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线,一个国家的攀岩梦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9 20:26 2

摘要:阳朔的很多路线被爬得包浆,但这条路线越到高处,就越粗糙,那是人迹罕至的地方,当那些勇敢的挑战者在这里冲坠而发出呐喊的时候,你很难分辨,那是遗憾、不甘,还是无法突破极限时对一座山的敬畏与诚服。

我们期待一项纪录被打破的时刻。它往往迸发了血肉之躯的超凡力量,象征着人类在未知疆域中的崭新刻度。

在阳朔白山岩场,有一条名叫“辣饺子”的5.14d级路线。2009年开线后15年间,仅有4个美国人完攀,曾经是中国所有顶尖岩者的梦。

阳朔的很多路线被爬得包浆,但这条路线越到高处,就越粗糙,那是人迹罕至的地方,当那些勇敢的挑战者在这里冲坠而发出呐喊的时候,你很难分辨,那是遗憾、不甘,还是无法突破极限时对一座山的敬畏与诚服。

2024年12月11日,是记入中国攀岩历史的日子,始祖鸟运动员潘愚非实现了国人5.14d级难度路线首攀。从那一天起,振奋人心的消息接连传来。2025年2月1日,法国攀岩运动员 Seb Bouin 在广西凤山社更穿洞成功完攀一条名为“射雕”的攀岩线路,并将线路难度定级为5.15b,这是中国第一条被正式定级的5.15b线路,也是目前中国难度最高的攀岩线路。2025年5月15日,在同一地点,中国首个世界级岩场启幕。

攀岩运动起源于欧洲,发展至今,最高难度的线路、最好的岩场也集中在那里,人们对岩壁的最大的野心与最高的想象力也在那里,有没有什么办法,让像潘愚非这样的年轻一代拥有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舞台?

首个5.15线路、首个5.14d国人完攀、首个世界级岩场,半年中的三座里程碑,标记着中国攀岩的新海拔与新未来。

拥有一条5.15b的三个步骤

“射雕”攀岩线路位于社更穿洞北洞口入口左侧。穿洞在绵延群山其中一座的顶峰,南北向,贯通山体,长239米,宽78米至142米,高60米至76米,站在其中,有一种月球表面反向折叠,成为穹顶,笼罩着你的感觉。

第一次进洞,必须90度仰头,才能看到开线者之一的何川正吸在洞顶,几个人一下子以为,那就是传说中的5.15。

判断失误了,那是一条叫做浪潮的5.13d。即便是专业攀岩运动员,也无法仅通过观察迅速判断一条路线的难度。

这也是找到5.15线路对中国攀岩的意义——假如连一条线都没有,哪怕运动员的水平已经达到,他也无法拥有对那个难度进行想象的条件。

社更穿洞远景

Seb Bouin是目前世界前三的攀岩者,来自法国。去年12月,Seb Bouin花了几乎所有时间在”射雕“路线上反复尝试。

线路所经区域是一片巨大仰角的干净岩壁,与洞内保存完好而造型各异的石钟乳形成鲜明对比,这里经年累月受到雨水冲刷,更多是光面。面上有各种朝向的凹凸小点,抓握点、支点之间遥远,跨度很大,需要尝试很多次,冲坠很多次,才能确定最后采用的动作我只能粗浅地写下一些观看Seb攀登“射雕”时的惊愕:就仿佛是在垂直的岩壁上完成了街舞的地板动作或是赛车的漂移。

Penny是中国仅四个到达5.14级别的女运动员之一,她告诉我:“这条线需要你的指力、耐力、爆发力、想象力等等都在很高的水平,光滑的岩壁很考验想象力,因为你都不知道点在哪里,要一点一点摸索。”

“射雕”的另一个难得之处是,它和“难度表”很像,从下到上,每一把快挂都提升一些难度。它前20米的10把快挂,难度为5.13b,命名“射小雕”,加上后10米的7把,才是真正的武林之巅。

2025年2月1日,Seb完攀 “射雕”,并将线路难度定级为5.15b。这是中国第一条被正式定级的5.15b线路,也是目前中国难度最高的攀岩线路,消息一出,立刻被国内外关注攀岩的媒体和岩友们转发。

5月16日,世界级岩场启幕后的首日,来自中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加拿大的100多名外攀岩运动员和爱好者受始祖鸟邀请前来体验,最高成绩是10把快挂。

那么,难度是否有一个可以通俗理解的方式?

