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以下简称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即将于6月12日至15日在湖南长沙举办。5月21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部长助理唐文弘介绍,2024年,中非贸易额达到了295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4.8%,连续第4年创历史新高。中国连续1
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以下简称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即将于6月12日至15日在湖南长沙举办。5月21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部长助理唐文弘介绍,2024年,中非贸易额达到了295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4.8%,连续第4年创历史新高。中国连续16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
其中,中国自非洲进口1168亿美元,增长6.9%,对非洲出口1788亿美元,增长3.5%。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为非洲商品提供了广阔的机遇。以碧根果为例,南非每年生产的碧根果90%出口到中国,中国市场已带动南非成为世界上第三大碧根果生产国。
800多个非洲产品将集中亮相
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主题是“中非共行动 逐梦现代化”,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和商务部共同举办。这是今年中国同非洲国家在经贸领域最为重要的交流活动之一。
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王俊寿介绍,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邀请刚果(布)、肯尼亚、纳米比亚、南非、尼日利亚等5个非洲国家作为主宾国,湖北省、重庆市作为主宾省(市)。截至目前,已有包括44个非洲国家、6个国际组织、23个国内省区市和2800多家中非企业、商协会、金融机构等超1.2万人报名参会,围绕如何将展会流量转化成经贸增量,释放出综合效应。
本届博览会展览展示更新颖,紧贴中非产业需求,着力服务供采对接、打造展会特色。主展馆长沙国际会展中心规划了10万平方米的展览区域,共“六馆一区”,设置智慧矿山技术与设备、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及现代农机、工程机械等展区,首次规划了中非合作知名品牌展、非洲好物展、中非时尚产业展等特色展示内容,汇集非洲的农食产品、手工艺品、珠宝首饰,以及中国的发制品、电器、轻工产品等众多优质商品。
作为中非合作论坛经贸举措落实的重要平台,博览会将围绕落实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以及对接交流、投贸联动、项目洽谈等方式,组织各类经贸活动20余场;同时,更加注重市场需求,从展区设置、活动策划、项目对接到对口接待,积极为企业深化合作提供渠道和路径,增加客户黏性。
据介绍,相较于前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本届博览会展览突出专业性、“非洲味”、特色化。非洲展品的类别和数量更加丰富,像纳米比亚的辣椒酱、肯尼亚的鲜花和孔雀石手链、贝宁的甜面包菠萝、加纳的黑皂、坦桑尼亚的蓝宝石、南非的红酒和鸵鸟蛋工艺品、刚果(布)的精油和镶框画等800多个非洲产品将集中亮相,让采购商和广大消费者能够原汁原味地领略到非洲风情。
除了5个非洲主宾国将搭建特装展位以外,还有20个非洲国家将搭建国家展位,集中展示本国的形象和特色产品。为了能够给广大市民朋友提供更多的观展机会,主展馆将于6月13日至15日面向公众开放,较上一届增加了一天。
此外,首次设置中非合作知名品牌展,一批在非洲有影响力的中国企业和品牌参展,将进一步扩大知名度和美誉度。
中国企业对非新增投资超133亿元人民币
唐文弘介绍,近年来在中非双方元首的战略引领下,中非经贸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特别是去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宣布对非合作“十大伙伴行动”务实举措,为中非合作注入了巨大的动力。
商务部采取“一国一策”方式制定落实举措,举办“十大伙伴行动”解读和落实研修班,汇聚合力。截至目前,相关举措落实工作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果。唐文弘举例称,比如在“贸易繁荣和产业链合作伙伴行动”项下,同非洲20多个国家签署了共同发展经济伙伴关系框架协定;举办“云上大讲堂”非洲专场,600名非洲电商领域代表参加。“大家都知道,中国的电商非常发达,现在有句话叫‘做电商,找中国’。峰会闭幕以来,中国企业对非洲新增投资133.8亿元人民币;举办18场中非中小企业对接活动,培训800多名中小企业经管人才。”
在“互联互通和绿色发展伙伴行动”项下,已经立项实施18个基础设施联通项目,这些项目涵盖了铁路、公路、航空、电力、通信等领域;支持非洲进出口银行成功在中国发行22亿元人民币熊猫债券。
在“卫生健康和兴农惠民伙伴行动”项下,依托科摩罗等非洲4国中医药海外中心开展抗疟培训、中医诊疗等合作;与津巴布韦等5国共同实施“微创医学”计划;培训540名公共卫生专业人才,派遣508名医疗队员。通过提供物资、派遣专家等方式对加蓬等4国农业示范中心提供支持;派遣200名农业专家;已经启动85个农业减贫示范村项目,培养195名致富带头人。
在“文明互鉴和人文交流伙伴行动”项下,立项实施贝宁“鲁班工坊”升级改造项目;向非洲提供近9000个研修培训名额;立项实施18个人文交流项目;邀请非洲近400名文化和旅游人才来华研修。
卢旺达干辣椒成为中国火锅底料的上好食材
去年,我国宣布给予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于2024年12月1日正式实施。商务部西亚非洲司司长沈翔介绍,截至今年3月,中国自非洲最不发达国家进口额达214.2亿美元,同比增长15.2%。
同时,中国还持续面向非洲国家扩大市场开放水平。峰会闭幕以来,已经有赞比亚大豆、尼日利亚花生等18个非洲国家的22种农产品新获得输华准入;商务部在第七届进博会上设立了“非洲产品专区”,组织国内专业采购商与非洲参展商洽谈,助力非洲特色优质产品开拓中国市场,赞比亚蜂蜜、肯尼亚鲜花、贝宁菠萝等特色农产品受到热捧,成为进博会的网红产品。今年一季度,中国自非洲进口咖啡同比增长70.4%,可可豆同比增长56.8%。
扩大自非洲国家进口,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多元化、高品质的消费需求,也有效助力了非洲国家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为双方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例如,在2021年卢旺达干辣椒进入中国市场以来,辣椒种植已经成为卢旺达重要出口产业,直接惠及上千名当地农民;同时,卢旺达干辣椒的辣度是普通干辣椒的4倍以上,进入中国市场后成为制作火锅底料、卤料加工的上好食材,性价比较高,深受消费者喜爱。卢旺达农业专家表示,对华出口带来的稳定收入,提升了当地农户的收入水平,带来国内外的投资,推动了行业的现代化发展。
沈翔介绍,为帮助外贸企业开拓内销市场,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培育外贸优品消费新的增长点,本届博览会创新设置了“外贸优品中华行”专区,汇聚全国各省外贸优质产品和服务,涉及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箱包服装、食品酒水等,助力外贸企业以博览会为契机拓展国内外市场,将博览会延伸为中非“优品互通”的重要平台。
商务部还将推动中非电商合作。本届博览会期间,将支持湖南在“第七届双品网购节”项下,办好非洲好物网购季,通过“快闪店”、好物进商超、好物直播季等特色活动,进一步深化中非电商合作。
新京报记者 陈琳
编辑 张磊 校对 刘军
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