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人说,职场就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也是弱肉强食的丛林,如果你不懂其中的法则,只会沦为炮灰,甚至被吃得连骨头渣都不剩。
有人说,职场就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也是弱肉强食的丛林,如果你不懂其中的法则,只会沦为炮灰,甚至被吃得连骨头渣都不剩。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必有纷争。
一个人要想在单位中站稳脚,靠的不仅是过硬的本领,更是对职场法则的熟稔,而其中的关键就在这“一藏、一沉、一压”之中。
01
遇人藏住事
上周末跟老同学聚会,本想恭贺她职场高升。
因为在上次吃饭的时候她就兴奋地告诉我们,这次部门总监非她莫属,领导都找她谈话了。
然而,见面的时候,却见她郁郁寡欢,本来板上钉钉的事竟然黄了。
餐桌上,她一个劲儿骂自己活该,嘴上没把门,藏不住事。
原来,我这个老同学一直与老公异地分居,所以平时把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在组里有一个特别交心的同事。
从两人一块进组,相伴走来也有七八个年头了,感情深厚,可谓无话不谈。
最近,她无意间跟这位同事聊起,自己老公有让她过去的想法。
没想到,这个消息不胫而走,而且越传越离谱,最后到领导耳朵里,就变成了她要离职。
不出所料,名额落到了这个她曾经所谓的最好的朋友身上。
更让人憋屈的是,不管她怎么解释,领导打从心底里认定她已经身在曹营心在汉,不再重用她。
身在职场中的你,是否也认为:和同事袒露自己的隐私、分享自己的计划是一种真诚的表现。甚至为了赢得对方的信任,毫无保留把自己的事情和盘托出。
那你就太天真了。
别忘记了,职场的本质是什么?
职场是逐利之所,大家是因为赚钱而聚在一起共事。
这就注定了,这里永远没有纯粹的友谊,只有永远的利益。
你倾吐自己的困境,换来的可能不是同情,而是轻视。
你袒露自己的私事,人家转头把它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甚至成为一些有心之人的把柄。
你分享自己的喜悦,也只会成为他们的心头刺。
职场没有树洞,只有黑洞。
所以,在单位中,别再口无遮拦,学会凡事藏三分,这不是让你虚伪待人,而是明白防人之心不可无。
正如作家冯唐所说,上班管好嘴是职场第一等的学问,管好了嘴就避免了职场中百分之八十的麻烦事。
祸从口出,事以密成。
管住自己的嘴巴,克制分享欲,就是职场第一保命法则。
02
遇事沉住气
最近在看热播剧《我的后半生》,其中沈青镇定处理公司突发状况的一幕,令人叹服。
在公司重要合作方来考察的当日,结果出了岔子。
宣传海报上,他们竟然把对方公司的名字写错了。
这简直是致命的错误,关键对方已经抵达楼下。
大家皆慌作一团、六神无主,直喊完了。
沈青却不言不语,只见他盯着海报片刻之后,迅速用马克笔把错字涂黑覆盖变成树干,一枝梅花跃然纸上。
对方推门而入时刚好完成,大家眼里满是钦佩。
更妙的是,他借机发挥,用“梅花香自苦寒来”寓意公司产品定会研制成功,获得了合作方的高度认可。
就这样,这次危机却因为他的沉稳机智,反而变成了一次商机。
在工作中,我们难免会遇见各种突发状况,而你的反应往往决定了事情的最终走向。
你越慌,就越会失了方寸,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让事情更糟。
反之,如果你能沉住气,便能保持头脑清醒,冷静决策,快速找到破局之法。
正所谓,心平能愈三千疾,心静可通万事理。
沉得住气,方能成大器。
博主@drawson分享过自己一段亲身经历。
自己刚毕业,追随师哥去了一家知名互联网公司。
在一次重要项目赶进度时,核心代码突然崩溃。
大家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相互推诿,测试组说代码有问题,代码组说测试组没查到位,吵成一锅粥。
这时师哥站出来摆手道:“别争了,现在问谁的责都没用。所有人分三组,一组查日志,二组备份数据,三组联系技术大牛,两小时后碰头。”
结果,问题不但很快解决了,还优化了代码架构,而他这个师哥后来成了公司最年轻的副总。
自古有言,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
在职场中,你的专业能力决定了你职业的下限,而你管理情绪的能力则决定了上限。
临危不乱,方能看清事情本质;处变不惊,方能抓住事件要害。
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说起,自己遇到突发事件,他会先喝口茶,然后问自己三个问题:
现在最坏的结果是什么?
