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30日,西宁市纪委监委通报,城西区政府副区长于媛媛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案。这个消息让很多人感到意外,毕竟她曾是财政系统的“模范干部”,还刚晋升副区长不到半年。
2025年4月30日,西宁市纪委监委通报,城西区政府副区长于媛媛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案。这个消息让很多人感到意外,毕竟她曾是财政系统的“模范干部”,还刚晋升副区长不到半年。
于媛媛1978年出生,从财政局起步,一步步做到副区长。2021年她主持财政局作风建设会,强调要严明纪律。2022年参与“甘霖工程”,和银行签协议帮小微企业贷款。2023年春节前还专门开廉政会,提醒同事别碰纪律红线。
但2024年7月晋升副区长后,她的公开活动变多了。9月主持反垄断会议,11月参加未成年人保护会,12月布置跨年夜活动。没人想到,这位新晋副区长私下已经触犯纪律。
2025年4月30日,她选择主动投案。从财政局长到副区长,她手握审批权、项目权,资金流动都得过她手。有人猜测是不是在“甘霖工程”里动了钱,或者利用职务帮企业谋利。
西宁市纪委监委回应称,案件正在调查中。于媛媛的办公室挂着“廉洁奉公”标语,现在成了媒体采访焦点。财政局老同事说她以前总加班,开会时语气严厉,谁也没发现她有问题。
城西区财政局2023年预算报告显示,当年支出增长15%,涉及多个基建项目。这些项目审批流程是否合规,成了调查重点。于媛媛丈夫在民营企业任职,是否存在利益输送,外界议论纷纷。
纪委工作人员透露,主动投案者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证据确凿没法抵赖,二是想争取宽大处理。于媛媛案卷材料显示,她多次收受管理服务对象礼品,涉及金额尚未公布。
城西区政府官网已撤下于媛媛的职务信息。她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2024年12月跨年夜筹备会,当时强调要确保活动安全。现在这场活动如期举办,但主角已经站在了对立面。
纪检部门表示,此案暴露财政系统监督漏洞。未来将推行“双人审批”制度,重要项目需两人签字。西宁市民在政府留言板留言:“标语挂得再高,不如管住自己的手。”
于媛媛案引发连锁反应。城西区财政局开展全员廉政考试,海湖新区管委会暂停三个在建项目接受审查。有干部私下说,现在开会时总盯着墙上摄像头,再也不敢收烟了。
她的手机聊天记录显示,2024年8月曾有人提醒她“小心点”,她回复“没事,没人查得到”。这句话成了调查关键证据。纪委技术组提取了她三年内的银行流水,涉及多个异常转账。
西宁市纪委监委宣传部制作了警示教育片,片尾打出大字:“她曾是榜样,现在是反面教材。”片中播放了她投案当天的监控录像,她走进办案点时低着头,手里攥着写满字的纸张。
于媛媛的案子还没结束,但已经让很多官员坐不住了。财政系统内部开始互相检查,有人主动退还礼品。一位老科长说:“以前觉得纪律是纸上的,现在知道是刀刃。”
她的故事提醒着所有人,权力面前,一步错就是万丈深渊。
来源:大事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