在体验室内攀岩时,教练告诉我,难度从5.5开始,然后是5.6、5.7,5.8、5.9,“从5.10开始,对攀岩难度的描述增加了abcd四个字母,大部分业余攀岩爱好者即便每周训练两天,也可能会一直处于5.10abcd这四个难度里,无法突破。”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成绩以完攀计算,指的是在攀登过程中一次性成功登顶,一旦中途脱落就算失败。“能完成5.12的路线,可以称为大佬,能完成5.14,称为顶尖。”

根据99boulders的统计,截止2019年9月25日,世界上已有123条5.15级别的攀岩线路,共有82名攀岩者完成此级别线路330次,这三个数字里都没有中国。

在攀岩运动中,一条线的定级不仅需要一个水平达到或接近该难度的开线者,还必须有一个经验与能力超过这条路线的首攀者,这样,路线才能受到世界攀岩社区的正式认可。

“射雕”线路示意图

以中国的攀岩现状,想拥有一条5.15线路,至少需要三个步骤——

第一,有人能找到可能含有5.15线路的待开发地区;第二,有人能开出一条建议难度5.15级别的线路;第三,找另一个5.15级别的世界高手完攀,并为线路定级。

负责社更穿洞项目开发的何川告诉我:“这件事,凭借个人或民间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

中国1万条vs欧洲80万条

在中国攀岩圈有句话:高手在阳朔。阳朔拥有1200多条攀岩线路和70多处岩壁,是亚洲最著名的攀岩圣地之一。

何川从2002年开始攀岩,作为中国首位完成阿尔卑斯六大壁攀登的登山者,被攀岩界称为“中国大岩壁第一人”,23年中,他见证了中国攀岩者、岩场与攀岩社区的变化。

“最早的十年在北京白河,后来到广西阳朔,发展到现在,阳朔的一些热门岩线已经被攀岩者们‘盘得包浆’。”何川表示。阳朔第一代攀岩者邱江回答说:“大家常去的岩场已经非常拥挤了,白山或者雷劈山,每天有很多人攀岩,有的时候一些热门的线路需要等很久。”

除了岩场饱和,还有对高手成长的制约。阳朔的最佳岩季在每年11至12月。2023年底至2024年初,第13届金犀牛最佳攀登突破奖获奖者魏广广在5.14d“辣饺子”上反复死磕。那是一个沮丧而英勇的冬天。

假如中国有更多的难线,或许魏广广就有更多的可能性。在攀岩中,一条线的失利不能说明一个攀岩者就不能完攀这一级别。攀岩鼓励找一条适合自己的线,但魏广广没有什么选择,除非出国。

何川、邱江、魏广广等一批攀岩者几乎都感到了这种双重的困境:一边是国内高手“不够爬”,另一边是国际高手“不来爬”。在国际层面,2013至2014年是阳朔的“高光时刻”,此后,中国差不多有接近10年没有再引起国际顶尖高水平选手的关注。

“缺乏国际的交流,加上地貌特征所决定的难点的相似性,阳朔高手的技术也慢慢开始趋同了。”魏广广说。

5月15日晚,始祖鸟世界级岩场启幕活动现场

这时候的他们还不知道,转机会出现在2023年10月。在始祖鸟阳朔国际攀岩山地课堂上,全国各地攀岩社区代表齐聚一堂,讨论行业发展痛点以及品牌如何回馈攀岩社群。

“那次的攀岩社区峰会对我个人的触动非常大……我突然发现原来其他很多地方还没有这么丰富的线路去爬,就连浙江也只有200多条线路可以爬,而那边的岩友基数是最大的。”何川感到,中国攀岩的痛点比他想象的更多。

中国很多攀岩目的地都有很好的自然资源条件,但问题在于线路数量不足,相比西班牙的91110条,德国的100807条,中国野攀线路仅有12000条出头,而且难线更为稀缺,在社更穿洞开发之前,全国5.14及以上的难度线路共108条,“辣饺子”这样达到5.14d难度的线路仅为个位数。这也与欧洲形成鲜明对比:面积只有中国1/19的西班牙密集分布着90条5.15+“天花板级”线路,法国、意大利也分别拥有62条和25条,长年吸引全球高手挑战。

