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民族音乐艺术的数字化传承与全球传播,华录新媒与看见音乐版权合作全面升级,进一步推广《乐典》中华音乐典藏系列。该项目汇聚了60张经典专辑、54位艺术大家,涵盖戏曲、评弹等多元艺术形式,以科技赋能文化传承,让世界聆听中华国粹。
华录新媒 X 看见音乐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民族音乐艺术的数字化传承与全球传播,华录新媒与看见音乐版权合作全面升级,进一步推广《乐典》中华音乐典藏系列。该项目汇聚了60张经典专辑、54位艺术大家,涵盖戏曲、评弹等多元艺术形式,以科技赋能文化传承,让世界聆听中华国粹。
此次合作是华录新媒旗下“听戏APP”与看见音乐携手共进的第五个年头。五年来,平台已累计上线上百首经典戏曲曲目,完整呈现中华戏曲艺术的深厚积淀:从尚小云刚劲高亢的《五龙祚》、荀慧生腔随情出的《白娘子》,到夏慧华深沉真挚的《生死恨》、尹桂芳委婉缠绵的《红楼梦》,曲曲经典,历久弥新……
在本次的合作中,我们精选了《乐典》系列的60部优质专辑,系统化整合京剧、越剧、昆曲、秦腔、评弹……等多元艺术门类,致力于打造覆盖中华五千年音乐文明的“数字典藏库”,让传统的国粹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
其中,《乐典》系列新收录了“秦腔第一小生”李小锋、国家一级演员高博文、黄海华、姜啸博等众多艺术大师的珍贵作品,涵盖《周仁回府》《越王勾践》《诸葛祭灯》等多部经典秦腔;《珍珠塔•见娘》《玉蜻蜓·庵堂认母》等传统评弹;《蝶恋花》《花好月圆》等唯美唱段;以及《苏州好风光》《南泥湾》等地方特色曲目。通过“评弹专辑”“秦腔精选”等专题,生动展现中国戏曲的程式之美、方言之韵与情感之真,让您足不出户即可领略中华文化的千姿百态。
从苏州弹评到西北秦腔,从线下戏台到云端舞台,华录新媒与看见音乐正以科技匠心编织传统文化的经纬——即日起,《乐典》中华音乐典藏专辑将在"听戏APP"陆续上线,诚邀您重温这些传统戏曲的精髓,感受其中蕴含的丰富民族精神和文化底蕴,让千年艺术在指尖流淌。
未来,我们也将致力于将更多传统艺术形式数字化,让它们跨越时空的界限,触达每一个角落,让更多人能够便捷地接触和欣赏到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可以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让世界听见中国的声音,感受东方的智慧与美学。
评弹经典《柳梦梅拾画》《梁祝》的经典情韵;
秦腔名段《周仁回府》《游龟山》的慷慨悲歌;
瑰宝内容《蝶恋花》《再别康桥》等多部东方意境曲目;
让我们携手踏入时光回廊
重温那些如诗如梦的动人篇章
更多精彩剧目
经典专辑
尽在听戏APP
【关于《乐典》】
让经典焕发新声,让世界听见东方。中华音乐典藏全辑《乐典》致力于完整收集和保护中华音乐宝藏,构建中华音乐非遗文化史诗型项目,将中华上下五千年积淀的音乐精华完整珍集与典藏,让中华文化思想与音乐宝藏在新时代全面绽放。现包含13项音乐世界级“非遗”与 457 项音乐国家级“非遗”。
【关于看见音乐】
看见音乐创立于 2012 年,致力科技构建音乐产业数字新基建,重塑从创作至运用的效率链条,为音乐产业提供集音乐创作、保护、分销、管理及商业化运用的数字化平台,用科技为音乐产业提供新一代的架构预设,加速产业数字化升级,助力生态合作伙伴们接入未来,释放创作价值,推动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目前,平台承载全球 4000w+ 音乐声音资产的全球流转,涵盖全球 100w+ 音乐人、48w+ 公司与机构的内容数字资产。赋能创作者实现内容资产的自主控制,和全球跨渠道去中心化的分发和结算能力,智能化接入全球 400 多个主流音乐渠道,向全球超过 36 类行业和场景智能化分发供给音乐,和提供数字化运营解决方案。
来源:听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