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罗亚飞,1979年出生,在职大专学历,1998年起在郴州市苏仙区基层乡镇工作,历任荷叶坪乡、五盖山镇等多岗位历练,因工作表现突出被评为“湖南先进工作者”。2009年8月,30岁的她调任苏仙区大奎上乡党委委员、人大主席,正式进入科级干部序列。2020年,41岁的
罗亚飞,1979年出生,在职大专学历,1998年起在郴州市苏仙区基层乡镇工作,历任荷叶坪乡、五盖山镇等多岗位历练,因工作表现突出被评为“湖南先进工作者”。2009年8月,30岁的她调任苏仙区大奎上乡党委委员、人大主席,正式进入科级干部序列。2020年,41岁的罗亚飞升任苏仙区卫生健康局党委书记、局长,主抓全区卫生健康工作,尤其在疫情防控期间因带病坚守岗位被称为“抗疫榜样”。2022年12月,她当选苏仙区政协副主席,2024年进一步担任政协党组副书记。
二、职务任免轨迹
2022年9月,湖南省委组织部发布干部任前公示,罗亚飞拟任县市区政协副职。3个月后,她正式当选苏仙区政协副主席,2024年进入政协党组核心层。这一晋升路径展现了其从基层到区级领导岗位的稳步发展,但也为后续事件埋下伏笔。
三、违纪调查进展
2025年5月13日,郴州市纪委监委通报罗亚飞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目前官方尚未披露具体违纪事实,但结合近年反腐趋势,此类案件通常涉及“靠企吃企”“利益输送”等问题。值得注意的是,罗亚飞被查正值中央巡视组在湖南开展工作期间,凸显反腐高压态势。
四、多维度分析
1. 职务表现的两面性
罗亚飞在卫健系统任职期间,苏仙区卫生健康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尤其在疫情防控中展现较强执行力。但权力集中也带来廉政风险,卫健系统近年成为反腐重点领域,如醴陵市卫健局局长肖宏韬等案例频发,警示关键岗位需强化监督。
2. 调查中的合规性考量
目前案件仍处于调查阶段,需避免“未审先判”。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调查期间被审查人配合程度是重要量刑情节,罗亚飞若如实交代问题,可能减轻处分。公众应保持理性,以官方通报为准,避免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
3. 反腐背景下的警示意义
罗亚飞事件并非孤立个案。湖南省近年持续深化“靠企吃企”专项整治,严查关联交易、影子公司等新型腐败。2025年以来,湖南已有7名厅官落马,显示反腐从“关键少数”向基层延伸的趋势。党员干部需警惕“温水煮青蛙”效应,如重庆罗江燕案中,从收受“小红包”到巨额受贿的蜕变路径值得深刻反思。
五、制度建设与公众参与
1. 监督机制的完善
中央纪委强调,治理腐败需“三不腐”一体推进。湖南近期出台《省管企业靠企吃企问题专项整治方案》,重点打击设租寻租、套取挪用等行为。苏仙区可借鉴万州区“码上举报”等创新机制,拓宽群众监督渠道。
2. 公众参与的重要性
广州番禺等地推行的有奖举报制度(如“校园餐”问题线索奖励5000元),为公众参与反腐提供示范。12388网络举报平台等渠道的畅通,有助于形成“全民监督”的社会氛围。
结语
罗亚飞从基层干部到区级领导的晋升与落马,折射出权力运行中的风险与挑战。在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党员干部需时刻保持“赶考”清醒,将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对于此类案件,我们既要关注调查进展,更要从中汲取教训,推动制度完善与监督效能提升。未来,随着纪检监察机关“风腐同查同治”力度加大,类似问题必将得到更彻底的治理,为政治生态净化提供坚实保障。
注:文中信息均源自权威媒体报道,具体案情以官方通报为准。
来源:富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