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盒子”汽车爆火的背后,藏在棱角里的商业密码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1 09:28 2

摘要:吉利银河战舰、MG Cyber X、iCAR V23……上海车展上,多家车企推出了“方盒子”造型的SUV车型。当镁光灯聚焦在这些棱角分明的车身上时,“方盒子”已从越野车的小众标签,演变为中国车市的现象级赛道。

吉利银河战舰、MG Cyber X、iCAR V23……上海车展上,多家车企推出了“方盒子”造型的SUV车型。当镁光灯聚焦在这些棱角分明的车身上时,“方盒子”已从越野车的小众标签,演变为中国车市的现象级赛道。

一场由造型革命引发的混战正在上演。“方盒子”热销背后的逻辑,值得探究。

跳出“硬派越野”标签

如今的“方盒子”早已跳脱出传统越野车的单一标签,分化出多元形态。从市场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大阵营:

以坦克300为代表的硬核越野派仍在专业市场坚守阵地,分时四驱和差速锁的机械轰鸣声里延续着传统越野基因。

与此同时,以捷途旅行者为代表的“方盒子”正以“官方改装+大空间”组合拳杀入家庭用户腹地,主打“城市轻越野”,开辟新战场。

而新能源汽车颠覆者阵营正在掀起技术革命风暴:可以“原地掉头”的比亚迪方程豹豹5;支持24.8小时外放电功能,让汽车成为“移动电站”的iCAR V23;支持L2+辅助驾驶的MG Cyber X……车企试图用新技术刷新人们对“方盒子”的认知,撬动新的市场。

从今年4月的“方盒子”SUV销量排行榜来看,既有哈佛大狗、捷途自由者、坦克300、北京BJ40这样的传统燃油车,也有哈佛猛龙PHEV、iCAR V23、坦克300 Hi4 - T、坦克 500 Hi4 - T这样的新能源车型,传统与新能源“方盒子”的竞争十分激烈。

数据来源:易车榜

不难发现,“方盒子”不再是奔驰大G、路虎卫士等百万元级车型的专属,30万元级的方程豹豹5、20万元级的吉利银河战舰,甚至还有10万元级的哈弗大狗,“方盒子”正在迅速渗透整个价格带。

从“越野图腾”到“大众消费品”,“方盒子”的演变折射出中国汽车工业的进阶之路。

车企抢滩逻辑:技术破壁与需求嬗变

“方盒子”赛道的爆发绝非偶然,本质上,这是技术革命与消费需求共振的必然结果。

从技术上看,当传统越野车还在依靠非承载式车身、机械四驱和高扭矩发动机构建“护城河”时,新能源汽车技术已悄然改写了游戏规则:可以瞬时爆发超高扭矩的电机、前后轴解耦的分布式电驱系统,以及可毫秒级分配动能的智能电控算法,正在将“硬派越野”从机械结构的桎梏中解放。

这不仅打破了传统的技术壁垒,之前困扰“方盒子”的舒适性、经济性等问题都可以在新能源车型中得到解决,同时衍生出了对外放电、水陆两栖、无人机停机坪等新功能。“新能源汽车技术正在重新定义硬派越野车。”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说。

数据显示,2024年,混动越野车的市占率从2022年的0.8%攀升至41.3%,增幅超过40倍。据乘联会、安信证券研究中心预测,到2030年,新能源越野车销量有望突破300万辆。

另外,“方盒子”的兴起也折射出中国都市人群生活方式的深刻转变。吉利调研发现,硬派越野车用户的使用场景呈现出每周5次城市通勤、每月2次郊外游玩、每年2次西部探险的使用频率分布,“方盒子”正从硬核越野工具转型为“城市+户外”双场景的生活方式符号。

用户需求也在从“功能”转向“情绪”,从基本的出行需求转变为追寻“诗和远方”,更愿意为情怀和情绪价值埋单。“方盒子”车型所代表的硬派越野、探险等精神符号,契合了消费者对自由、冒险生活的向往。

红海隐现与未来突围

市场的狂热难掩隐忧。当今年上海车展“方盒子”们扎堆亮相,造型趋同、功能重叠,同质化的红海已然隐现。

当“方盒子”的棱角成为标配,车企的竞争焦点转向“谁更懂用户,谁更懂生活”,聚焦用户场景精准创新。比如,捷途打造了“旅行+”生态,整合了户外装备、自驾游路线等资源,用户可以通过官方App定制行程;再比如,长城与高德地图共建“出行联合创新LAB”,用户可通过车载系统实时获取露营地点人流量、停车位信息,甚至预订周边营地。

“未来的竞争将不再是产品的竞争,而是生态的竞争。”一位汽车行业分析师认为,“谁能构建更丰富的用户场景,谁就能在‘方盒子’车市场占据先机。”

真正的越野革命,不在展台的镁光灯下,而在用户从车库到山野的生活脚本里。未来的赢家,一定是那些既懂“硬核”,又懂“人心”的玩家。

来源:上海汽车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