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楚雄出发!2025“互联中国公益行动”正式启动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20 21:29 3

摘要:活动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中共云南省委网信办主办,新华网、中共楚雄州委宣传部、中共楚雄州委网信办承办,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云南广播电视台协办。中央网信办、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和相关省、直辖市委网信办、楚雄州有关领导,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和部分

5月20日上午,2025“互联中国公益行动”启动仪式在楚雄举行。

启动仪式现场

活动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中共云南省委网信办主办,新华网、中共楚雄州委宣传部、中共楚雄州委网信办承办,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云南广播电视台协办。中央网信办、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和相关省、直辖市委网信办、楚雄州有关领导,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和部分互联网企业、媒体代表、正能量网络名人参加启动仪式。

楚雄州作为2025“互联中国公益行动”启动仪式的举办地,拥有“世界恐龙之乡、东方人类故乡、世界野生菌王国、中国绿孔雀之乡”四张世界级名片,通过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数字化治理,“数智赋能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典型经验入选《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全国优秀案例》,“幸福里”智能劳务平台在全国推广,两次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称号。

主题讲述

在主题讲述环节,全国人大代表金瑞瑞身着绣满山茶花的彝族服饰走上舞台,相得益彰的银器坠饰在聚光灯下闪烁着非遗传承的光芒。这位带领千名绣娘脱贫致富的“绣娘CEO”,与全国三八红旗手张丽琼共同分享了彝绣产业借助互联网“出山出海”的传奇故事。最为震撼的当属现场展出的21米彝绣长卷《清明上河图》,这幅凝聚了7年心血的非遗巨作,以150余种彝族传统针法还原了北宋的市井繁华,每一处飞针走线都蕴含了绣娘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长卷在舞台上徐徐展开时,现场掌声雷动、欢声鼓舞。

楚雄彝族服饰是有着1800余年历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楚雄人民生命、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瑰宝。近年来,楚雄州深度挖掘千年彝绣的多元价值,在“指尖”文章和“绣花”功夫上持续发力,用一根绣花针,串起非遗传承、挑起亿元产业、托起社会民生、推动国际传播,走出了一条非遗“双创”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目前,楚雄州6万绣娘“带着娃、绣着花、养好家”的梦想照进现实,在互联网关爱“一老一小”的温暖主题下,编织了年产值11亿元大产业的锦绣传奇。彝绣文化产业真正成为助力农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的富民产业和把更多“妈妈”留在家门口的幸福产业、温暖产业。

暖场节目《幸福里·幸福灯》用舞蹈演绎了永仁县“幸福里”社区的幸福生活。这个被誉为“全国改革典型案例”的就业服务模式,通过“订单式用工+技能培训+食宿保障”三位一体运行机制,已累计吸纳6927名产业工人,发放工资6295万元,让普通农民变身“蓝领工匠”。“幸福里·夕阳社区”,独居、失能老人借助智慧化健康监测设备,做到实时监护、有效预警;“幸福里·朝阳社区”,通过“信息服务监管平台”,县级部门、乡镇、学校合力为未成年人提供管理服务。关爱服务“一老一小”的楚雄实践,正通过“幸福里”智能劳务平台向全国推广。

永仁“幸福里”社区

活动现场还发起了“一老一小”数字素养提升倡议,推出数字赋能“一老一小”公益项目,发布2025“互联中国公益行动”,为“行进式学习团团长”授旗,启动2025“互联中国公益行动”媒体记者云南采访行,全方位推动全民数字素养共建与适老化、适幼化公益生态发展。

启动仪式结束后,“行进式学习团”及媒体记者将深入楚雄彝绣数字文化产业园·彝绣产品交易中心等地,实地调研采访楚雄州通过数字化赋能,推动创业实践和创新发展的亮点成效。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