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这个世道,有一个本末倒置的现象,愈发明显,有些急躁的人群,习惯于“先立碑,再做事”。不是以事实为基础去记录,而是先制造一个需要存在的“事实”,然后再用这块“精神石碑”来纪念那个并不存在的事迹。碑是存在的,但上面刻着的内容却从未发生过。这听起来荒诞,但现实则
如今这个世道,
有一个本末倒置的现象,愈发明显,
有些急躁的人群,习惯于“先立碑,再做事”。
不是以事实为基础去记录,
而是先制造一个需要存在的“事实”,
然后再用这块“精神石碑”来纪念那个并不存在的事迹。
碑是存在的,但上面刻着的内容却从未发生过。
这听起来荒诞,但现实则是“荒上加荒”。
那些从未发生的事,之所以被强行记载,
并不是说这样荒谬绝伦的幻想值得铭记,
而是需要一个合理的说辞,去掩盖其虚无的本质。
至于这件事是否真实发生过,
答案早已不重要。
如同朋友圈里的“石碑文化”一样,
只要有人看,那就是真的;
只要有人点赞,那就是对的。
流量成了真相的替身,
掌声成了价值的标尺。
我们可以批评这些行为有多么虚伪,多么可笑,
但我们不能否认的是,
这些虚假的成就背后,确实有一群忠实的信徒。
他们相信,他们追捧,他们信奉。
哪怕这一切建立在虚浮的沙丘之上,
也依旧愿意为其筑起标记真实的高塔。
既然如此,那这些东西的存在,
自然也有其“价值体现”。
这种场面,总让人想起那个耳熟能详的童话故事,
“皇帝的新衣”
在那个世界里,所有人都选择沉默,
因为谁也不敢承认自己看不见衣服,
怕被视为愚蠢或不合群。
直到一个孩子脱口而出:“他其实什么都没穿”
谎言才被以“童言无忌”的方式,
一笔带过。
但现实远比童话复杂得多。
在现实中,不是没人看得见皇帝没穿衣服,
而是大家都心知肚明,却选择闭嘴。
因为在这个时代,睁眼说瞎话的成本,
有时比说实话要低得多。
于是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为空气鼓掌,
为幻象欢呼,甚至为虚无献上鲜花。
只要有人参与,它就能成为一种仪式,
只要有人传播,它就能变成一场狂欢。
那么新的问题应运而生,
光有吹嘘,没有实质行动,
没有事实作为支撑的内核,
又能撑多久呢?
答案或许就藏在那弥弥风中。
当风吹过时,那些浮华的构饰会随风飘散,
而真正坚实的东西,才有资格留下来。
不得不承认,当下所处的世道,
与其说是什么信息爆炸的年月,
倒不如说是“光打雷不下雨”的时节,
每天都能听到无数的声音在叫喊,
无数的标签在闪烁。
有人靠包装走红,有人靠炒作成名,
有人用一句话点燃舆论,有人靠几张照片博取关注。
可当热度褪去,光环消失,
我们才发现,原来那些看似璀璨的一切,
不过是一场短暂的烟火表演,
绚烂之后,只剩下空洞的回声。
认清现状之后人们才明白,
真正的价值,从来不是靠吹嘘堆砌出来的,
这需要时间的打磨,更需要努力的积累,
需要一次次失败后的坚持,
也需要默默耕耘中的坚守。
只是在这个追求速成、渴望爆红的社会里,
愿意沉下心来做事的人越来越少,
而热衷于造势、擅长包装的人却越来越多
那么,假如,我是说假如,
当“做出来”不如“说出来”重要,
当“实力”不如“噱头”管用,
那被记载着无数虚浮的精神拓碑,
还能立多久呢。
虚假的繁荣终将崩塌,
唯有真实的根基才能长久。
时间是最公正的存在,
它不会因一句口号而感动,
也不会为一次表演而停留。
当泡沫破裂,当掌声停止,
那些曾经风光无限的记载,
也许会被遗忘得比他们预想的还要快。
而那些低调前行,默默耕耘的人,
他们的名字可能永远不会登上热搜,
但他们所做的一切,
会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
悄然绽放属于普通人的光芒。
有人说,这个时代是一个“拼演技”的时代,
每个人都在镜头前扮演着理想中的自己,
可一旦关掉滤镜,摘下面具,
我们又剩下些什么呢,
毕竟,最终决定人们存在意义的,
从来不是没完没了的说了什么,
而是实实在在的做了什么。
来源:袁大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