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赋能城市,惠州全力打造华南户外运动之都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0 22:46 3

摘要:一辆凤凰或者永久自行车,曾是20世纪80年代人们心中的时代印记。而今,从竞技赛场到亲子课堂,从低碳的新风向到火热的新赛事,自行车换了一种角色,强势回归到大众的视野中,持续升温的“骑行热”也成为惠州市场发展的新引擎。

一辆凤凰或者永久自行车,曾是20世纪80年代人们心中的时代印记。而今,从竞技赛场到亲子课堂,从低碳的新风向到火热的新赛事,自行车换了一种角色,强势回归到大众的视野中,持续升温的“骑行热”也成为惠州市场发展的新引擎。

作为全球三大自行车制造商之一的喜德盛,在惠阳区投资建设的惠州市喜德盛自行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州喜德盛”)于2019年正式启动大规模生产,2024年实现自行车产量220万台,产值超18亿元。“整个喜德盛去年产量为500万台,惠州工厂占比近一半,在克服外界因素的情况下,今年的产值目标与去年持平。”惠州喜德盛副总经理呼格吉勒图如是说。

喜德胜2024 年工厂产值突破18亿元

惠州描摹“骑行经济”蓝图

1995年起源于深圳市光明区,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全球设有五大生产基地,独树一帜地采用碳纤维、铝合金、镁合金三大先进材料,构建起集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自行车产业体系,成功跻身全球三大自行车制造商行列。

“自行车骑行是一项长距离运动项目,自行车的重量对运动员的影响很大。”呼格吉勒图介绍,在自行车轻量化这一领域,喜德盛深耕了多年。

喜德盛车间内,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工作中

“我们的产品开启了自行车轻量化时代,同时也开启了镁合金元年,产品用液体和半固体压铸成型,工序更简单,外形设计也可实现多元化,也可以更美观。因镁本身也要比铝合金要轻1/3,产品也可以更加轻量化。”呼格吉勒图介绍,目前喜德盛的订单以小批量、多形态为主,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设计。

自2014年扎根惠阳后,惠州喜德盛便在这片土地上迅速扎根生长、发展壮大,目前以生产大众类产品为主。谈及为何到惠阳投资,呼格吉勒图表示,当时喜德盛也正在考虑产业布局一事,一方面是看中了惠州的营商环境,另一方面,惠阳离深圳也比较近,硬件、设备、专业技术人员等很多资源都可以共享。

目前,其一、二期工程已顺利建成投产。惠州喜德盛专注于生产中高端自行车,产品涵盖山地车、公路车等丰富品类,能够精准匹配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骑行需求。当下,三期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规划中,未来将承接深圳厂区的部分制造功能,建设成新材料及零部件生产厂区,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自行车、电动车研发生产基地。

自2019年启动大规模生产后,惠州喜德盛产值实现“节节高”。2024年,该公司产值突破18亿元,同比激增34.4%;2025年一季度延续强劲势头,产值达2.84亿元,同比增长17.4%。如今,惠州工厂产能正朝着220万台跃迁(规划300万台),通过不断优化生产流程与供应链管理,交付周期大幅缩短,生产效率显著提升。

喜德盛车间内,各个工序有序进行

惠州喜德盛,仅仅是“骑行经济”发展的一个小小缩影。近年来,骑行经济悄然崛起,为自行车品牌、骑行设备制造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商机。在惠州,自行车制造相关规上企业就有21家,主要分布在惠城、惠阳、惠东、博罗、仲恺等地。

惠州也在谋划“骑行经济”蓝图,以惠阳区为例,该区将自行车产业纳入百亿时尚文化产业集群,精心谋划在秋长、新圩等镇街建设骑行赛道与主题公园。其中,新圩镇长布村环湖赛道已具备承办国际赛事条件,这一“骑行+旅游”的融合模式,正如同强劲的引擎,激活城市新动能,让惠州焕发出别样的魅力。

连山、通海、贯城、串趣

打造华南户外运动之都

今年,十五运会将在粤港澳大湾区举办,其中自行车项目共设场地自行车、公路自行车、山地自行车、竞速小轮车和自由式小轮车5个分项、24个小项。比赛将分别在广东深圳、珠海、恩平,以及香港、澳门等地举办。“届时我们喜德盛的产品也会在现场亮相。”呼格吉勒图介绍。

十五运会逐步临近,给不少企业和城市注入了活力。惠州这座极具天赋的户外运动场,也在不久前提出了打造“华南户外运动之都”的目标。

这一目标,并非空穴来风。早在2022年,由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个部门印发实施的《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就指出: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帆船、冲浪、海钓、潜水等项目,辐射带动华南地区,打造华南户外运动休闲区。

惠州也积淀已久。2022年印发的《惠州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就明确提出“构建更加便民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网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户外运动基地”,先后建成红花湖徒步骑行基地、南昆山休闲运动基地、激流坑水上运动基地、罗浮山登高露营基地、惠州湾滨海运动基地六大户外运动基地。

2024年3月17日,TCL·2024惠州马拉松赛活动现场

2024年,《惠州市贯彻落实<关于推进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的意见>的实施方案》印发,提出“高水平策划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赛事,常态化举办骑行、徒步、越野、登山、赛车等赛事活动”,惠州户外运动发展进入加速期。

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依托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高标准谋划218公里最美旅游公路,规划设计沿线16个极具特色的主题驿站,为发展自行车骑行、越野跑、森林探险等户外运动奠定世界级设施基础。

2025年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实施绿网慢行系统工程。通过连接和提升绿道、碧道、骑行道、古驿道、森林防火通道等慢行通道,形成总长约1100公里的连山、通海、贯城、串趣的绿色生态游憩网络。

当前,惠州正以“两山(南昆山、罗浮山)两湾(大亚湾、巽寮湾)一湖(西湖)”的户外运动空间布局,以古驿道、绿道、碧道串联全域,构建长达1100公里的“慢行系统”,为户外运动爱好者提供更多的“场地”。

目前,惠州已有近500家体育制造企业,产品深耕全球市场。“我们也比较期待惠州在打造华南户外运动之都过程中,能够有更多自行车方面的赛事,这不仅对我们企业品牌的发展有一定的益处,也能够让更多人了解自行车,加入自行车的骑行中来。”呼格吉勒图说。

惠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惠州将依托世界级生态资源+大湾区区位优势+全链条政策保障,以“运动赋能城市,山海书写未来”为理念,打造集“赛事举办、休闲体验、产业孵化、文化传播”于一体的华南户外运动之都,辐射粤港澳大湾区、联动全国,成为国内外户外运动爱好者的重要目的地,实现魅力与活力全力迸发。

惠州这座城市,“山、海、湖、林、河、江”等户外运动资源丰富,登山、越野、滑板、轮滑、帆船等众多户外运动爱好者慕名而来,相关业态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华南户外运动之都的发展蓝图也正在加速构建中。

文、图|记者 林海生 通讯员 谢燕玲

来源:羊城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