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就在这个月头,广州某三甲医院发热门诊突然排起长龙。值班护士小陈在抖音上吐槽:"上周夜班还能眯会儿,这周直接干到通宵!"翻看官方数据更吓人:四月全省新冠确诊23188例,对比三月的3548例,这哪是回升?简直是坐火箭往上冲!
各位老铁们注意了!广东人这两天怕是又要翻出压箱底的口罩了!最新疫情数据看得人后背发凉——单日新增确诊飙到两万三千多例!这数字啥概念?比上个月直接翻了6倍还多啊!省疾控中心刚甩出来的这份报告,瞬间在朋友圈炸锅了!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就在这个月头,广州某三甲医院发热门诊突然排起长龙。值班护士小陈在抖音上吐槽:"上周夜班还能眯会儿,这周直接干到通宵!"翻看官方数据更吓人:四月全省新冠确诊23188例,对比三月的3548例,这哪是回升?简直是坐火箭往上冲!
更细思极恐的是,全国监测数据显示南方已成重灾区。就拿五一假期来说,南方医院里每10个发烧病人,就有1.6个是新冠阳性!住院部更夸张,重症患者中新冠比例半个月翻了一倍。中国疾控专家直拍大腿:"这波疫情比预想的来得快!"
南方医院感染科彭杰教授一针见血:"去年夏天那波刚消停半年,病毒又杀了个回马枪!"原来2024年7-10月那轮疫情后,大伙儿体内抗体就跟手机电量似的,半年不到就掉到20%以下。现在碰上新型变异株,可不就集体躺枪?
不过专家也说了,这波病毒倒是"温柔"不少。多数人中招就跟得重感冒似的:低烧嗓子疼,咳到怀疑人生但还能刷抖音。但注意了!家里有七八十岁老人的可得当心,尤其是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分分钟可能转重症!
现在最揪心的问题来了:这波疫情要闹腾多久?彭教授掏出预测模型:"五月下旬到顶峰,估摸着要闹两个月!"也就是说,整个端午节都得在防疫中度过。不过疾控部门也留了活话,具体还得看病毒变异情况。
要说这病毒也真会挑时候,眼瞅着高考中考季就要到了。广州某重点中学家长群已经炸开锅:"要不要给孩子请假在家复习?""考场会不会集体感染?"教育局热线这两天都快被打爆了!
别慌!记住这三招保平安:
1. 口罩别急着收起来!挤地铁、逛菜场必须焊在脸上
2. 家里常备抗原试剂,感觉不对劲先自测
3. 60岁以上老人抓紧补种疫苗,特别是肿瘤患者和器官移植人群
要说这波疫情最魔幻的,还得数年轻人症状。95后小刘边直播带货边咳嗽:"家人们谁懂啊!阳了三天瘦五斤,带货数据反而涨了!"评论区瞬间刷屏:"求同款毒株!""组团感染减肥群+1"
最近朋友圈疯传的"四种新冠神药",卫健委已经出来打假了!划重点:莲花清瘟、布洛芬这些常规药够用,别瞎囤什么进口特效药。记住三要三不要:
要监测体温、要补充营养、要保证睡眠
不要剧烈运动、不要乱吃抗生素、不要信偏方
最后给广东老铁们提个醒:6-8周的活跃期不是开玩笑的!下周开始雷雨增多,湿热天气更易传播。家里空调记得定期清洗,办公室常通风,外卖尽量选无接触配送。
这波疫情给我们敲响警钟:病毒从没真正离开!是时候重新审视防疫习惯了!你准备好打这场持久战了吗?赶紧转发提醒身边人,评论区说说你的防疫小妙招!关注我,第一时间获取疫情动态!
来源:伤感大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