生活成本也在涨。军事上,预算有限,军队规模缩水,能不能应对大国冲突是个问题。国际地位上,美国越来越“美国优先”,英国的靠山不一定一直靠谱。

未来咋办?我觉得英国得抓住自己的优势。金融和科技这块还能再挖挖潜力,尤其是绿色能源和人工智能,英国有技术底子,完全可以争一把。军事上,跟北约和美国绑紧点,同时别把鸡蛋全放一个篮子,多跟亚太国家搞好关系。文化和教育这块是老本行,继续输出软实力,吸引人才和投资。最重要的是,国内得稳住,别让苏格兰独立这些事再添乱。

从丘吉尔到今天,英国走过了一条从巅峰到平稳的路。曾经打遍全球的大英帝国,现在成了个中等偏上的发达国家,经济有亮点,军事够用,影响力靠软实力撑着。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英国这家底放在全球看,还是能排进前十的。

丘吉尔要是活着,看到现在的英国,可能会叹口气,说句“还能凑合”。作为一个中国人,我看英国的现状,既有点感慨它的辉煌不再,也觉得它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已经挺不容易了。你觉得呢?英国这帝国余晖,还能照多久?

来源:海大富富富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