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5月20日,广东省消防救援总队“使命-2025” 教学式地震救援演练在江门市蓬江区启动,调集佛山、珠海、惠州、东莞、江门 等全省7支地震救援专业队伍。佛山消防救援支队第一时间启动地震救援跨区域增援应急预案,于上午7时调派支队全勤指挥部、地震救援专业编
实战砺精兵!
佛山消防参加全省“使命 - 2025”教学式
地震救援演练
2025年5月20日,广东省消防救援总队“使命-2025” 教学式地震救援演练在江门市蓬江区启动,调集佛山、珠海、惠州、东莞、江门 等全省7支地震救援专业队伍。佛山消防救援支队第一时间启动地震救援跨区域增援应急预案,于上午7时调派支队全勤指挥部、地震救援专业编队等60名指战员、17辆消防车、1500余件器材奔赴现场参加“救援”。
此次演练,模拟在 “通信中断、道路损毁、电力瘫痪” 等极端场景下展开为期3天的实战救援,旨在通过 “标准化建设、实战化测评” 破解队伍建设痛点,推动地震救援能力迈上新台阶。
佛山消防救援支队在本次地震救援演练中组织熟悉国际地震救援体系的教员开展事前培训教学,并在演练全流程使用ASR(Assess Search Rescue)救援体系,即评估、搜索、营救,全方位、多维度锤炼救援队伍实战能力,全面提升支队地震救援专业水平。
建筑废墟救援-评估(A)
对受灾区域或分配区域进行初步调查,了解受灾范围、建筑损坏程度、可能的被困人员分布等大致情况。
对任务分区进行快速系统评估,确定幸存者可能的救援位置,为后续搜索和营救工作提供更精准的方向。
建筑废墟救援-搜索(S)
救援人员在地表和废墟浅层进行搜索,通过呼喊、倾听回应等方式寻找被困者,同时观察废墟表面的迹象,如血迹、衣物等,判断是否有人员被困。
利用雷达生命探测仪、音频探测仪、视频探测仪和红外热成像探测仪等设备,对废墟深层等不易发现的区域进行探测,确定被困人员的位置、数量和生命体征。
建筑废墟救援-营救(R)
确定、定位并营救少数深埋被困人员,此时需要更专业的破拆、顶撑、牵引等技术和设备。
本次救援采用无齿锯等,佛山消防救援支队根据现场情况制定详细的营救方案,小心破除了障碍物,未对被困人员造成二次伤害。
总结
本次地震演练中,佛山消防救援支队根据具体灾情,科学合理地组织开展救援工作,充分发挥各种救援技术和装备的作用,有效推动救援工作高效进行。
接下来,佛山消防救援支队参演力量还将继续开展狭小空间救援、地下有限空间救援、建筑倒塌安全破拆救援等多项演练任务,进一步推动消防救援队伍地震灾害救援力量的规范化、专业化和体系化建设。
来源:佛山消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