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里的大美中国|守“小满”谦和之道,开“网络”文明新篇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21 12:57 2

摘要:小满,作为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以“盈而不满”为内核的节点,既承载着农耕文明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也蕴含着中华文化“谦和守正、生生不息”的哲学智慧。在这个万物初盈的时节,我们更需以节气为纽带,在传承文化根脉中坚定文化自信,在践行文明风尚中凝聚共识,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网

小满,作为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以“盈而不满”为内核的节点,既承载着农耕文明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也蕴含着中华文化“谦和守正、生生不息”的哲学智慧。在这个万物初盈的时节,我们更需以节气为纽带,在传承文化根脉中坚定文化自信,在践行文明风尚中凝聚共识,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网络空间焕发新的生机。

以节气为镜,照见文化根脉的深厚底蕴。小满之名,既指雨水之盈,亦喻麦粒渐满,这种“物候与人文”的交融,正是中华文明“天人合一”思想的生动体现。从“小满祭车神”的农耕仪式到“食野菜”的养生智慧,节气民俗中凝结着先辈对自然的敬畏与顺应,也传递着“劳逸结合、感恩自然”的生活哲学。网络时代,文化传承需突破时空界限。近年来,多地通过“节气直播”“非遗云展演”等形式,将小满习俗与现代科技结合,让网民在虚拟现实中感受“抢水灌溉”的农忙场景,或通过AI技术复原古法缫丝工艺。这种创新不仅激活了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更让年轻一代在“指尖触摸历史”的过程中,领悟到中华文明“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创新品格。

以自信为帆,扬起文明互鉴的时代风帆。小满时节,北方麦浪翻滚、南方稻香初溢,这种“南北同节不同景”的差异,恰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生动注脚。而山东以文化为纽带、以科技为引擎,在文明互鉴的浪潮中书写了独特的篇章。从孔子故里的思想对话到人工智能赋能的国际传播,从非遗巡展的全球足迹到黄河文化的国际共鸣,山东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向世界展现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与时代活力。这些实践证明,唯有以文化自信为根基,才能在多元文化碰撞中保持定力,在文明互鉴中实现超越。

以风尚为笔,绘就网络文明的清新画卷。小满之“满”,是物质丰盈的序章,更是精神文明成长的起点。在网络空间,部分网民存在“浮躁逐利”“戾气蔓延”等不良倾向,与传统文化中“谦和守正”的价值观形成鲜明反差。为此,需以“小满精神”为镜鉴,构建“线上有礼、线下有德”的文明生态。如山东以“网络同心 文明同行”为主题每年开展的网络文明周活动,引导网民文明上网、文明用网。这些新举措,让文明风尚从“纸面规范”转化为“群体自觉”,为网络空间注入更多正能量。

小满未满,恰是奋进之时;文化长青,终成民族脊梁。在这个万物初盈的时节,我们当以节气为舟、以文化为楫,在传承中创新、在交流中互鉴、在践行中升华。唯有让文化自信根植于心、文明风尚外化于行,方能在网络空间构筑起坚不可摧的精神堤坝,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文/吕一舟)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