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胖墩”如何减重 孩子们怎么吃更健康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21 08:31 2

摘要:你知道吗?浙江人又胖了一点点,尤其在儿童青少年群体中,超重肥胖问题不容忽视:2024年,浙江中小学生超重和肥胖率已经达到了27.2%,也就是说,每4个学生中就有一个超重或肥胖。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朱丽珍 黄伟芬 王静 杨茜 通讯员 祝姚玲 黄琳娟

你知道吗?浙江人又胖了一点点,尤其在儿童青少年群体中,超重肥胖问题不容忽视:2024年,浙江中小学生超重和肥胖率已经达到了27.2%,也就是说,每4个学生中就有一个超重或肥胖。

该如何为这些“小胖墩”们减重?中小学生们又该如何吃得更健康?

今年是“体重管理年”,5月20日是第36个“中国学生营养日”,强调“吃动平衡、身心健康”。昨天,“营养有标准,食育助成长”长三角地区百场中小学食育进校园启动大会在杭州锦绣育才中学附属学校正式启幕。启动仪式上,浙江发布首个《营养早餐(套餐)与营养课间餐团体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为中小学生们吃好早餐和课间餐,提供了科学指导。

减重门诊来了不少学生

4个中就有一个超重或肥胖

超重或肥胖,并不是成年人特有的烦恼。杭州市拱墅区康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运动健康(减重)门诊很受百姓欢迎,门诊中就有不少学生。

12岁的晴晴(化名)看上去肉嘟嘟的,很可爱。1.53米的个头,体重108斤。让妈妈担心的是,她每年的体测成绩都不过关,后面将面临升学,计划着改善一下体型。

带着这样的目的,母女俩找到了门诊负责人刘海霞。“学生因为学业压力,加上发育阶段,改善身体素质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改变饮食和增加运动,双管齐下。”

从问诊中得知,因为从小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晴晴的所有需求几乎都没有落空过:爱吃肉,奶奶每天都会额外给她开小灶;每隔三天,爷爷都会给她买炸鸡;家里的零食更是供货不断。像晴晴这样的不良饮食习惯,在中小学生中并不少见。医生们还发现,隔代喂养养出“小胖墩”的概率相对较高。

由潮新闻、一鸣食品、杭州锦绣育才中学附属学校联合主办的长三角地区百场中小学食育进校园启动大会中,浙江省营养学会理事长朱善宽介绍,回望过去几十年,我国学生的营养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超重和肥胖率持续攀升。“据统计,2024年浙江省中小学生的超重和肥胖率已经达到了27.2%,也就是说每4个学生中就有一个超重或肥胖。营养不均衡、生活方式不健康,正成为影响当代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障碍。”

一边是“小胖墩”数量逐年攀升,另一边是“小竹竿”现象突出,营养不良与隐性饥饿问题并存。国家卫健委将今年定为“体重管理年”,就是希望从源头破解这一难题。而今年学生营养日聚焦于“吃动平衡,身心健康”这一主题,也是希望通过科学饮食和适量运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浙江首发一份标准

科学指导吃好早餐、课间餐

为什么中小学生会出现超重或者肥胖?浙江营养学会首席专家邵洁坦言,这与膳食结构不合理、饮食习惯不健康等息息相关。就拿每天的早餐为例,有家长爱给孩子吃蛋炒饭,碳水多、热量高,但营养元素不够,称不上优质;还有一些家长,自认为给孩子准备的早餐挺丰富,其实达不到健康、营养的标准。邵洁还强调,孩子处于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的需求也是不同的。

早餐该怎么吃才是营养又健康?尤其该怎么变花样为孩子提供?这无疑都是家长关心的话题。这些家长的痛点,也得到了浙江省食品工业协会的重点关注。

经过前期半年多的走访、调研,今年3月份,浙江省食品工业协会率先起草和发布《营养早餐(套餐)与营养课间餐团体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昨天正式对外首发。

