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的父亲,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村人。他身形不算高大,却因常年劳作而格外结实,皮肤被烈日晒得黝黑,皱纹像沟壑般布满了他的脸庞,双手粗糙且布满厚厚的老茧,那是岁月与土地留下的印记。
我的父亲,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村人。他身形不算高大,却因常年劳作而格外结实,皮肤被烈日晒得黝黑,皱纹像沟壑般布满了他的脸庞,双手粗糙且布满厚厚的老茧,那是岁月与土地留下的印记。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父亲总是天不亮就起床。扛着锄头、戴着草帽,脚步匆匆地走向田间地头。那时的我,还躺在温暖的被窝里,听着他出门时那扇老木门“吱呀”的响声。等到太阳高高升起,母亲喊我吃饭,我扒着窗户向外张望,还能看见父亲在远处的田地里弯腰劳作的身影,像一只不知疲倦的老牛,在土地上耕耘着全家的希望。
父亲对待庄稼,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用心。春天,他仔细地翻耕土地,把一块块板结的泥土敲碎,再将种子小心翼翼地播撒下去,仿佛在埋下一个个美好的憧憬;夏天,烈日炎炎,他穿梭在玉米地、稻田里,除草、施肥、浇水,豆大的汗珠从他的额头滚落,湿透了衣衫,他却浑然不觉;秋天,丰收的喜悦笼罩着田野,他又忙着收割、脱粒,即使累得直不起腰,脸上也始终挂着满足的笑容;冬天,别的乡亲都在家休息,他却闲不住,不是修理农具,就是去山上砍些柴火,为来年做准备。
父亲虽然没什么文化,却教会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记得有一次,我和小伙伴玩耍时,偷偷摘了邻居家的果子。父亲知道后,严厉地批评了我,还带着我去邻居家道歉,并赔偿了损失。回家的路上,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做人要正直,不能占别人的便宜,咱穷也要穷得有骨气。”这句话,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里,成为我人生的准则。
父亲对我的学习十分重视。家里的经济条件并不宽裕,但他总是想尽办法给我提供最好的学习环境。为了攒够我的学费和书本费,他除了种地,还会在农闲时去镇上的工地打零工。有一年冬天,天气格外寒冷,我以为父亲不会去工地了,可他依然一大早就出门了。晚上回来时,他的耳朵和手都冻得通红,衣服上沾满了灰尘和泥浆。我心疼地问他累不累,他却笑着说:“只要你好好学习,将来有出息,爸再累也值得。”
如今,我已经离开了农村,在城市里工作生活。每次回家,看到父亲的白发又多了,背也更驼了,心里总是酸酸的。但他还是像以前一样,忙里忙外,张罗着给我做好吃的,问我在城里过得好不好。他不善言辞,不会说什么动听的话,可我知道,他对我的爱,都藏在那默默的付出和关切的眼神里。
我的农村父亲,平凡而伟大。他用自己的一生,在那片土地上书写着坚韧与担当,用他的爱,为我撑起了一片温暖的天空。
来源:多彩圆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