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过去几年,仿佛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来一个“活久见”:油价可以是负的,美股可以几天内连续跌到熔断,上证指数可以在两周内涨近千点,黄金价格不断冲击新高,全球关税可以被任意加征。
作者:猫头鹰姚书恒
过去几年,仿佛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来一个“活久见”:油价可以是负的,美股可以几天内连续跌到熔断,上证指数可以在两周内涨近千点,黄金价格不断冲击新高,全球关税可以被任意加征。
黑天鹅、不确定,就是这个时代的主题。而且,不仅是资产价格、账户盈亏屡屡受到突发事件影响,在越来越快的信息传播环境下,心态也会很容易受到扰动、放大:
跌的时候心灰意冷、怒删软件;涨的时候前期踏空、迅速加仓。最后结果估计是亏得更多。
实际上,对普通投资者来说,越是这样的高波动环境、高摇摆心态,就越需要找到可以帮助过滤与承受这种干扰的基金经理和基金产品。
关键就在于:怎么找到这样的产品?
华安基金的绝对收益投资部多年来一直在国内实践大类资产配置,经历了债市波动、A股牛熊的周期变换。作为绝对收益投资部副总监,李振宇发现,在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时,做好大类资产分析与配置,才是拿到长期、可持续beta的可靠方式。
秉持这个理念,李振宇长期业绩足够亮眼。其2022年加入华安基金以来,管理时间超过1年的6只产品,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均取得正收益。这期间可是经历了2022年末、2024年8月、2024年末等数次债市下跌。但李振宇管理的产品,不管是长债产品如华安安浦债券A,还是短债产品如华安众盈中短债A都成功经受住了考验。
目前,李振宇正在发行新的长债产品华安众泰纯债(A/C:023468/023469)。他的长债投资思路是什么?对投资者来说有什么价值?
01、体系:目标与方法的统一
在聊起投资的时候,可能大家都喜欢听那些逆势抄底、极限反转、精准波段的刺激故事。但在固收领域,由于债券是一种“no news is good news”的资产,跟股票、期货相比,相对消息不敏感、流动性较低,要想做好固收投资,注定是要“广积粮、深积粮”的。
李振宇从2012年开始在公募基金研究债券,历任信用研究员、信用研究主管、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经历了资管新规出台、金融监管强化、刚兑信仰松动的巨大变化。
他能在十多年里多次市场周期起伏中,屡屡跑出佳绩,靠的是明确的目标、匹配的方法。
(1)目标:赚“安全”的钱
在公募基金行业,一个恒久的问题是:投资风格、产品设置、资金来源是否互相匹配。
对固收或纯债投资来说,这个问题甚至比权益投资还要突出。一方面是因为债券不可能经常提供太高弹性的投资机会,如果基金经理过于追求弹性、下沉信用反而可能“踩雷”,不仅赚不到票息,还可能赔掉本金。另一方面是如果投资者对债券基金有过高的收益预期、在短时间内大量申购或赎回,不仅可能达不到预期,还可能因为流动性冲击而造成基金亏损。
因此,在全面权衡后,李振宇从业后就把“安全”视为获取收益的前提。
在2022年初加入华安基金之前,李振宇已经有近10年的固收研究、投资经验。其中,他在担任信用研究主管期间未发生一例包括负面展望在内的信用风险事件;在出任公募债券基金经理期间,管理过纯债、偏债混合、可转债基金,业绩均位于同期同类前列。
而在华安基金期间,他管理的产品覆盖长债、短债、债券指数、固收+等多个类型,其中,在2025年之前就接管的7只产品华安新动力灵活配置混合基金、华安顺穗债券型基金、华安安浦债券型基金、华安众盈中短债基金、华安添顺纯债基金、华安添勤纯债基金、华安鸿福利率债券基金,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均取得正收益。
显然,在长期的、覆盖多种资产类型的产品管理过程中,发现,李振宇以“安全”为目标和前提的投资理念,有效地屏蔽了诸多短期市场噪音,在诸多“活久见”的周期里为投资者获取到了稳健、持续的回报。
(2)方法
