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智库资讯|激发中小企业“强链补链”能力 需进一步破解五大难题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21 09:18 2

摘要:近日,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发布《2024年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是激发其“强链补链”能力的开端。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总体持续优化,但区域发展悬殊、成本压力大,以及政策适配性不足等问题仍需进一步破解。

川观智库研究员 朱炜琳

近日,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发布《2024年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是激发其“强链补链”能力的开端。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总体持续优化,但区域发展悬殊、成本压力大,以及政策适配性不足等问题仍需进一步破解。

报告选取了50个典型城市作为评估对象,对市场环境、法治环境、融资环境、创新环境、政策环境等进行评估分析,总结出中小企业“强链补链”仍面临的五大环境问题:

一是现有部分政策难以有效匹配新兴产业发展需求。新兴产业(如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低空经济)具有技术迭代快、风险高、轻资产等特征,但一部分现有政策仍沿用传统产业扶持逻辑,忽视了技术转化和创新质量在评估补贴中的重要性。

二是创投机构数量持续减少,科技成果转化支撑不足,制约企业科技创新和产品开发。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数据统计,2024年全年私募股权及创业投资基金新设数量合计4143只,较2023年同期下降44.1%。风险收益失衡、产融协同不足、退出渠道单一等问题,引发“募资难—投资少—退出阻”的恶性循环,直接导致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梗阻。

三是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存在瓶颈。报告点名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三不”困境,即内生动力不足导致“不想转”、资金短缺导致“不敢转”、人才缺乏导致“不会转”。

四是成本和账款压力加大制约企业发展,七成企业反映要素成本上涨,拖欠账款问题依然较为突出。调查显示,56.17%的工业中小企业受用工成本挤压,建筑业企业回款困难率达47.75%。

五是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仍存在服务力量薄弱、服务模式单一等问题,服务企业效果尚有待加强。三成中西部企业反映政策难以触及、“够不着”“落不了”,东北地区企业则对产权保护诉求迫切,占比达18.84%。

对于以上问题,报告提炼总结了50个参评城市在11个方面的优秀经验做法。川观智库通过梳理报告内容,并结合调研数据反映出的西部地区典型问题认为,未来政策制定需聚焦精准施策与生态共建,可以从三方面发力。一是强化政策适配性,针对不同的新兴产业需求调整支持措施,可以参考深圳、北京等城市的经验做法,构建“动态适配”政策体系。二是完善公共服务体系,通过数字化平台提升服务效率,缓解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困境。三是深化区域协同,引导资源流动互通,同时加强跨部门协作,系统性解决账款拖欠、融资难等共性问题。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