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台湾岛内的政治舞台又上演了一出闹剧。赖清德在接受“敏迪选读”专访时,抛出“两岸是大公司并购小公司”的比喻,试图给“台独”路线披上新外衣,结果国民党却发表了更奇怪的言论,与他们之前坚决反对“台独”的立场有了显著的差别,可谓是图穷而匕见,不小心露出自己“假统
最近,台湾岛内的政治舞台又上演了一出闹剧。赖清德在接受“敏迪选读”专访时,抛出“两岸是大公司并购小公司”的比喻,试图给“台独”路线披上新外衣,结果国民党却发表了更奇怪的言论,与他们之前坚决反对“台独”的立场有了显著的差别,可谓是图穷而匕见,不小心露出自己“假统一,真台独”的马脚。
5月17日,赖清德在接受油管播客“敏迪选读”的专访时,抛出所谓的“并购论”,他称大陆是“大公司”,台湾是“小公司”,如果要“并购”,得有“对等、尊严”的条件。相比之前赖清德坚决台独,坚决将大陆视为敌人的样子,如今的赖清德似乎软化了很多。
5月20日,赖清德在做“一周年”演讲时,对大陆只字不提,与去年时张口不离大陆的样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细看背景,这不过是赖清德在内外压力下的无奈之举。中美日内瓦会谈后,美中关系有缓和迹象。之后,特朗普更是放话“中美贸易协定能促和平统一”,让岛内人心惶惶。
美国明显不想为台湾的“台独”冒险。赖清德再硬下去,怕被美国晾在一边。
很显然,赖清德的本意未必是真想谈统一,但这番话暴露了“台独”路线的困境:在国际局势变化和大陆的坚定立场下,“台独”越走越窄,他只能靠这种模糊措辞来拖时间。可惜,岛内民众不是傻子,国际社会也不吃这一套。
赖清德的反应其实并不令人意外,令人意外的是自诩为“统派”的国民党的表现。之前他们慷慨激昂反台独,但当赖清德抛出“统一”的假象后,国民党方面却破防了。
首先是朱立伦,他跳出来骂赖清德“准备卖台”,说“并购论”等于承认台湾可以被大陆“买走”,还质疑他是不是在和大陆“做交易”。杨智伃更来劲,称“主权不是商品,不能讨价还价”。
国民党口口声声说“一个中国”,可一遇到“统一”这词,就跟被踩了尾巴似的,急着扣“卖台”帽子,比绿营鹰派还激动。一方面,国民党作为在野党确实是为了反对而反对;另一方面则暴露了他们的真心,国民党对统一毫无兴趣。
“台独”是搞分裂,“华独”同样是。所谓“华独”,就是打着“中华民国”的旗号,实质上抗拒统一,维持岛内现状,保住自己的政治地盘。
国民党这些年对“九二共识”的解读,早就偏到“各自表述”上,统一目标被抛到九霄云外。自90年代起,他们对统一讳莫如深,生怕两岸谈判动摇“中华民国”的合法性。说白了,国民党要的不是两岸一家亲,而是早已灭亡的“中华民国”的这块小朝廷招牌。
这次跳脚,还有政治算计。2024年选举失利后,国民党内部分裂,朱立伦的领导力饱受质疑。赖清德的“并购论”给了他们转移焦点的机会。可这种“怪谈”除了暴露自己的“华独”底色,还能干啥?统一?别逗了,国民党比谁都怕谈这个。
蓝绿这场口水战,看似针锋相对,实则半斤八两。民进党推“台独”,国民党搞“华独”,一个明着反中,一个暗着拖延,目标都是保住岛内权力,抗拒两岸统一。说白了,就是一个明着独立,一个暗地里独立。
民进党的“台独”赤裸裸,国民党的“华独”更虚伪。国民党嘴上亲和大陆,实际则是想依靠大陆在选战中取得优势地位,否则绿党真要一统天下了。但真要国民党靠拢大陆,又不可能。
由此可见,国民党绝非统一的助力,而是阻力之一。
蓝绿的共同点,归根结底是岛内政治利益至上。民进党靠“台独”吸票,国民党靠“维持现状”刷存在感,两者都在乎自己的小算盘,哪管两岸大势?他们联手把台湾困在“维持现状”的泥潭里,统一成了不能碰的禁区。
这场蓝绿闹剧,大陆看得清清楚楚。国台办对“并购论”没正式回应,估计是觉得赖清德这点小把戏不值一驳。大陆的立场一贯明确:统一是历史大势,任何“台独”花招都改变不了这个方向。近期虽然没有官方报道确认大规模军演,但大陆通过常态化巡航、外交施压等方式,持续向岛内传递信号:统一不是空话,时间站在大陆这边。
美国那边更耐人寻味。特朗普的“和平统一”言论让岛内炸锅,但美国对“并购论”也没表态。美国显然不想为台湾的“台独”冒险。台湾在美中博弈里的筹码越来越小,赖清德再怎么“理性包装”,也难改被动局面。
赖清德的“并购论”和国民党的“卖台”怪谈,不过是台湾政治内卷的又一出闹剧。台湾在蓝绿的口水战里越陷越深,统一却在大陆的坚定步伐下越来越近。
岛内政客的算盘打得再精,终究敌不过历史大势。可两岸关系的答案,从来不在嘴皮子上。统一不是蓝绿能定夺的商品,而是历史必然的归途。台湾再不醒悟,只怕连当“棋子”的资格都没有了。
来源:陶陶爱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