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禅入画 以画传心——卢清《心象》系列作品观后感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1 13:23 3

摘要:近日,卢清兄发来成组的作品图片和资料,说他正在编一套自己的艺术丛书(共六卷)《意象》《墨象》《线象》《心象》《漆象》《众象》,嘱我为《心象》作序。卢清这一宏伟的规划,是建立在他丰厚的创作积累基础之上,也是他对艺术创作深入思考的结果。这批以“心象”为题的系列画作

近日,卢清兄发来成组的作品图片和资料,说他正在编一套自己的艺术丛书(共六卷)《意象》《墨象》《线象》《心象》《漆象》《众象》,嘱我为《心象》作序。卢清这一宏伟的规划,是建立在他丰厚的创作积累基础之上,也是他对艺术创作深入思考的结果。这批以“心象”为题的系列画作,是他在特制的厚宣纸上,运用彩墨、丙烯、拼贴等技法完成的。一方面他对综合材料的驾轻就熟,并能很好地服务于主题表达;另一方面,他又不想对综合材料的材质、肌理所产生的美感过度依赖,而是想通过恰当的技法来表现富有“禅意”的画面。按他的话说:“绘画重在强调内在精神,而非外在形式”。
在卢清看来,将禅宗思想融入绘画创作过程,是他过往创作实践得到的类似于禅宗的“顿悟”。卢清由于长期失眠,常常在夜深人静时,进入专属于他的工作状态。他先设定了一个僧侣打坐的形象,或勾勒或剪贴于画面上,并将其放置于光影迷幻、色彩斑斓的情境下,此刻他与画中人融为一体,通过心境的调整,或冥想,或坐念,达到内心的平静、自然和无我意境。这种通宵达旦的创作过程,显然带有无意识状态——静心、专注而无念,达到“心手相应,物我两忘”的境界。
如此,“心象”系列产生于艺术家自我调适的过程,因而作者的心理与精神层面因素却不能被忽视:首先,作者试图通过表现臆想中的画中人形象,“他”既像是一位修行中的僧侣,更像是忍受孤独寂寞的艺术苦行僧的自己。
此刻他丝毫没有痛苦、炼狱般的煎熬,更多的是进入空寂之境的感受诸如“空为美”“自然天真”“刹那永恒”等各种体验;其次,作者通过简约的形象暗示着禅意世界的无限可能,摒弃刻意雕琢,画出“拙趣”以透出万物本真的禅机;第三,他看似随机的捕捉画面瞬间的生机,或保留或强化,寓意生命的无常与永恒。
如果说,卢清画“心象”系列的初衷,可能是想借助禅宗思想的介入,来体现画面的禅意;那么,随着实践的深入,他的创作逐渐转变为“以画修禅”的体悟了。这是因为,他在作画时已经摒弃了如“成与败”“美与丑”的世俗心,让笔墨随呼吸自然流动,无论外界如何波澜壮阔、跌宕起伏,他的内心却物我合一、平静如水。
卢清的“心象”系列不是“画禅”,而是通过综合材料绘画,让观者瞥见画家内心的寂静——此乃“以画传心”的意义。
李豫闽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

卢清。福建福州人。

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装帧艺术委员会委员、福建省美协综合材料绘画艺委会顾问、福建省平面设计协会顾问、福建省民协策展专业委员会顾问、福建省画院特聘画师。福建品牌文化书画院秘书长、福建省东方画院秘书长、福建书画艺术研究会副监事长、福建民盟书画院常务理事、福建省人大书画室画师、福州市政协文史研究员、福建朱子书画院顾问。作品入选第十三届、十四届全国美展、第五届全国综合材料绘画双年展、中法建交60周年法国卢浮宫艺术大展等中美协主办的大展十余次。曾任《中外电视月刊》杂志执行主编、《影音时尚》杂志主编、《大艺》杂志主编。

著作:

《卢清插图艺术》本书获中国第四届装帧艺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特别奖(中国美协.出版总署主办)

《卢清作品选》

《名片设计精品500例》

《卢清现代挂盘艺术》

《幽默笑话隽语》(绘画本上下册)

《实用黑板报设计艺术》(共五册)

《意象-卢清当代绘画》

《意念-卢清线描艺术》

《意境-卢清风光速写》

《意象》

《墨象》

《线象》

个展:

1988年:卢清现代剪纸艺术展

1990年:卢清现代艺术作品展

2015年:卢清意象线描展

2019年:意象一一与水墨的一次对话

2023年:无境一一卢清线描精品展

2024年:无界一一卢清当代绘画学术展

2024年:非·黑白一一卢清绘画艺术展

卢清担任美术策划和封面创意的杂志:

《青春潮》《寿山石》《领导文萃》《故事林》《中篇小说选刊》《中外电视月刊》《影音时尚》《艺术生活》《生活创造》《方圆》《市场了望》《客家大文化》《福建物价》《福建小城镇》《福建轻纺》《素质教育愽览》《人民司法》《法制了望》《福建审判》《大众音像》《福建论坛》《广播与电视》《福建医科大学学报》《寿山石之友》《小火炬》《出版广场》

卢清老师作品欣赏


来源:三坊七巷榕树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