有目标和理念,还要有相应的方法。
从事固收投研,李振宇是身处“变局时代”:曾经中国市场上的企业债券是刚性兑付的,但在2010年代,刚兑逐步被打破了,进入了更加市场化定价与兑付的新时期,信用研究迫在眉睫。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体量增长、发债形式的丰富,债券市场的券种类别、发行规模也有所增加,大类资产研究、趋势预判也越发重要。
在实战中,李振宇逐步形成了一套侧重大类资产分析配置的方法论——
首先,是自上而下分析大类资产、把握主要矛盾,在深入洞察市场核心驱动因素后,决定各类资产仓位,以及更细化的底仓与浮动仓位。李振宇认为,建立在大类资产上的组合,是赚取beta的便捷方式;
其次,是结合市场周期决定配置方向。通过密切关注市场周期变化,在行业/主体/风格等中观层面进行资产选择;
最后,是控制风险敞口,避免过度冒险。李振宇认为,在不具备突出性价比的前提下,他会相对弱化在微观个体层面挖掘超额的操作。
02、时机:在波动中灵活调整
如果只看静态的收益率,那过去20年长债的收益当然是“稳如狗”,中长期纯债基金指数在2004-2024年期间,每一年都是正收益,平均年化收益率4.52%。
但细看每个时期,其实不时会发生“危机”与“反转”。
例如,2013年,清理影子银行、货币政策紧缩引发“钱荒”从而导致债市大跌,但随后的2014年央行态度转向,SLF对象扩大、公开市场加大投放、127号文等出台,加上非标资金涌入债市,债市转为牛市。
又如,2016-2017年金融去杠杆、经济韧性超预期,债市再度走熊;但进入2018年后,中美贸易战、资管新规、融资需求被压制等因素共同驱动债市行情反转。
再如,自从打破刚兑,超日债、东北特钢、中煤山西华昱、永煤、包商银行等多个行业的民企国企都出现过违约事件,对当时的信用风险担忧、市场流动性、回购利率、国开债利率等都有明显影响。
这意味着,组合配置的思路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依据市场情况、申赎情况及时调整。
李振宇在灵活应变上,也做得十分出色。
而在管理华安安浦债券A期间,他也基于市场利率走势的判断,多次及时对长久期品种进行加仓或减仓。
李振宇认为,在控制信用风险、不信用下沉的情况下,信用债的预期收益高于利率债,因此,风险相对可控、流动性较好的高等级信用债,是稳健的底仓品种与重要的收益来源。
在这个“安全”的前提下,通过久期和杠杆的积极交易策略,将可以为持有人创造良好的超额收益与产品持有体验。
像在2023-2024年期间,十年国债到期收益率是处于下行趋势之中,李振宇在华安安浦债券A中适度加长了对长久期品种的配置,在2023、2024年分别获得5.16%、4.78%收益,而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业绩为2.00%、4.62%。(数据来源:产品2023、2024年报;业绩基准:中债综合全价指数收益率×90%+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税后)×10%)
尾声
近年黄金的上涨,已经再次说明了资产配置对投资者的重要性,在组合中配置低相关性资产更是应该成为重点考虑的事情。
而债券资产与股票、黄金的差异,使其天然成为家庭财富的“压舱石”,尤其是在关税风暴加剧、地缘博弈频发的当下更显珍贵。
在当前宏观图景中,经济弱复苏与政策托底的微妙平衡,为债券市场构筑起双重安全边际:一方面,央行持续通过降准、结构性工具释放流动性,另一方面,信用债利差虽处历史低位,但高等级品种仍能提供不容忽视的票息收益。
然而,债券投资的“躺赢”时代已然终结。十年国债收益率长期下降,单纯持有策略难以抵御波动。这要求基金经理必须具备“动态调整”能力。
而李振宇的实践为这个复杂时代的固收投资提供了优秀范本:其管理的华安安浦债券A在2023-2024年利率波动中,通过预判经济趋势,拉长组合久期,成功捕获超额收益;当市场出现流动性风险时,又成功控制回撤幅度。
这种攻守兼备的表现,源于其侧重宏观分析、大类资产配置的投资框架:抓住了市场主要矛盾,才能屏蔽市场噪音。这也让他新发行的长债产品华安众泰纯债(A/C:023468/023469)值得更多的期待。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