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8年,8岁的付雪琪是一名来自南昌的小学生。在她小的时候,爷爷奶奶养了一只非常温顺可爱的橘猫,经常陪她玩耍,怎么摸都不咬人,她打心底里喜欢这只猫咪。可自从付雪琪回城里上小学以后,就天天哭喊着要把橘猫接过来一起养。父母耐心劝导她城里不适合养猫,大家都要上班和
2018年,8岁的付雪琪是一名来自南昌的小学生。在她小的时候,爷爷奶奶养了一只非常温顺可爱的橘猫,经常陪她玩耍,怎么摸都不咬人,她打心底里喜欢这只猫咪。可自从付雪琪回城里上小学以后,就天天哭喊着要把橘猫接过来一起养。父母耐心劝导她城里不适合养猫,大家都要上班和上学,更没有时间精力去照顾猫。付雪琪哭过闹过,可终究拗不过父母,只能把对橘猫的思念埋在心底。
2018年5月11日,这天付雪琪和父母一起逛街,她走在街上兴奋地张望着周围的一切新鲜事物。“周末大酬宾,免费领养猫咪啦!”响亮的呼喊声立马吸引了付雪琪的注意,她不由自主地走进了这家门店,看着橱窗里一只只漂亮乖巧的猫咪顿时挪不开双眼。很快,付雪琪就注意到了角落里关着一只蔫蔫的橘猫,和爷爷家养的那只十分相似。不过精神有些颓靡,又瘦又小,还时不时发出“呵呵”的呼吸声。
就在这时,付雪琪的爸妈赶紧过来拉走她:“走吧,这都是骗人的,猫是免费的,可他们店的猫咪用品就都是天价了。”可付雪琪哪里听得进去这些,她甩开父母的手,径直走到笼子前,伸手想摸一摸这只可怜的小猫。可没想到,手刚伸进去,原本趴着一动不动的猫咪如同惊弓之鸟,突然睁开双眼,朝着付雪琪的手背就是一爪子。付雪琪立马疼得放声大哭,鲜红色的血液哗哗往外冒,很快就染红了衣裙。
付雪琪的妈妈满脸担忧地上前关心女儿的伤势,爸爸则愤怒地质问店员,要求给一个说法。一时间,哭声,骂声充斥着整个房屋。最后店长出面,让孩子先赶紧去附近的医院处理伤口。到达医院后,医生首先查看了付雪琪的伤口,发现她的左手手背可见3处平行划痕,最深处约1.2 cm,边缘不规则。
随后医生立即用生理盐水和碘伏溶液交替冲洗付雪琪的伤口15分钟,再用75%的酒精消毒伤口周围的皮肤。为了避免有异物残留,医生还特意用无菌镊子探查了伤口深度,确认没问题后,再次用碘酊涂抹伤口并包扎。看着医生如此细致地处理伤口,付雪琪的爸妈可算稍稍安心了些。
这还不算完,医生又给付雪琪接种了一针狂犬疫苗,并表示虽然狂犬病的主要来源是犬,但是猫是仅次于犬的病毒来源,一旦感染,致死率可达100%。付雪琪和爸妈听后,心里那根弦立马紧绷了起来,回到家后一直严格遵照医嘱,24小时内保持注射部位不碰水,防止感染。付雪琪的妈妈还做了不少富含蛋白质的清淡食物让孩子增强免疫力,并避免放辣椒、生姜等辛辣刺激食物。
之后的第3、7、14、28天,付雪琪都一针不落地接种了狂犬疫苗并严格观察三十分钟。7月11日,付雪琪如期来到医院进行复查,报告显示她的抗体水平检测在正常水平内,提示免疫成功,付雪琪一家悬着的心这才踏实落地。可短短半年不到,一场浩劫就降临在了这个普通的家庭。
2018年11月29日,这天上课时,付雪琪一反常态地趴在课桌上,脸颊泛着不自然的红晕。她感觉浑身总有一股若隐若无的热气袭来,身体也软绵绵的没有一点力气。一旁的同桌忍不住轻声提醒她小心被老师发现,付雪琪只好强撑着坐直了身体,可轻轻一动,太阳穴就传来一阵阵轻微的抽痛。她皱着眉头,时不时地用手轻轻按压太阳穴,试图缓解这种不适。
