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3月31日,深交所网站披露了超10家企业IPO审核状态进入中止状态,其中包括了4家因财务资料过期的锂电企业,分别为电池企业朗泰通科技、电解液企业珠海赛纬、铜箔企业力源海纳、设备企业长城搅拌。
今年3月31日,深交所网站披露了超10家企业IPO审核状态进入中止状态,其中包括了4家因财务资料过期的锂电企业,分别为电池企业朗泰通科技、电解液企业珠海赛纬、铜箔企业力源海纳、设备企业长城搅拌。
近日,起点锂电关注到,朗泰通科技IPO率先传来进展。5月17日,深交所发布公告,终止对东莞市朗泰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朗泰通科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审核。
公告显示,朗泰通科技本次IPO终止的原因主要是,其主动撤回了上市申请文件,以及保荐机构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相应提交了撤回申请报告。
资料显示,朗泰通科技成立于2015年12月17日,前身为东莞市沃泰通新能源有限公司,深耕电池行业已20多年。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及PACK电池组的研发、生产、销售,能够为客户提供包括电芯及PACK电池组全系列产品。
目前拥有磷酸铁锂、三元、镍氢等多种类的电池产线,主营产品包括32、26、18等系列圆柱电池及方形电池。产品主要应用于储能类、小动力类和消费类三大下游领域。
回溯来看,朗泰通科技于2022年10月开始辅导备案;2023年6月获受理,同年7月已问询;2024年8月首次因财务资料过期被中止审核;今年3月再次因财务资料过期被中止;时隔两月,朗泰通科技主动撤回IPO申请。后续朗泰通科技是否会再战资本市场,或者改变上市路径,还需进一步观察。
据此前招股书显示,朗泰通科技本次IPO原计划募资7.02亿元,用于两大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其中磷酸铁锂电池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5.52亿元、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拟投入1亿元,目前两大均已获得相关主管部门的审批或备案。
据了解,朗泰通科技现主要聚焦储能领域,其中储能类产品主要应用于家庭储能、便携式储能、通用储能等市场。招股书显示,朗泰通科技与德兰明海、Powerplus、中电、Clean Republic、Itechworld、Storz Power、Discover Energy、Fortress Power、长虹集团等国内外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在小动力领域,朗泰通科技开发了众行、骑宜骑、泰比特、中贝通信等客户,成功配套雅迪、爱玛电动低速车产品;在消费领域,成功导入 EBL、华尔、索尼等客户的供应链体系。
同时,朗泰通科技还在开发其他下游客户,例如比亚迪、三一重工、华宝新能、创维集团等,已完成产品测试或小批量试产工作。朗泰通科技,待后期公司产能释放,将积极推动产品批量供应事宜。
业绩方面,2021年至2023年,朗泰通科技实现营收分别为9.61亿元、10.45亿元、11.5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607.23万元、8509.90万元、8944.28万元;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2.69%、21.03%和20.34%。
在终端客户及中小储能市场的影响下,朗泰通科技海外营收较高。招股书显示,2021年-2023年,朗泰通科技外销的主营业务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7.40%、24.18%和26.98%,公司产品主要出口美国、澳洲、欧洲、印度等国家和地区。其中,来自美国的主营业务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04%、7.85%和6.59%。
从市场表现来看,朗泰通科技在圆柱锂电池领域占有重要份额。据起点研究院(SPIR)数据显示,在小型(家户)储能、便携式电源、电动二三轮车、电动工具等终端市场的带动下,圆柱电池出货量也迎来新一轮增长,2024年全球出货量达到151.2GWh,同比增长了24%,其中30-34系列、40系列、60系列的份额持续加大。
而在30-34系列大圆柱电池出货量排名中(按只数排名),朗泰通科技位列国内第二,仅次于宁德时代。
据预测,2025年全球圆柱电池市场将进一步增长,出货量或将增长14%,达到172.4GWh。在此趋势下,朗泰通科技能否进一步扩充产能,稳住市场份额,我们将保持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锂电行业越来越多的企业转战港股,譬如宁德时代今日正式在港交所上市,截至今日15时,总市值约1.4万亿港元,此外还有多家企业公告将赴港上市。可以看到,港股融资正成为锂电企业吸金扩产、重塑国际产业链话语权的关键推手。
来源:起点锂电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