2024年元旦,何川第一次来到社更穿洞,“我当时彻底被它震撼到了,我从没见过这种非常奇特的地质景象。”

他想,这个地方如果变成岩场,一定很震撼,开发出来说不定能是下一个阳朔,全世界瞩目的那种。

他想了一会儿,“不能再想了,想都不敢想,这怎么完成?突然来了一伙人想攀岩,政府、村民怎么沟通洽谈?钱哪儿来?单说开线的耗材,光挂片就得要2000个吧?”他越想越知道难,靠民间力量肯定做不到,必须依靠品牌,否则,这么多难线,要多少高水平的攀岩者?一条公路从洞里穿过,车来车往,到时候怎么协调现场?就算开了,又怎么找到世界排名前几的人放着欧洲的难线不爬,来这里帮我们定级?怎么让岩友们知道这里,都来爬呢?

无法等待的时间窗口

2024年12月,中国的野攀记录被打破。

12月11日下午,阳朔白山,接连阴天的岩场依旧聚集了许多当地岩友,拥挤的岩壁很久没有这么安静了,几代攀岩者都在岩场左面空旷的野地上,仰头等待。

24岁已经两进奥运会的潘愚非正在攀爬难度为5.14d的线路“辣饺子”。他爬得很快,每一个动作都很漂亮,即便你没有看过攀岩,也能马上知道,那就是很高的水准。

魏广广见证了这个历史。12月,新的岩季到来,他正在白山岩场再次挑战“辣饺子”,依然没能完攀。在魏广广和另一位15岁的运动员李美妮都冲坠过的两处难点,人们不由地屏住呼吸,但潘愚非就像一头岩羊那样,准确又自由地攀过去了,好像什么难度都无法阻拦他。

潘愚非攀爬“辣饺子”

这是上一个赛季与国家队冬训周期之间难得的十天休假,潘愚非完攀了四条线路:“马到成功”5.13d、“惊雷”5.14a、“辣米粉”5.14b、“辣饺子”5.14d,除了最后这条挑战了六把,其他都是“Flash”,也就是首次攀登就完成。这组成绩,将中国自然攀岩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我感到我的能力不止于此”,潘愚非说。

攀岩圈认可这个观点,现在的潘愚非还没有那么多野攀经验。冬日白山岩场的篝火旁边,岩友们谈论:“他应该去试试社更那条5.15的。”

“新一批的攀岩者拥有和我们的时代完全不同的条件,他们在很小就能接触到系统的、科学的培训,技术能力非常强,身体情况比如手指的发育也更适应多种岩壁。”36岁的魏广广说。

时间追溯到2016年的东京奥运会,竞技攀岩入奥,尽管只是临时加的一个项目,但攀岩马上就被纳入整个体育发展体系,先后成为全运会、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此后,便形成了一股效应,得到政府的支持,于是,很多家长也愿意投入时间、精力去培养孩子竞技运动的方向努力,曾为上海队效力的Penny告诉我,现在,青少年U11和U13年龄组已经很卷了。

在483公里之外,社更,何川马上行动。首道关卡横亘在政策红线上,社更穿洞恰好位于凤山-世界地质公园保护区,政府的态度极为慎重,也需要当地居民的支持,根据开发白山、阳朔等岩区的经验,这一关就要花费数月或者数年,但何川心里知道,真的不能等着。

“中国目前的攀岩人口大概是30万,这个数字在逐年增长,按照欧洲或北美的比例,未来20年有可能达到1,000万到1,500万。”

根据CLIMBINGBUSINESS JOURNAL数据,2023年,中国攀岩馆数量⾸次超过美国。虽然国内攀岩馆占地⾯积、攀爬⾯积和客流量等指标还有较大差距,但中美攀岩市场的差距正在快速缩⼩。与此同时,新一代优秀攀岩者的成长更加迅速,这两个现实对应着对线路数量和线路质量的双重诉求。

2024年3月开始,始祖鸟团队进行了多轮脑暴,中国缺岩场,更缺与世界接轨的一系列动作,这包括,至少一条顶级的线路、一批能吸引国际攀爬者的攀爬感好的难线、岩场的长期维护、国际友好的攀岩社区的建设、国际化的宣传与持续的交流。最后,始祖鸟定下了“世界级岩场”的开发目标。何川没想到,一个不可能的梦做得更大了,虽然可能很更难了,但必须有人要去做。

