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20日,西太湖(西湖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新亮相,至此,西太湖形成了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的文明实践体系,在传播好声音、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服务群众等方面将全面提档升级。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志良,区委
5月20日,西太湖(西湖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新亮相,至此,西太湖形成了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的文明实践体系,在传播好声音、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服务群众等方面将全面提档升级。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志良,区委书记沈东为中心揭幕,市委社工部部长尹涛,区领导薛红霞、徐俊参加活动。
西太湖(西湖街道)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位于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凤苑路与荷塘路交会处,周边集聚了江苏省武进高级中学、西太湖外国语学校、机关幼儿园星湖实验园等优质教育资源以及天安别墅、星河丹堤、西江月等多个居民小区。
整个中心占地面积约3300㎡,建筑面积约10500㎡,集文明实践、党群服务、职工服务、青少年活动、老年大学五大功能于一体,是西太湖倾力打造的空间体量最大、功能服务最全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阵地。
中心围绕
“文明西引 进享幸湖”理念
将职工活动、青少年活动、老年活动
与思想引领、教育科普、文化传承、
便民服务等功能有效整合,相互融合
中心承担着西太湖片区
新时代文明实践“司令部”的职能
在运营管理上,采取“政府主导、公益+市场协同”的模式,由西太湖管委会和西湖街道统筹规划,引入专业社会组织、志愿服务机构负责日常运营,同时联动工会、学校、志愿者等力量,通过“需求清单”和“项目认领”机制,确保服务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
位于二、三层的常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西太湖分部,是常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将深厚的教育底蕴成功转化为惠及民众的实际行动。通过课程体系下沉、师资团队下沉、管理标准下沉的三下沉模式,确保乡镇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与本部同质的素质教育服务。
今年暑期
青少年活动中心西太湖分部
将率先推出两大品牌项目
01 青少年公益性校外培训
首批开设声乐、编程、体适能等30余门课程,采用城乡双师课堂模式,将本部优秀教师“请进来”,两地同步开设课程,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均衡。
02 定制化青年夜校项目
聚焦西太湖区域青年群体,提供Deepseek、咖啡沙龙、八段锦等热门课程,助力青春留常,推动青年职业技能和兴趣提升。
四层的老年大学办公区和未成年人成长指导站,设置了心理咨询、放松宣泄等功能,有6+1平台展示区、宣讲小剧场、书屋以及绘画、书法、棋艺等功能教室,部分区域由西太湖的社区主理人打理。
据了解,通过政府扶持、资源对接,联动社会组织,西太湖构建了“自我造血—协同共创—辐射带动”的进阶机制,1个链主型社会组织+N个社区主理人”的架构已初具雏形。目前辖区内社会组织22个、村(社区)社会组织76个、注册型社会组织10个、新备案社会组织18个,累计153个。
五层的志愿服务站和工会阵地,分别展示了西太湖的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和志愿服务队伍。园区共有14支特色志愿服务队,涵盖安全巡查、教育帮扶、巾帼关爱、伴读成长、文化传播、环境保护、助老服务等多个领域,现有注册志愿者1300余人。各队伍在各领域默默深耕,精准对接供需,年均开展文明劝导、助残济困、非遗传承等活动200余场,服务时长超10万小时,形成“15分钟志愿服务圈”,成为基层治理的创新力量。
近年来,西太湖围绕“文明新高地、最美湖湾城”目标定位,深化推进15个重点项目,因地制宜布局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不断完善西太湖新时代文明实践地图。同时,与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平台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园区文化人才、科技能人、体育达人以及群众性活动带头人的积极作用,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且便于参与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进一步推动群众“需求侧”与文明服务“供给侧”有效衔接。
随着西太湖(西湖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启用,园区将在中心重点推进数字化管理升级,打造线上预约和活动评价系统;同时深化“一老一小”特色品牌,策划职工技能提升、青少年研学实践等系列项目,通过资源集约化、服务精准化,让中心成为辖区居民身边的精神家园和活力平台。
来源:江苏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