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策输血”到“法治造血”,佛山民营企业家热议《民营经济促进法》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0 22:14 2

摘要:“信心比黄金更珍贵!”广东新安怀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梁锡钧道出了广大民营企业家的心声。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这部被誉为“民企护身符”的法律,以62条条款夯实“两个毫不动摇”的法治根基,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信心比黄金更珍贵!”广东新安怀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梁锡钧道出了广大民营企业家的心声。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这部被誉为“民企护身符”的法律,以62条条款夯实“两个毫不动摇”的法治根基,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5月12日,佛山市工商联组织企业家执委赴穗参加全国工商联第75期德胜门大讲堂广东分会场活动,就《民营经济促进法》开展专题解读并作宣贯总结。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由弱到强、从小到大,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和80%以上的城镇就业,成为中国经济不可或缺的支柱。然而,“融资难”以及隐性歧视长期困扰民企。这部法律如何破除藩篱,点燃民企新引擎?它又将如何重塑市场格局,激发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动能?

从“政策保障”到“法律亮剑”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民营经济从“拾遗补阙”到“半壁江山”,重要性不言而喻。过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2016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2023年)等政策为民企注入活力,但政策如风,吹过虽暖,难保持久。“这部法律是强心剂!”佛山市民营女企业家商会会长、广东汇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惠娜激动地说。

《民营经济促进法》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民企与国企的平等地位,涵盖市场准入、融资支持、权益保护等系统性框架。过去,政策虽好,却常难落地;如今,法律的刚性约束让“政策促进”升级为“立法保障”,为民企撑起法治保护伞。法律不仅明确民企在市场准入、资源获取上的平等权利,还针对“融资难”开出药方:设立专项扶持基金、完善信用评价体系、建立风险分担机制,直击中小微企业痛点。佛山市工商联副会长、广东美思内衣有限公司董事长吴艳芬感叹:“这部法律让我们看到公平、透明、稳定的市场环境正在成型,民企的春天来了!”

这部法律不仅是制度突破,更是信心革命。梁锡钧直言:“在当前国际形势严峻的背景下,立法保护民企是天大的好事!”从政策口号到法律基石,民营经济正迎来从“信心比黄金重要”到“法治比信心更稳”的历史性跨越。

展会上民营企业展示的产品。

从“隐形壁垒”到“公平擂台”

法律的颁布只是起点,真正的挑战在于执行。民建佛山妇女委副主任、佛山市腾澳文化传播策划有限公司何敏玲指出:“配套政策细化不足,地方实施细则尚未出台,‘融资支持’如何落地?专项基金谁来管?信贷风险谁来担?”她担忧,若执行不力,法律恐形同虚设。能源、通信等领域“玻璃门”“弹簧门”依然存在。法律虽禁止在招标投标、政府采购中限制民企,但“另有规定”的模糊界定如何根除?

账款拖欠问题同样棘手。法律明确要求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及时支付民企账款并加强清欠,但现实中,部分单位让民企先干活、后签合同,甚至以“拖字诀”应对。企业陷入两难:不接单,生意难保;接单,可能血本无归。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广东孚立晟律师事务所创始人、主任郑宇佳指出,法律将公平竞争原则写入法条,明确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领域民企与国企享有同等权利,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这些条款精准狙击隐形壁垒,为公平竞争撑起法治天空。

从“内卷泥沼”到“突围蓝海”

市场如战场,竞争无止境。近年,部分行业“内卷”加剧,价格战频发,民企如何突围?答案在于创新。何敏玲直言:“创新生态支撑薄弱,民企想创新却缺资源、缺人才。”

《民营经济促进法》为此注入新动能,明确支持民企研发,鼓励龙头企业牵头创新联合体,完善人才引进政策。何敏玲建议,将民企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150%,设立科创专项补贴,推广华为联合实验室模式,构建全链条创新支持体系。

此外,法律援助体系至关重要。2024年全国商事诉讼平均审理周期超200天,民企常“赢了官司输了市场”。建立低成本法律援助中心、缩短诉讼周期,将极大提升民企获得感。

“政策是‘软承诺’,法律是‘硬契约’,”郑宇佳强调。

《民营经济促进法》不仅是法律,更是对民企的庄严承诺。

文、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钟晴

来源:佛山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