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李希等发表的China HEART研究新分析采用ABM模型预测,中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预计在未来十年稳步上升,而死亡率在2024年后趋于平稳。
心血管疾病在中国仍然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挑战。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指出,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3.3亿。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李希等发表的China HEART研究新分析采用ABM模型预测,中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预计在未来十年稳步上升,而死亡率在2024年后趋于平稳。
研究还发现,严格管理生活方式因素和代谢风险,并采取措施提高医疗保健的可及性和质量,可有效减轻心血管疾病的负担。
研究共纳入106 259名中国成年人。采用ABM模型模拟2021~2030年心血管疾病年发病率和死亡率。
预计到2030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从2021年的0.74%上升至0.97%,年龄标准化和性别标准化的发病率将从0.71%上升至0.96%。
2021~2030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在男性和女性中都有所增加。男性(从0.87%增至1.17%)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从0.56%增至0.70%)。而城市和农村居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及其增加趋势相似。
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预计将从2021年的0.39%上升至2024年的0.46%,之后到2030年将稳定在0.44%。
2021~2030年,男性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从0.38%上升到0.44%)高于女性,对于女性来说,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正在趋于平缓。城市和农村居民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的增加趋势相似。
该研究发现实施全民综合危险因素干预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和质量可能显著减少心血管疾病相关死亡。
针对吸烟、血压和血脂的综合干预较单个危险因素控制,降低心血管疾病预测发病率效果更优。
此外,实施社区筛查和干预的效果最为显著,到2030年,能够将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12.4%。
同样,针对吸烟、血压和血脂的综合干预也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当危重患者的急症治疗率升高时,效果最为明显,危重患者住院率每年增加5%的6年干预可使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降低15.1%。
研究者指出,以往预测心血管疾病趋势的研究主要分析历史数据,而不考虑人群中个体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ABM已越来越多地用于预测肥胖、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非传染性疾病的风险。ABM模型不仅模拟个体风险因素随时间的变化,还考虑了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更真实地预测心血管疾病的趋势。传统的研究设计和分析方法不足以调查这些复杂的关系变化对疾病的影响。
研究者表示,应优先考虑针对生活方式风险因素的多方面干预措施,并加强医疗基础设施,以减轻心血管疾病负担。
此外,中国77.1%的心血管疾病死亡发生在家中,1.1%发生在前往医院的途中。中国在提高急性和重症监护治疗的可及性和质量方面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来源:杨进刚阜外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