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上了架,不管等于白搭!老农三个技巧,挂果压弯竹竿!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20 13:38 2

摘要:​“这番茄秧子长得比猴还蹿,咋结的果还没枣子大?”村头的王老五蹲在自家大棚里,眉头紧锁,直嘬牙花子。隔壁李婶端着饭碗路过,瞅了眼满架子绿油油的藤蔓,轻轻摇头:“你这番茄就像大姑娘,光长个儿不挂果,得学学河西赵老汉的‘三句经’!”

#养殖技术分享#​“这番茄秧子长得比猴还蹿,咋结的果还没枣子大?”村头的王老五蹲在自家大棚里,眉头紧锁,直嘬牙花子。隔壁李婶端着饭碗路过,瞅了眼满架子绿油油的藤蔓,轻轻摇头:“你这番茄就像大姑娘,光长个儿不挂果,得学学河西赵老汉的‘三句经’!”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绑蔓要趁早,姑娘梳头不能糙

“秧子刚搭架,布条腰间挂。”河西种了三十年番茄的赵老汉,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清明过后,番茄苗窜出半人高,就得用煮过的旧布条给它绑蔓。绑蔓可有讲究,得遵循“上松下紧中间俏”:根部绑紧,防止番茄苗倒伏;顶端留两指宽的余地,让它能畅快生长;中间呢,每隔三片叶子绑一道。赵家媳妇形象地说:“这就跟给大姑娘梳头似的,辫子扎太紧头皮疼,扎太松又乱蓬蓬。”而且,绑蔓得选在露水干透的晌午头,这时候番茄茎秆软和,不容易折断。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打杈不过晌,果子压断秧

“三伏天里勤打杈,秋后满架红灯笼。”河东种菜能手孙大娘的这句经验之谈,可是藏着智慧。当番茄的分杈长得比主蔓还旺盛时,就得趁着日头最毒的正午去打杈。打杈时,手指蘸点草木灰,专门掐掉叶根处冒出的“水杈子”,也就是叶腋处的侧枝。孙大娘边比划边说:“打杈就像剪羊毛,阴天动手伤口容易烂,晴天晌午用草木灰一扑,保证不流‘眼泪’。”不过,有个小窍门,要留下最底下的两杈,老辈人说,这是给番茄“留后路”。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三:追肥看花色,早红晚青要不得

“黄花带黑尖,赶紧撒把草木灰;白花挂不住,麻饼水来催。”南河沿老菜农的看花施肥口诀,简单却实用。头茬花刚露出黄色时,如果花瓣尖发黑,这就表明番茄缺钾了,得赶紧在根部撒上草木灰;要是花开得白惨惨的,轻轻一碰就掉落,那是缺氮,得浇上沤好的麻籽饼肥水。北山张老汉还有个窍门:“追肥就像蚊子叮,少量多次最有效。晌午施肥容易伤根,凌晨时分最合适。”

老辈人压箱底的保果方,防裂果,暑天正午,老把式们会往番茄叶面喷煮过的花椒水。他们笑着说:“这就好比给人打伞,防止日头把果皮晒脆了。”

治脐腐,要是瞧见果脐发黑,得立马在根部埋碎鸡蛋壳。而且还有讲究,“要选清明节攒的土鸡蛋壳,碾得比玉米糁还细。”

防鸟啄,在竹架上挂个破瓢,瓢里放三颗鹅卵石,风一吹,叮当直响。“雀儿最怕这动静,比塑料布管用多了。”

去年伏天,河西赵老汉带着村里人,照着这些法子侍弄番茄。白露刚过,家家竹架被压得弯成了弓,红彤彤的番茄把指头粗的竹竿都压断了好几根。种地就像养孩子,该管的时候不管,长得再高也是白搭!您要是照着老辈人这些土法子来,保管秋后摘果摘得手发软!#万能生活指南#

来源:木木生活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