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打响“酒字号”品牌——酒泉市多措并举强化品牌培育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21 08:58 2

摘要:近年来,酒泉市立足农业资源禀赋,紧扣优质、安全、生态、绿色发展目标,以品牌认证为抓手,以全程监管为保障,通过完善制度体系、强化标准引领、创新数字赋能、深化长效治理等举措,全力构建认证严、监管实、品牌优的全链条品牌培育发展格局,推动“甘味”农产品品牌提质增效,为

近年来,酒泉市立足农业资源禀赋,紧扣优质、安全、生态、绿色发展目标,以品牌认证为抓手,以全程监管为保障,通过完善制度体系、强化标准引领、创新数字赋能、深化长效治理等举措,全力构建认证严、监管实、品牌优的全链条品牌培育发展格局,推动“甘味”农产品品牌提质增效,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筑牢制度根基

酒泉市以国家和省级政策为纲领,印发一系列地方性文件,明确品牌培育目标、认证流程及责任分工,形成“认证准入—过程监管—长效维护”闭环管理体系。在品牌矩阵构建上,构建“‘甘味’+市级公用品牌+县级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四级品牌培育体系,以“甘味”公用品牌为统领,打造“肃州戈壁盛产”“玉门珍好”等县域特色品牌,形成“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协同发展格局。

此外,充分发挥“三品一标”农产品在提升农产品品质中的示范作用,各县市区通过出台补贴政策,对获证企业给予1万元至10万元的资金扶持,激发企业和生产经营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至2024年底,全市“三品一标”总量达229个,61个品牌入选“甘味”品牌目录,11个产品获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优化技术服务

为持续推进品牌标准化体系建设,酒泉市累计发布实施无公害、绿色等农产品地方标准100余项。引进“原味3号”番茄、“陇科12号”西瓜、“美思蜜25号”甜瓜等优质品种130余个,累计建成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4个、省级基地2个,年均开展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20余场次,覆盖新型经营主体技术骨干1000余人次。

依托国家和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实现全市“三品一标”生产经营主体全覆盖。通过推广运用合格证小程序、智慧监管app等,年均开具电子合格证20余万张次,带证销售农产品450万吨左右,推动生产记录、检测数据、流通信息全链条互联互通。

酒泉市农产品质监站通过年度摸排工作机制,动态更新绿色食品储备库信息,及时纳入新申报认证产品及续展产品数据,精准把控产品上市节点,聚焦高风险品种、重点区域及关键生产环节,通过市、县两级例行监测与省级专项抽检相结合的方式,对获证产品实施靶向监管。

强化过程管控

酒泉市不断加大投入品监管力度,建立“禁用清单+推荐名录”机制,严格规范农药、兽药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监管。建立健全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实名购买机制,对农资经营门店产品实施赋码管理,推行进货环节扫码入库、销售环节扫码出库、使用环节扫码追踪机制,实现进货来源可查询、销货流向可追踪、经营使用全程可监管。

为强化技术支撑,酒泉市系统性开展酶抑制法速测技能培训与胶体金速测技术推广应用,实现县、乡两级检测能力同步提升。为加强证后监管,将绿色食品年度检查作为证后监管的重点,实施“一企一清单”现场核查机制。2024年,完成72家获证企业年检,覆盖率达100%。建立“红黑榜”公示制度,对连续三年抽检合格、诚信经营企业开通续展绿色通道,将失信主体纳入重点监管名单。

扩大品牌影响

酒泉市持续拓宽宣传渠道,通过微信公众号开设“甘味优品”“名特优新”等专栏。采取“电商+”“网络直播带货”等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宣传推介“甘味”“酒泉味道”等公用品牌。全市共建成4个“甘味”运营中心,并在酒航路和重要交通枢纽设立“甘味金塔”“金塔番茄”等T型宣传牌,形成“线上+线下”的立体式宣传格局。

同时,酒泉市积极融合文化元素,依托西瓜节、枸杞节、胡杨节等特色节会,举办“金秋助农”展销会、绿色食品进社区等活动20余场次;融合非遗文化、地域历史等元素,打造“文化+品牌”融合推广模式;“肃州戈壁盛产”品牌通过讲述戈壁农业奋斗史,大力提升消费者的认同感。

在创新产销模式上,酒泉市积极组织企业参加“甘味入鲁”、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展会18场次,4个产品获得展会金奖,现场销售额达58万元,签约意向订单1089万元。推动21家企业的70余类产品入驻广州、长沙、成都等地的“甘味”运营中心,全市“甘味”农产品外销额达25亿元,“酒字号”品牌在全国市场持续打响。(郭军 慕嘉宁)

责任编辑:马天娟

来源:酒泉日报视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