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鼓楼“坍塌”真相大起底,341万修缮工程再引关注!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20 09:26 2

摘要:2025年5月19日傍晚6时许,安徽凤阳鼓楼突发惊险一幕:楼顶瓦片大面积滑落,烟尘四起,现场视频迅速引发“鼓楼坍塌”的爆炸性传闻。目击者描述,瓦片脱落过程持续约两分钟,大量碎片砸向二层及地面,但所幸事发时段游客稀少,未造成人员伤亡。

2025年5月19日傍晚6时许,安徽凤阳鼓楼突发惊险一幕:楼顶瓦片大面积滑落,烟尘四起,现场视频迅速引发“鼓楼坍塌”的爆炸性传闻。目击者描述,瓦片脱落过程持续约两分钟,大量碎片砸向二层及地面,但所幸事发时段游客稀少,未造成人员伤亡。

当地政府火速回应,澄清事件为“顶部一侧瓦片部分脱落”,主体建筑未受损,并封锁现场展开调查。凤阳县文旅局初步推测,事故或与建筑老化有关,但具体原因仍需进一步鉴定。

说起安徽凤阳鼓楼,可太有来头了。它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也是中国最大的鼓楼,号称华夏第一谯楼。

始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当时朱元璋计划迁都故乡凤阳,修建此鼓楼用于全城报时。崇祯八年(1635年),鼓楼毁于兵火,仅存基座,崇祯十二年得以重建。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又重修一次,咸丰三年(1853年)二月,再次遭焚毁。“文革”期间,鼓楼遭受严重破坏,政府部门于1959年和1982年先后拨款进行修复。1995年,凤阳县动工复建鼓楼上部楼宇并修复基座,1998年完成复建工作,再现了当年“谯楼归市”的盛况。

2020年,省文物局对凤阳县鼓楼台基加固维修工程进行验收。专家组实地勘查并听取各方汇报后,认为工程严格按批复方案实施,达到预期效果,同时也提出了不足及整改要求。

2023年-2024年,当地花费341万余元对明中都鼓楼进行维修,主要对楼宇屋面进行加固,更换挡雨檐板,加固楼面防水层,疏通排水系统,更换下水管道,清理台基杂草,改造电路,隐蔽外露电线等。

不少网友对修缮质量提出了强烈质疑。有人直接在评论区直言:“刚花了341万修缮,这才过去多久,就出现这样的情况,钱都花到哪里去了?是不是存在偷工减料?” 还有网友拿古代建筑工艺作对比,“古代的建筑历经几百年风雨都能屹立不倒,现在修缮技术这么发达,怎么修缮完的鼓楼这么不耐用?肯定是施工工艺或者材料有问题。”甚至有网友调侃,“要是在朱元璋那个年代,负责修缮的人估计都得被严惩。”

另外,有网友关注到鼓楼的开放和管理问题。有网友提到,“鼓楼作为凤阳地标,常年开放游览,每天大量游客进出,人流密集很可能加速了建筑的损耗,修缮时有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后续该怎么平衡开放和保护的关系?” 也有人呼吁,“既然是重点保护的古建筑,相关部门就应该加强日常的巡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不能等到出了事才重视。”

当然,也有部分网友比较理性,他们表示在官方调查结果出来之前,先不要盲目指责。“事情已经发生了,当务之急是查明原因,而不是一味地猜测和批评,相信相关部门会给大家一个合理的交代。” 还有网友积极建言献策,“希望能引入现代的监测技术,实时监测鼓楼的结构安全,防患于未然。” 这些来自网友的看法和讨论,反映出大家对古建筑保护的关心,也期待能借此事件让凤阳鼓楼得到更妥善的保护和修缮 。

当地将于5月22日公布事故详细调查报告,文物部门是否启动全国古建筑安全隐患排查?拭目以待。

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旨在传播正能量,均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观众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将予以删除。谢谢!

来源:一个人很精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