我能控制的部分有哪些?
下一步的最小可行动作是什么?
当你的思维由“问题—情绪—抱怨”转向“问题—方案—行动”,便是职场蜕变的开始。
03
生气压住火
我们在职场中,总会遇到让自己憋屈的事情。
或者是上司的吹毛求疵、同事的挤兑打压,又或者是客户的鸡蛋里挑骨头,让人常常火大。
遇到这种事情,掀桌子、发一通火,的确就能顿时身心通畅。
可是爽过之后呢?
前不久,在论坛看到一个求助热帖,提问者是一位在通信行业TOP3工作的女士。
她说,因为赌气辞去了月薪过万的工作,如今万分后悔,好想回去。
事情的起因是,在最近一次项目设计中,她的方案总是被主管挑三拣四,一次次打回去重改。
直到第六版还是被否定的时候,她觉得对方是在故意针对她。
一气之下,她把方案扔桌子上,指着对方鼻子怼道,我不伺候了,摔门扬长而去。
等她冷静下来,才惊觉自己的实际状况,已到生育年龄、学历不高、资质普通,想找到月薪过万的工资实属不易。
康德说:愤怒是愚蠢的开始。
如果你不打算辞职,那么在职场中撕破脸,除了发泄情绪之外,没有任何裨益,反倒让老板觉得你不够成熟稳重,让同事看你的笑话。
最终,惩罚的是自己。
真正的职场高手,往往越懂得“忍”。
当然,这不是让你畏首畏尾,窝囊过活,而是明白生气没用,与其做无谓的发泄,不如用实力和成绩说话。
《县委大院》中的林志为作为一个新人,刚进入单位,就遭遇职场霸凌。
每天被同事呼来喝去,每次活干得最多,功劳却都是同事的。
更过分的是,有一次,明明是同事把领导开会的时间传达错了,却把锅甩到他身上,害他被领导一顿狠批。
对此,林志为又愤怒又委屈,但他没有跳出来为自己辩解,也没有气势汹汹地找同事算账。
因为他深知,不管是谁的责任,错误已成事实。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把这次经历当作教训,不再对同事有求必应,而是把精力放在精进自我上。
最终被领导赏识,逆袭成为县长秘书。
特别喜欢鬼脚七在《人生处处是修行》中的一段话:
如果你是创业者,要注意两个方面:走正道,做善事;
如果你是管理者,请记住两个词:持戒、般若;
如果你是员工,请记住两个词:精进、忍辱。
这个世上没有一份工作不辛苦,也没有一处人事不复杂。
如果没有收拾残局的能力,就不要放纵善变的情绪。
与其翻脸,不如翻身。
比起动不动跳起来掀桌子、一不顺心就拿辞职说事,压下去火,修炼自己的本事才是成年人最该有的成熟。
▽
特别认可这样一句话:在职场中,能力决定你能飞多高,但“生存智慧”决定你能活多久。
在复杂的人际环境中,真正让你走得更稳、行得更远的,是你的心态和策略。
职场是修罗场,亦是修道场。
凡事管得住嘴、遇事沉得住气、烂事压得住火,是自保之道,更是进阶之梯。
从今往后,把工作当修行,遇人修心,遇事修性,遇见更好的自己。
来源: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