什么是世界级岩场?何川说,他的理解是:“没有标准,列一些要素,欢迎补充讨论:第一,有自己独特明显的风格;第二,大规模高品质的线路;第三,能吸引全世界最顶尖运动员前来挑战。”

对于5.15线路,他也有要求:“我们想要的不仅是第一个5.15正式定级,而且是一个 5.15 test piece,一个标杆路线,是大家公认的、中国未来可以拿它作为标准的东西。”何川认真地向我强调:“把线路开出来,在整个流程里是容易的工作,后续能不能一直让人去攀爬,工作更复杂、更难,如何维护和修复线路,并让它处于一个开放的状态,这些一定需要有品牌的帮助。”

穿洞内,开线团队成员在岩壁上

岩场建设和线路开发之于一个国家攀岩水平的提升有多重要,每个在阳朔爬过的人都很清楚。在疫情的几年,何川每年有半年时间在阳朔攀岩,2021和2022年的两个冬天,他相继完成了5.14a难度的“中国攀”和5.14b的“辣米粉”,这些技术的磨练反哺着他在大岩壁的表现。

何川说:“在阳朔,我也能看到中国整个攀登水平的提升,最近的差不多10年里,有超过80位中国攀登者达到了5.14水平,很大程度上,这个成绩是阳朔那些非常好、非常难的线路带动起来的。我们现在处于一个时间窗口,时间非常紧迫。”

他相信,5.15终将且很快会到来,大家都期待着首位中国人完攀5.15。而完成这个目标需要新的岩场,这在资金、资源、人员各方面都需要依托品牌来支持,始祖鸟正有这样的使命感,也能找到拥有同样理念和使命感的一群人汇聚在一起。

中国攀岩的进步,没有那种前浪后浪的唏嘘和压迫,而是一种温暖的传承和托举。得知潘愚非打破历史的消息,何川兴奋起来:“还好我们找到5.15b了!”他太希望这一年的努力让新一代年轻人看到更多的新的可能,无论是自我极限的可能,还是中国攀岩的可能。

一个托举之梦:世界级岩场诞生

2024年5月到2024年底,始祖鸟集中了中外团队超100人,分3轮在社更穿洞进行线路开发,以及持续的线路清理和场地整理,共计开发出110条高质量线路,难度分布从5.9到5.15b,适合所有人。

这个世界级岩场,包含世界地质公园保护区、世界顶尖攀岩运动员组成的开线团队、世界前三的攀岩运动员对线路的认证,以及与国际上成熟的攀岩目的地同步的生态观念。

至今,大家还会谈起一年前的那个下午,第一批开线团队由中国和西班牙各6名开线专家组成,5月2日,12个人蹦下车,还没有绕完一圈,就为“占地盘”争了起来,尚未拿到开线耗材,只能赤手空拳地在岩壁下面大声宣告,哪些将是自己的线路。

第二天早晨,手握开线工具,战争正式打响。前一天的宣言也不再算数,看谁先打上第一个挂片,一条路线就是谁的。“这是一种创作欲,开线会上瘾,”中国目前开线最多的攀岩者邱江说,“原本的计划是开三休一,但西班牙的团队只有两周时间,他们就像‘开线机器人’,他们不休息,我们也不休息,就怕线被抢了。”

于是,洞穴里出现了一个奇妙的场景,无论多累,都要打下一条新线路上的前两个挂片,然后才能心安理得地休整回血。

国外团队讨论开线方案

有一天,何川在西侧墙二区向上开线,忽然听到头顶传来声音,仰面一看,原来是西班牙的Toni Arbones开完一条线,从上面横移过来,从上往下“抢”他的线。Toni狡黠一笑,说,没办法,太喜欢了。就这样,两个人向中间汇合,何川开玩笑说:“叫它‘共创’好了!”这条线长32米,正式定名时改为“十三膝”,算是一个开线“彩蛋”,如果有岩友攀爬,或许能感受到两种风格。