到了下午,付雪琪明显感觉到身体的不适开始加重。无论同桌怎么提醒她,她都眼睛半眯着趴在课桌上,她感觉自己的身体像是被一团火焰所包裹住一般,又热又烫。老师很快也发现了无精打采,脸颊烧得通红的付雪琪,于是走下讲台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她的额头,很快就被这炙热的温度吓得缩回了手。老师赶紧带她到了学校医务室,一量,体温达到了38.7摄氏度。医务老师迅速进行了对症处理,付雪琪的体温这才慢慢降至正常范围内。于是,在家休息了几天后,付雪琪又重新回到了学校。
12月6日,这天付雪琪一如往常走进浴室准备洗澡。可刚一打开水龙头,哗啦啦的水声响彻在整个浴室,她的心中顿时就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恐慌,仿佛那不断流动的液体中隐藏着什么可怕的怪物,随时要将她吞噬。付雪琪赶紧关上水龙头,可恐惧并未因此消退。与此同时,她的口腔里不断地分泌着唾液,很快聚集在一起,让她不自觉地咽了咽口水。
可每一次吞咽都伴随着一阵难以言说的不适,就好像有什么东西卡在喉咙里一样,就连液体都通过。付雪琪心中的恐惧就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她害怕地摸着自己的脖子,无助的蹲在地上,时不时发出野兽低吼一般的喘息声。付雪琪的妈妈见女儿迟迟不出来,急切地拍打着浴室门。而突然受到惊吓的付雪琪浑身开始止不住的颤抖,她扶着门把手想站起来,却如同一片暴风雨中的树叶,摇摇晃晃地栽倒在地上……
很快,付雪琪就被送往了医院。急诊医生首先对她进行了一个详细的身体评估,发现她意识模糊,对疼痛刺激反应迟钝。随后医生赶紧询问家属一些基础情况,并安排了血常规、病毒检测、脑部MRI等检测。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至14.3×10⁹/L,淋巴细胞比例降低至15%;病毒检测RT-PCR:唾液、脑脊液中检出狂犬病毒RNA;病毒中和试验:血清狂犬病毒抗体IgM阳性,滴度为1:160。诊断为狂犬病。
还没等付雪琪的父母接受这一事实,付雪琪的病情在入院后的第18个小时就开始急转直下。尽管医生采取了机械通气、镇静、补液等所有能想到的治疗手段,可最终还是没能挽回付雪琪的生命,最终宣告临床死亡。
付雪琪的爸妈如同五雷轰顶,呆呆地瘫坐在地上,止不住的流泪。付雪琪的妈妈怎么也不敢相信,自己十月怀胎,辛苦养大的孩子怎么说没就没了啊? 她情绪失控地拉住医生,崩溃哭喊道:“医生,这到底是为什么啊?我女儿明明及时在医院处理了伤口,还接种了五针狂犬疫苗,为什么还是感染狂犬病,难道你们用的是假疫苗吗?”
医生听后立即摆手否认,这可是犯罪,更何况狂犬疫苗都是能查到溯源信息的,怎么可能是假疫苗!医生合理怀疑付雪琪之后是不是再次接触了来路不明的动物?付雪琪的妈妈立马哀嚎:“真没有啊,自从被抓伤后我女儿就留下心里阴影,无论什么动物都只敢远远看一眼……”
这下医生也感到十分困惑,既然如此,那付雪琪又是怎么染上狂犬病的呢?医生只好再次询问了付雪琪被抓伤时的具体情况以及在接种疫苗时的各种细节,终于揪出了罪魁祸首!
