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农业银行助力提升农业生产科技范儿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21 09:34 2

摘要:近日,《人民日报》刊发《金融“活水”更多更快更精准流入良田》,报道农业银行加强金融创新,积极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元化的资金需求,加大对生物育种、农机装备、智慧农业等领域的信贷投放力度。

近日,《人民日报》刊发《金融“活水”更多更快更精准流入良田》,报道农业银行加强金融创新,积极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元化的资金需求,加大对生物育种、农机装备、智慧农业等领域的信贷投放力度。

浸种催芽、覆土播种、暗化催芽……在重庆梁平区味源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今年的最后一批水稻种子在全自动水稻育秧流水线上快速生长。车间内,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控恒温暗化室的温度、湿度,工作人员通过手机小程序就能监测作业情况。

“这条生产线今年2月刚投产,工厂化育秧比传统育秧更省时、省力。”合作社理事长李世飞介绍,以前15个人一天才能装好3000盘秧苗,现在1个小时便能完成。

▲智能化育秧工厂里,水稻种子正在秧盘中快速生长

更重要的是,智能化育秧工厂培育出的秧苗苗质均匀、根系发达、成活率高,平均每亩地种植成本可节约100余元,水稻增产100余公斤。

“投资建设工厂花费100多万元,还要买农资。”想贷款又缺少抵押物,李世飞一度很犯愁。

“我们有款‘富民贷’产品刚好适合您,不仅免担保,而且利率低、额度足、期限长。”在与梁平金融监管支局工作人员走访调研时,农行重庆梁平云龙支行网点负责人周东发现了李世飞的难题,马上提供了资金解决方案。

▲农行工作人员到企业上门走访对接

以最快速度完成实地贷前调查、申请材料审核、贷款审核批复等流程,30万元“富民贷”很快到账,智能育秧产线也快速运转起来。

周东介绍,“富民贷”是农业银行支持脱贫地区农户发展生产推出的金融产品,通过与当地乡村振兴部门合作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向符合条件的客户发放生产经营用途小额信用贷款。该产品服务对象不限于一般农户,对有技术但缺抵押物的经营主体也同样适用。

这笔资金如同一股暖流,让李世飞对未来充满信心:“有了农行的支持,我们更有底气扩大规模,探索更多智慧农业应用场景。”

近年来,农行重庆分行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走进田间地头、企业车间,开展“送金融进企业”等活动,不断创新“三农”金融产品与服务,支持智慧农业产业提质增效,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金融动力。

来源:景和的农村副业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