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AB贷?披着“贷款”外衣的信用骗局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20 19:36 2

摘要:近年来,随着金融监管的加强和征信体系的完善,信用不良群体的贷款难度日益增加。一些不法分子趁机推出“AB贷”骗局,以“无视征信”“内部渠道”为诱饵,将急需资金的借款人引入深渊。这种模式不仅损害个人信用,更可能涉及刑事犯罪,成为金融领域的新型毒瘤。

近年来,随着金融监管的加强和征信体系的完善,信用不良群体的贷款难度日益增加。一些不法分子趁机推出“AB贷”骗局,以“无视征信”“内部渠道”为诱饵,将急需资金的借款人引入深渊。这种模式不仅损害个人信用,更可能涉及刑事犯罪,成为金融领域的新型毒瘤。

欺诈性AB贷是一种通过虚构贷款主体、冒用他人身份或伪造资料,骗取金融机构资金的非法贷款模式。其核心在于利用信用良好者(A方)作为“工具人”,帮助实际用款人(B方)获取贷款,最终导致A方背负债务,B方套取资金后逃匿。

典型特征

角色分工明确:A为名义借款人,B为实际用款人;信息严重不对称:A通常被隐瞒真实贷款用途;资金流向异常:贷款直接打入B方账户或第三方账户。精准锁定目标群体B方画像:征信黑户、负债过高、无稳定收入者;A方画像:信用良好但缺乏金融常识的亲友、同事,或贪图“佣金”的兼职者。话术包装与利益诱导对B方:“我们有内部关系,能绕过征信系统,只需找个朋友‘配合’。”对A方:“只是借用你的征信‘走个流水’,不用你还钱,还能拿手续费。”伪造资料与虚假签约伪造A方的工资流水、工作证明,甚至PS征信报告;在A方不知情下,将其包装为“优质客户”。资金套取与债务转移贷款到账后,以“刷流水”“避税”等名义要求A方将资金转给B方;B方使用资金后失联,A方因法律文件签字成为还款责任人。法律风险A方可能因“骗贷罪”被追究刑事责任(《刑法》第175条);若资金用于非法活动(如赌博、洗钱),A方可能成为共犯。信用崩塌B方一旦逾期,A方的征信报告将出现“连三累六”记录,影响未来5-10年的信贷申请。债务连锁反应A方被迫偿还巨额债务,可能被迫抵押房产、车辆,甚至家庭破产。人际关系破裂90%的AB贷发生在亲友之间,债务纠纷直接导致亲情、友情决裂。资金安全黑洞部分助贷机构与B方勾结,A方转款后即被拉黑,资金追回概率低于5%。警惕三类“危险信号”话术陷阱:“不用你还款”“签个字就行”“包装资料合法”;合同异常:合同甲方非银行、存在空白条款、要求代持银行卡;操作违规:要求提供他人账户收款、拒绝面签或视频验证。四步自保法则拒绝代签:绝不签署空白合同或授权他人操作手机银行;资金闭环:要求贷款直接打入本人账户,拒绝第三方转账;查验资质: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核验助贷机构合法性;留存证据:对沟通过程录音,保留聊天记录、转账凭证。信用修复正道优先结清当前逾期,5年后不良记录自动消除;通过信用卡小额消费、按时还款重建信用;避免短期内频繁申请贷款(硬查询记录影响评分)。

金融的本质是信用,而信用的重建需要时间与诚信。欺诈性AB贷看似是“救命稻草”,实则是精心设计的法律与财务陷阱。面对资金困境,应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协商还款、寻求法律援助,而非饮鸩止渴。

记住:任何以“出卖信用”为代价的“捷径”,终将以更大的代价偿还。

来源:向阳而生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