医生一拍大腿,叹息道:“糊涂啊!你们是怎么做父母的?就算五针狂犬疫苗能及时控制体内的病毒,可偏偏是你们夫妻二人在孩子的治疗过程中忽略了一个极为重要的细节,这才让你们白发人送黑发人啊。临床上还有许多同样打了5针狂犬病疫苗的患者,也是因为犯了这一个致命错误,导致狂犬病复发,白白丢失了性命!”
原来,真正致命的,是这两个被忽视的生活细节——熬夜削弱免疫、遗漏被动免疫。
长期熬夜,等于削弱免疫记忆很多家长有个误区,以为疫苗只要按流程注射,抗体就能自动产生。然而,疫苗免疫是一项依赖“机体状态”的动态过程,尤其是狂犬病疫苗这种活性高、应答周期长的疫苗,接种后的两周内,是抗体生成的关键窗口期,而这一阶段的作息习惯、饮食状态、睡眠质量,都会直接影响免疫效果。可现实中,付雪琪的父母忽略了这一点。
根据后续复盘记录,自从接种疫苗后,因临近期末考试,孩子每天写作业至晚十点,有时还背书背到十一点。即便家长提醒早点睡,她也常因焦虑迟迟无法入睡。长期睡眠剥夺直接导致机体T细胞活性降低、细胞因子释放减少、抗体形成延迟或水平偏低。医学研究早已证实:免疫力与睡眠时长成正比,睡眠不足者在疫苗接种后产生的中和抗体滴度更低,保护效力也不稳定
对成人来说尚可容忍,但对一个年仅8岁的孩子,熬夜无异于“削骨抽薪”,将原本可以建立的免疫屏障主动掏空。更值得警惕的是,疫苗免疫虽然可在短期内测得抗体水平达标,但若在生成期或维持期遭遇免疫抑制,则抗体会迅速衰减或丧失中和能力。抗体滴度达标≠抗体功能稳定,尤其是在面临神经毒性极强的狂犬病毒时,任何轻微的免疫紊乱都可能让病毒有可乘之机。也就是说,哪怕你打了五针,只要免疫力不给力,疫苗可能也“干瞪眼”。
二:忽略被动免疫,是最常见的致命误区
除了睡眠不足削弱免疫系统,还有一个更直接、也更普遍被忽视的失误——未注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最新指导方案,凡是Ⅲ级暴露(即皮肤破损出血,被咬伤、抓伤或黏膜接触唾液等高风险情况),除接种疫苗外,必须联合使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以实现主动+被动免疫双重保护。
付雪琪的伤口长达1.2cm,且伤及真皮层,有明确出血,属于典型的Ⅲ级暴露。加之猫出现异常呼吸、精神萎靡等可疑症状,更应当高度警惕病毒携带可能性。但复查资料显示,她接种疫苗当日,医院未建议联合注射免疫球蛋白,家属也未主动提及该要求。缺失这一步骤,就等于给疫苗留下了空窗。
疫苗需要10-14天才可产生有效抗体,在此期间,狂犬病毒一旦借助外周神经向中枢系统推进,速度之快远超免疫系统反应。而免疫球蛋白正是用来“买时间”的关键——其本质是一种抗体混合物,可在局部中和病毒,阻止其进一步入侵。没有它,哪怕疫苗再规范,仍可能防线崩塌。
内容资料来源:
[1]郑日真,罗华初,周少碧,等.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调查分析[J].应用预防医学,2025,31(02):187-190.
[2]王睿.狂犬病防疫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J].新农民,2025,(08):123-125.
[3]王英龙.狂犬病在动物中的传播机制与防控对策[J].北方牧业,2025,(02):28.
(注:《8岁南昌女孩被橘猫咬伤,打了5针狂犬疫苗,怎么还是去世了?》图片均为网图,人名均为化名,配合叙事: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情节稍有润色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来源:三秦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