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惨520!“舔狗”经济走向崩盘,这届年轻人终于要醒悟了?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21 15:45 5

摘要:可今年就不一样了,比起浪漫,这一届的年轻人似乎更擅长“静默”,花店里空无一人,商场和餐厅也都冷冷清清的,连卖花的大妈都在刷《甄嬛传》,朋友圈也是冷清的像“停尸房”,唯一一条动态还是广告“520孤寡娃9块9包邮”。

[月亮]你发现没有,今年的520有些奇怪,按理来说这天的朋友圈应该是最热闹的,大家都忙着晒红包、转账、堆成山的鲜花。

可今年就不一样了,比起浪漫,这一届的年轻人似乎更擅长“静默”,花店里空无一人,商场和餐厅也都冷冷清清的,连卖花的大妈都在刷《甄嬛传》,朋友圈也是冷清的像“停尸房”,唯一一条动态还是广告“520孤寡娃9块9包邮”。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这届年轻人都醒悟不做舔狗了?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内

“520必须转账520元,不然你就是不爱我”、“情人节没送礼?那别人男朋友是干嘛的”、“节日没有仪式感,感情就没有意义”,你还记得这些曾经的“节日爱情公式”吗,它让我们觉得爱情必须通过钱包证明、通过晒图认定来打分。

还记得3年前的520当天,某商场举行一场“520接吻大赛”,冠军可获得三亚双人免费游,据说活动现场的情侣多的不像话,硬生生挤爆了3台电梯,可反观今年,该商场挂上了“消费满520就返52”的横幅,结果连一个顾客都没有。

听商场的保洁阿姨说,活动的立牌都被外卖小哥当椅子坐了,而这还只是个开端,以前每年520,大街上都是牵手的情侣,电影院后排也都是悄悄接吻的小情侣,就连垃圾桶都被鲜花、戒指、现今给包围了,但今年却什么都没有了。

还有全国各地LED大屏展示的浪漫表白文案也发生了变化,以前的表白文案都“我爱谁”、“谁爱谁”,腻歪的不得了,可现在却变成了“刚刚收到表白了,让我们恭喜刚刚”、“问我520怎么过?爱过、借过、略过、得过且过、一笑而过”。

对比传统的表白文案,这些文案反而更能引起年轻人的共鸣,甚至还被广大网友戏称“大屏文案演我精神状态”,他们用幽默、自嘲和现实主义的态度告诉社会,他们已经从“我爱你”过渡到了“我存在”,我在这是,我就是这样。

不少网友仿佛一夜之间清醒了一般,花、戒指、礼物等这些虚头巴脑(形式主义)的东西都不丢弃了,把花换成一堆海鲜,也才200多块钱,这不比买花来的是在?

以前每年的520和521都要熬通宵,现在能一觉睡到天亮,因为没有人买花了,这还不如母亲节买花的人多。

所以为什么这一届的年轻人都清醒了,开始抛弃那些所谓“证明爱情”的形式主义了呢?难道是受舔狗经济崩盘的影响?

所谓“舔狗”,就是那种一方为了赢得另一方一点点好感,不惜放下尊严、无底线付出的人,而“舔狗经济”则把这种不对等关系巧妙地“商业化”,怂恿一方为了“爱”掏空钱包。

曾几何时,这种建立在一方高昂“跪舔”,一方心安理得(甚至变本加厉PUA)基础上的商业模式,还是非常火爆的,可现在的它却正在遭遇现实的当头一棒。

有些现象很能说明问题,过去电商大促后,二手平台上常出现的“舔狗送的”全新闲置物件如今大幅减少,化妆品、钻石等传统意义上的爱情信物的销量也出现下滑,连直播间里曾经豪掷千金的“榜一大哥”似乎也隐身了。

是什么在驱动这场深刻的变化?年轻一代核心价值观的悄然迭代是关键,当生存压力成为底色,他们日益将自我成长、职业发展、个人体验放在人生更重要的位置。

曾经“有情饮水饱”的浪漫理想,正在被一种更现实、更全面的生命体验所取代,情感关系不再是唯一的价值锚点,它只是丰富人生的一个面向,而非全部,这种内在焦点的转移,“爱人先爱己”思潮的兴起,直接投射到消费行为上。

你会发现,男性消费领域的一些变化特别有趣,公路自行车、电竞产品、潮玩手办等,这些过去被认为是“宅”或“玩物丧志”的爱好,如今成了新的消费增长点,与其说是“新三宝”,不如说是“悦己三宝”。

钱花在自己身上,花在能带来确定性快乐、提升自我技能或体验的项目上,这种投资风险低,回报确定,而且是为自己而非为了取悦他人,这种“向内看”的趋势,正是“舔狗经济”釜底抽薪的力量来源。

屏幕上的那些自嘲和段子,本质上也是对这种“向内看”心态的生动写照,它不通过华丽的浪漫表演来证明“我值得被爱”,而是通过解构和调侃自己的生活状态,来表达“这就是我,我很真实”。

这种表达不需要迎合任何外部期待的浪漫范式,只是对自己内心感受的回应,它既保留了节日的由头和仪式感,又巧妙地绕开了传统爱情叙事的束缚,是一种更轻松、更个人化的参与方式。

无论是社交媒体上的热烈讨论,还是大屏上的个性化展示,都是年轻一代在公共话语场域中争取“被看见”和“被听见”的机会。

他们不再满足于被动接受预设好的浪漫模式,而是主动利用网络语言、幽默、自嘲来定义自己的位置和声音,这是一种从“被观看对象”到“有声表达主体”的主体性进化。

他们渴望自己的多元、真实被社会接纳和认可,可能在其他人的剧本中,他们只是人傻钱多,好忽悠的舔狗,但在他们自己的剧本里,他们就是主角!

其实“舔狗经济”的衰落,是对某些根深蒂固的社会观念和经济模式的集体反思,长期以来,恋爱中的经济付出被约定俗成地压在男性身上,商家更是乐于推助这种模式,通过制造攀比和压力来刺激消费。

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质疑这种不平衡,“凭什么送礼是男生的义务”、“这难道符合男女平等吗”,当付出真心被金钱的砝码衡量,当关系中的不对等被商业逻辑无情利用,这种模式的脆弱性和不公平性就彻底暴露了。

特别是像“胖猫事件”这样极端悲情的案例,用一种残酷的方式,为盲目、不对等的付出敲响了刺耳的警钟,成为压垮很多“舔狗”幻想的最后一根稻草,促使他们惊醒、抽离。

他们需要的不是复读陈旧浪漫话语的传声筒,而是能确认自我、产生共鸣的回音壁,这场转变不止关于爱情,更是关于如何在喧嚣世界中,以更平等、更尊重自我与他人的方式,构建真实连接。

信息来源:

来源:墨染史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