2024年9月,开线进展到第2轮,这一轮的目标是开发更高难度的线路和更多其他风格的线路,国际团队里增加了来自奥地利支持。

在社更穿洞开发中,开线者们也在研究,什么是最环保的耗材,什么才是最尊重自然的开发方式。来自奥地利的技师推荐了一个岩钩。“我们都感慨这玩意看着有点惊悚,”开线天团的每个人看着手里的‘新武器’,“但是他说,他们那边经常用,很好用!我们勉强对它建立了信任。”

9月12日,最惊心动魄的一幕发生了。

邱江发生了冲坠。头往后仰着,带着两个岩钩、锤子、一堆乱七八糟开线的工具,下落了十几米。“想了好多,怎么还不停?一年的肾上腺素都用完了!”邱江说,“下来以后,数了数,冲了五把快挂,马上检查自己身体有没有地方碎掉。还好没事。”

离别时,西班牙开线团队签名

这一轮开线发生了很多事,最大的莫过于西班牙运动员David Gambus找到“射雕”,在第一版《社更路书》中,这条线的难度暂时写着“5.15b?”,开线团队都兴奋了。

12月,第三轮开发,Seb Bouin受始祖鸟邀约,他是当前世界上前三名的攀岩运动员,已经完成过70多条5.14d-5.15d难度的攀岩线路,建立了美洲最困难的攀岩路线,也建立并攀登了法国最困难的攀岩路线。这个岩季,他的注意力从欧洲丰富的选择中挪开,沉迷在这条线上。今年2月,Seb第二次来到广西,完成路线首攀,线路难度最终定为“5.15b”。

“难以计数的洞穴给我带来震撼和惊喜,线路岩石质地和风格不可思议,绝对漂亮超级好玩,但动作真的非常艰难,”Seb完攀后说,“起初,我根本无法解读那些动作,这条线路的攀登非常复杂,有那么多动作序列需要选择和摸索,难点的地方仅能用手指‘捏’着牵引过度。”

这次定级具有历史意义,“射雕”成为目前中国难度最高的攀岩线路,它也是亚洲最高难度路线之一。

不攀岩的人也许不知道,岩场是免费的,某种程度上,它背后的一切努力,都在发生前就已经决定是一场无私的爱。

开线团队成员合影

我采访了很多攀岩运动员和爱好者,他们告诉我一个最理想的“迁徙规律”:一到二月,北京白河或四川双桥沟,攀冰;三到四月,云南黎明,传统攀;五到六月,去山里晃;七到八月,出国,看看更多线路和更多可能性;九到十月,白河,攀岩;11到12月,阳朔,攀岩。这只是一个理想清单,并不是现实。

发现社更的时候,何川多了一层兴奋:“这里的气候也非常适合攀岩,它最理想的攀岩季节,从10月份一直到第二年的6月份,差不多有9个月的时间。”2025年5月15日,世界级岩场启幕,岩友们对这个消息感到一样的幸福。

魏广广尝试了“射雕”,成绩是10把快挂,这是他的第一次攀爬,不管怎样,国内有更多让他可以选择的路线了。排队体验的攀岩爱好者看着这条高难度的路线,不约而同想起潘愚非,期待着他的表现。

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国内开线团队的大部分人就快要50岁了。“这些线开出来,我们未必爬得上去,但年轻人也许能爬上去。”他们期待着中国攀岩水平与世界攀岩水平慢慢接轨,从一条让人不迈出国门就能爬到的5.15b开始,从一个世界级岩场开始,从年轻运动员与爱好者享受到新的攀岩资源开始。

有岩友发现,在社更的路书上,一些岩线已经主动关闭。“我们没有过度的开发,”何川告诉他们,“让它保持自然的原貌,这是一个与游客和更多的人群一起共享的地方。我们要去保持克制,这也是始祖鸟在开发初期就提出的想法,在生态理念和社区共享、互动上向世界优秀的攀岩社区看齐。”

真正的竞争力永远诞生在开放的系统与前瞻的眼光之中,它的落地需要一群人的无私奉献,一场持久与国际岩友的灯火围坐,一个从内心深处在乎这件事的品牌持续地牵头与托举。更高难度的线路带给岩者持续进化的动力,更国际化的岩场也给国内攀岩带来新的机会,每一个与世界接轨的决定,都是一个突破壁垒的高铁时刻。

来源:正面精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