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不到1毛钱的卡片一年净赚小孩44亿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21 10:17 3

摘要:这是一张最近上市的哪吒卡,有商家叫价13万。这是一张小马宝莉卡,它在二手市场被炒到25万。这是一张奥特曼卡,卖家喊价45万。当很多人都还没有关注到它的时候,它已经靠精准拿捏小学生群体,一年爆卖了48亿包。

一张成本不到1毛钱的卡片竟然一年爆卖了100亿,净赚44亿,疯狂"收割小学生"。即便是在这个万物皆可炒作的年代,它的存在也足以让很多人震碎三观。

这是一张最近上市的哪吒卡,有商家叫价13万。这是一张小马宝莉卡,它在二手市场被炒到25万。这是一张奥特曼卡,卖家喊价45万。当很多人都还没有关注到它的时候,它已经靠精准拿捏小学生群体,一年爆卖了48亿包。

为了买它,有的小孩不吃不喝,有的偷拿家长上千元,甚至去同学家盗窃。为了满足孩子,更有家长豪掷200万,钱包直接被掏空。这家魔幻的公司叫做卡游,专做卡牌游戏,最近甚至还要冲击上市。今天就来聊聊卡游背后的魔幻故事。

卡游创始人李奇斌原本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公务员,中专毕业后在镇政府搞水利,结果老爹生意失败,不仅欠了300多万还出了车祸。面对巨额债务,李奇斌只能辞职下海,而命运的齿轮也就此开始转动。

要说这李奇斌也真是个商业鬼才,他发现小孩爱买的大大泡泡糖都会有一张附赠卡。别看这个小纸片成本只有几分钱,却能让泡泡糖价格翻倍。发现这个商机后,他凑了1万块钱开了个印刷公司,专门做卡片赚到了第一桶金。

有了本钱后,凭借敏锐的洞察,李奇斌直接切入到卡牌和动漫领域,靠着"手游氪金+盲盒"玩法,销售额一路攀升。这套"低成本高溢价"的模式也成为卡游的基因密码。

2013年李奇斌拿下奥特曼的IP授权,奥特曼卡牌一经推出直接就卖断货。信心爆棚的李奇斌打算直接搞个动漫全产业链,结果用力过猛,资金链断裂,导致工厂停工,员工欠薪,一夜之间他成了"大忽悠",消失得无影无踪。

直到2017年,李奇斌换了个"马甲"卷土重来,卡游横空出世。这一次他吸取教训,疯狂囤积IP,打了个翻身仗。

问题来了,一张小破卡凭什么如此暴利?你别看卡游low,放投资行业可是妥妥的"优质成长型企业",轻资产、高溢价、强粘性,不用自己开店却能无孔不入。200多个经销商抢着给卡游卖货,打通了全国25万个销售点,其中一半都在学校旁,形成天然的学校流量池。

这么简单的商业模式别人不会抄么?事实上想抄卡游的一大把却根本抄不动。二次创业的李奇斌吸取教训,提前就疯狂囤积IP。如今卡游手握70多个顶级IP的独家授权,提前把竞争对手的路都给堵死了。而且这些IP自带大量粉丝,光靠"情怀"二字就能让无数人乖乖掏钱形成高溢价。

最绝的是卡游的成瘾机制,一沾上就很难戒掉。别看一包卡牌只要2块到20块不等,比盲盒便宜很多,但它的潜规则却比买彩票还刺激。从阿卡到优阿卡,爆率从5%一路降到0.1%,抽不到就继续买,集不齐就再来一包。

依靠这套成瘾机制,卡游已成为10后的社交货币,10个小孩有9个都买过,抽到稀有卡就是小圈子的"王者",不玩就被孤立。有的孩子越抽越上瘾甚至偷钱去买,卡游还火到了直播间,主播在线拆卡一张一张翻,几千人围观,抽到限量卡直播间炸锅,弹幕狂刷,这种刺激感比抽盲盒还爽,停都停不下来。

表面风光的卡游也有很多潜在的风险,最大的问题就是过度依赖IP授权。它手握70个IP,但只有一个是自己的。近三年,卡游前五大授权IP收入占比超8成,这意味着只要一个IP出问题,整个业绩就会崩。更要命的是政策风险,卡游的抽卡机制很容易让孩子沉迷,养成赌博心理,早被监管盯上了。央视直接下场点名批评,卡牌"类博彩"诱导小学生攀比。

虽然卡游嘴上说8岁以下的孩子不能买,但现实却是线下小店根本不管,孩子拿现金就能买。这样的擦边玩法出问题恐怕只是时间问题。如今卡游着急冲刺上市,其实也是被逼的。2022年,红杉和腾讯砸下9亿美元入股卡游,但签了对赌协议。如果2026年前没上市,卡游必须高价回购股份,很可能导致资金断裂。虽然他很急,但割惯了小学生的李奇斌能否割得动股民还是个巨大的未知数。

来源:神原骏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