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一位母亲李女士给长沙晚报全媒体群众工作平台写来一封信,她在信中说道:“提笔写下这封信,是想向所有在孩子患病期间伸出援手的人,诉说我难以言表的感激。这份温暖,凝聚着全校师生与同学家长们的善意,让我们在困境中真切感受到了长沙这座城市的大爱温度……”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邓艳红
近日,一位母亲李女士给长沙晚报全媒体群众工作平台写来一封信,她在信中说道:“提笔写下这封信,是想向所有在孩子患病期间伸出援手的人,诉说我难以言表的感激。这份温暖,凝聚着全校师生与同学家长们的善意,让我们在困境中真切感受到了长沙这座城市的大爱温度……”
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这是一个令人揪心又充满温情的故事。李女士正在读高一的女儿小漫(化名),突然患上罕见病,原本活力四射的少女,瞬间面临瘫痪的残酷现实,这如同一记重锤,砸得李女士几乎喘不过气。然而,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爱迸发出强大的力量,母亲对女儿的疼爱、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同学们之间纯真的友爱,汇聚成照亮黑暗的光芒,给予这个家庭无尽的希望与勇气。
如今,小漫仍在努力接受治疗和康复训练。在这段艰难的日子里,她的同学们始终陪伴在她“心”旁,一封封饱含牵挂与鼓励的信件,传递着最真挚的话语:“我们等你回来!”
活泼少女突遭命运重击
今年3月14日,在望城一中校园里,正走在校园路上的小漫毫无征兆地摔倒。当时,李女士以为这不过是一次平常的意外。可仅仅过了两天,小漫因身体严重不适被送往医院,李女士才从医生口里知道,女儿的摔倒并非意外——她的身体已经无法像正常人那样维持平衡。
经诊断,小漫患上了视神经脊髓炎,这是一种罕见的疾病。病魔无情地剥夺了小漫脖子以下的知觉,她的世界仿佛瞬间被禁锢,只剩下手和头还能活动。这个打击如晴天霹雳,让李女士心痛不已,她多想替女儿承受所有病痛。
李女士身处一个离异重组家庭,在长沙也没有稳定工作。女儿患病后,小漫的生父失联,高额的治疗费用像一座大山,重重地压在李女士肩上。那段日子,她陷入了深深的慌乱与焦虑之中,未来一片迷茫。
学校师生及时伸出援手
就在李女士孤立无援时,望城一中的师生们纷纷行动起来,为这个濒临绝望的家庭撑起一片天。
面对闻所未闻的视神经脊髓炎,李女士完全不知该如何是好。关键时刻,望城一中校长刘宇四处奔走,积极联系学校的知名校友,广泛咨询医疗建议,全力协调各类专家为小漫会诊;学校的老师们也积极利用中南大学校友资源,将小漫转院至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让孩子第一时间得到了专业有效的治疗。
治疗费用成了摆在眼前的大难题。学校团委迅速为李女士申请困难补助,全校师生自发组织捐款,献出爱心。更让李女士感动的是,小漫同学的家长们也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小漫患病的消息在家长群传开后,一句句“孩子怎么样了”的关切询问不断弹出,还有无数“有什么需要尽管说”的暖心承诺。
家长们不仅在言语上给予安慰,更付诸行动。他们轮流到医院探望,彼此分享整合各类资源,为小漫的治疗出谋划策。
“这些未曾谋面却又无比温暖的善意,在最艰难的时刻托举起我们全家的希望。”每每回忆起这些,李女士都忍不住红了眼眶。
4月,小漫从湘雅医院出院,但康复之路依然漫长。医生告诉李女士,小漫有治愈的希望,可这种病复发率很高,后续不仅要坚持康复训练,还需注射上万元一针的治疗药物。
同学写信鼓励,传递温暖希望
“患病前她是一个积极向上、活泼乐观的女孩。”班主任覃长海老师提起小漫,满是心疼。患病后的小漫,被病痛折磨得情绪低落。覃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组织班上同学给小漫写祝福卡片,希望用同学们的关爱,为小漫驱散阴霾,鼓励她勇敢与病魔抗争。“当我在班上提出这个建议时,同学们都特别积极,都想尽自己一份力,为小漫做点事。”
李女士将同学们寄来的卡片视若珍宝,小心保存着。每当女儿灰心丧气时,她就会轻轻拿起卡片,一字一句地念给女儿听。
卡片上,同学们用最质朴的话语传递着最温暖的情谊。有的同学贴心地为小漫推荐歌曲:“听说你接受治疗时很痛,你可以听一听这些歌放松下心情……”有的同学为她加油打气:“前半生的苦痛都会转化为后半生的欢容,你一定会好起来的,加油!”而那句“我们等你回来,等你回来后,我要带你吃遍食堂的美味……”更是道出了所有同学的心声,他们盼着小漫早日康复,重回校园,一起学习,一起欢笑。
来源:长沙晚报掌上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