浙江食品工业协会秘书长潘虹指出一个现状:近年来,关于学生营养改善的各类规范、指南相继出台,但并没有完全针对中小学生早餐、课间餐供餐的生产(经营)单位适用的标准,供餐单位无针对性标准可依。

浙江首发的这份《标准》,针对性强、紧扣学生营养健康需求,更关键的是可操作性强,可以供学校、学生、家长参考。《标准》的指导很细致,关于中小学生早餐,应包含谷薯类、新鲜蔬菜水果类、鱼禽肉蛋类、奶豆坚果类等四类食物中的三类及以上,强调平衡膳食、搭配优质蛋白,并严格控油限盐限糖;课间餐强调食材多样性,建议采用“奶及奶制品+主食或新鲜水果”的方式,不宜提供高脂、高盐、高糖食品。

“这是凝聚行业学会协会、企业、中小学校、科研院所多方协作的结晶,全文不是面面俱到的形式,而是突出当前中小学生的特点,在早餐、课间餐这两项内容上,给出具象化的建议。”以课间餐搭配为例,《标准》不仅给出示例,还提供了替代食物;附录中,也举例了主要食物的互换方案。

社会各界共同参与

多方联手共治“小胖墩”

在杭州,如何管理好“小胖墩”的体重,不少学校都推出了创新做法。

锦绣育才教育集团副总校长、集团小学总校长丁杭缨每天会在学校门口迎接同学,她特别留意“小胖墩”,“全校800个孩子,稍微有点胖的,8个都不到,肥胖率不到1%。”这背后,丁校长总结,食堂的温度就是教育的温度,学校像抓教育质量一样在抓食堂质量。

“每个月育才食堂都会为中学生准备288道菜,为小学生准备120道菜,提供多样化选择。”5月20日当天,学校的菜谱从大荤油爆虾、排骨烧年糕,到小荤酸菜牛肉粉丝、鱼香肉丝,蔬菜番茄炖豆腐、油麦菜,还有汤品、水果、杂粮,共有16种。除了提供丰富的菜品外,学校还会通过节气与营养课程,以及“像科学家一样研究美食”等主题活动,对孩子们进行潜移默化的饮食教育。

杭州市九莲小学开展定期体检,并进行档案跟踪管理。超重、肥胖学生成为了班主任、体育老师们的重点关注对象,就餐时引导先吃水果、蔬菜,细嚼慢咽,控制添加米饭量;大课间、体育课盯牢运动,确保达到一定运动量。学校还建立了“妈妈健康团”微信群,以分享健康早餐的方式,向家长传递营养知识。学校营养师黄燕飞介绍,这些做法效果立竿见影,超重学生从2023年的14.77%降到2024年的12.32%,肥胖学生从11.36%降到9.46%。

在杭州采荷第二小学教育集团,学校从饮食多样化与运动相结合的方式,控制学生体重。“建议学生每个月称一次体重,关注自己体重的变化。”副校长李鑫介绍,今年是“体重管理年”,学校也将健康知识融入到体育、数学、科学等不同学科之中,推出跨学科的项目化学习。比如数学课上,安排学生买菜,不仅要会计算菜钱,还要懂得控制热量,合理安排食材搭配。

在杭州市北塘河小学,学校邀请营养师等专业领域的家长加入,对菜谱提出建议,荤菜实行AB餐,给学生以选择的空间。

食育不是一堂课、一顿饭的事,而是生活习惯的养成,需要政府、学校、家庭、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更是一份需要全社会接力的长期事业。

在当天的活动上,潮新闻和一鸣食品携手发起“食育进校园,助力青少年”行动计划。浙报集团副社长、党委委员,潮新闻党委书记、总编辑钱伟刚总结,学校老师和家长一同学习科学饮食知识,能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一鸣食品依托产业链能力,让营养餐“从实验室走进校园”;潮新闻将调动全域传播资源,通过专题报道、短视频科普、互动问卷等形式,让食育知识“破圈传播”。

来源:钱江晚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