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数字时代的智慧之光穿透六朝烟水,当六朝古都的梧桐叶影与紫晶矿脉的冷冽光芒交相辉映,一场凸显全球矿物产业新格局的盛会昨日在宁落幕。5月15日—19日,2025中国南京(国际)矿物宝石化石博览会(以下简称“南京矿博会”)以破界之姿重构全球矿物产业版图——千年文枢
当数字时代的智慧之光穿透六朝烟水,当六朝古都的梧桐叶影与紫晶矿脉的冷冽光芒交相辉映,一场凸显全球矿物产业新格局的盛会昨日在宁落幕。5月15日—19日,2025中国南京(国际)矿物宝石化石博览会(以下简称“南京矿博会”)以破界之姿重构全球矿物产业版图——千年文枢南京城化身“地球科学博览馆”,用4万平方米的超维展陈空间,向世界演绎了一场集矿晶展陈、地球科学、文明对话与商贸交流为一体的矿物产业革命。
五天的时间里,展会共吸引超18万人次入场,新华社、央视、中新社、国际在线、新华日报、江苏卫视、交汇点、中国江苏网、荔枝新闻等近百家主流媒体纷纷聚焦,全网发文总量超1.16万篇,发帖人数超6800人次,互动人数近百万,全网影响力值超5亿。
南京矿博会不仅以“地球科学剧场”重构了资源全球化叙事,更以“科技+文化”的复合形态,为人类探索地球奥秘开辟了全新范式,构建了基于地球系统科学基础上的“人与矿物”共同体认知体系。这场梧桐与晶体的世纪之约,由中国观赏石协会、南京大学、江苏有线以及江苏江文展示展览有限公司等联合打造,不仅创下参展规模、交易金额、传播效能三项历史新高,更标志着中国在全球矿物产业链中从资源承接者向标准制定者的战略跃迁。
展会盛况空前
数据背后的产业新图景
相比往届,本届南京矿博会最为直观的变化体现在展会规模与影响力的指数级增长。本届展会展览面积突破4万平方米,汇聚全球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家展商,参展矿物标本数量众多,其中甚至不乏博物馆收藏级展品。同时,南京矿博会观众构成呈现多元化特征,既有专业买家和科研机构代表,也有亲子家庭和年轻的收藏爱好者。此外值得注意的是,18—35岁观众比例较去年有了明显提升,印证了矿物收藏市场的年轻化趋势。
在交易维度,展会现场成交额高达20亿,意向交易额超100亿。其中单笔成交纪录诞生于5月17日,神秘买家以3000万美元(超2亿元人民币)购入近百件顶级矿晶,成为近年来中国境内矿晶交易最大单笔金额之一,也标志着中国在全球矿物定价体系中的话语权提升。这种“全球资源—中国市场”的流通模式,标志着“双循环”战略在矿物领域的成功实践。
顶级展品的地质学启示
地球演化的微观见证
南京矿博会特设的“深潜入,大地的紫色星云”特展,集结了数十件世界级紫色矿物标本,包括紫水晶、舒俱来、萤石等,组成一片紫色“星云”,共同构建出一方矿物美学的沉浸式天地。镇展之宝乌拉圭紫晶“宝船”甫一亮相,便引发观众阵阵惊叹。这艘长达78厘米、高72厘米的天然矿物标本,由紫水晶、方解石、赤铁矿及针铁矿共生形成船型,其晶簇表面折射出深邃的午夜紫光。这些展品不仅是美学杰作,更是解码地球动力学过程的天然实验场。
此外,南京矿博会的科学传播与公众参与实现了更大突破,展会期间举办的各类科普活动,让现场观众尤其是亲子家庭过足了瘾。展会现场的4000㎡科普秘境,开启地球与宇宙的奇幻之旅:化石猎人&三叶虫展,让孩子化身“小小古生物学家”;沙里寻宝&岩石展,亲子协作,边玩边学,地质知识轻松掌握;陨石猎人&陨石展,听科学家讲述太阳系诞生的秘密......
“线上直播+线下体验”
双线融合消费场景创新生态
在数字化浪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依托于强大的媒体和传播优势,南京矿博会打造了“线上直播+线下体验”的双线融合消费场景和创新生态,设置多项交互式体验项目,吸引客商沉浸式参与。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矿物+文创”成为引燃展会现场的消费爆点。原石文创品牌「TRONQEE 矿奇矿奇」石物所负责人介绍说:“为了延长消费链,我们根据矿物的造型和特征,把他们打造成杯垫、笔筒、小摆件等30多款文创产品,很受年轻人的追捧,卖得很好。”
将地质科学进行时尚化转译,既拓展了矿物应用场景,又培育了新的文化消费群体。这种"会展经济+创意设计+数字营销"的复合模式,正推动传统矿物资源向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在进一步赋能会展行业的同时,也为城市文旅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落户东部数智港
“永不落幕的矿博会”又添新成员
5月16日,南京矿博会分会场之一——南京矿物文化艺术馆揭牌仪式在江苏有线园区内的东部数智港举行,为“永不落幕的矿博会”又增添了一座全新场所。
艺术馆以矿物晶体、古生物化石和陨石为载体,打破科学与艺术的界限,将自然奥秘以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公众。矿晶展区采用暗色空间设计,通过光影营造出神秘氛围,仿佛置身于远古地球的迷雾之中,唤起参观者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化石展区以纯白几何空间构建出蜿蜒的观展路径,参观者在安静环境中与远古生命展开对话,感受时间沉淀的厚重力量。
近年来,江苏有线紧扣高质量发展这一时代命题打造文化新质生产力,以面向未来的战略变革和创新范式,联手生态合作伙伴,共同探寻“人文经济学”发展的正确“打开方式”。公司充分发挥何以长江——长江文化数字大展、长江运河丰物节、南京矿博会和致敬经典·名家朗读会等内容驱动型经典IP的长尾效应,创造更多文旅消费新场景,探索开发数智谷、新型线下展演、IP主题集市、老年大学、亲子研学等新业态,加快把空间资源转化为投资潜力和现实生产力,让“竖起来的园区”焕发新动能。
从“元素含量”到“文化容量
橙色经济与产业进化
随着第三届南京矿博会于19日落下帷幕,第四届盛会正式进入倒计时!2026年5月14日—18日,以“矿蕴金陵 晶彩纷橙”为主题的第四届南京矿博会将继续与您相约南京国际展览中心。届时,展会现场将再度化身“矿物奇境”,以橙色为灵感纽带,串联自然瑰宝与人类探索热情,全球珍稀橙色矿物将大规模集结,打造科学与美学的沉浸式体验,演绎地球亿万年沉淀的“晶”彩传奇。
连续三届的南京矿博会,让矿物从收藏品向“科技原材料+文化IP”复合载体转型。而更为重要的是人和矿物之间的文明对话,那些曾经深埋于地下的矿物,已然成为了全球文化沟通交流的媒介和使者。这种转型的本质,正是矿物的资源价值评估体系从“元素含量”向“文化容量”的拓展和升格。
2025南京矿博会的成功,本质上是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的共振。这场盛会已然超越商业展会范畴,成为人类认知地球、探索宇宙的集体实践。南京正在书写21世纪矿物文明的新范式——在这里,每一块石头都在讲述46亿年的地球故事,而人类正在学习用科技与艺术的语言将其翻译给未来。
来源:江苏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