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石”回归之路,浙江野茉莉已从90多株发展到2000多株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21 16:19 2

摘要:浙江野茉莉为我国特有植物,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因生长环境破碎化、自然繁殖困难等因素,野生种群一度濒临灭绝。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阮西内 通讯员 白洋

浙江野茉莉为我国特有植物,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因生长环境破碎化、自然繁殖困难等因素,野生种群一度濒临灭绝。

浙江野茉莉。受访者供图

从2015年起,杭州建德市联合浙江大学、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等机构,启动专项保护计划,通过种子采集、人工育苗、野外回归等技术手段,逐步恢复其自然种群。

5月21日,在浙江野茉莉的保护试验基地——江南林场,可以看到培育的浙江野茉莉苗木,树型有些像枫树,也有些像桂花。每株浙江野茉莉都从根部萌生出三四条枝干来,各自向上生长。

浙江野茉莉苗木。受访者供图

浙江野茉莉是浙江省特有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堪称“植物活化石”,仅存原生植株106丛;不但是珍稀濒危植物,还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建德市林场江南林区近地保试验基地林区主任吴正柱表示,浙江野茉莉已经从最开始的九十多株苗,已经发展到现在的两千多株。

吴正柱和同事正在测量。受访者供图

“春季到初夏,有降水之时,施点氮肥和复合肥,每年两次。”吴正柱说,在年底野茉莉停止生长的时候,会对每株苗木进行测量,包括根茎、冠幅、树高等逐一登记在册。

在种子储藏这一块,吴正柱和同事们的经验比以前丰富不少,“种子这个东西比较麻烦,现在看果实很多,能不能成活和气候、温度都有关系。”他希望若干年以后,在公园绿化带能看到它,让大家更了解它,珍惜它。

施肥。受访者供图

2014年以来,通过种播、组培、嫁接,共繁育成功浙江野茉莉幼苗2000株以上,初步形成了原生地保护—人工繁育—迁地保护—回归原生地的良性循环。

花朵亮丽、树形优美的浙江野茉莉,其潜力远不止作为园林绿化树种供人观赏,它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未来将开展对浙江野茉莉药用价值的测定。

俯瞰江南林场。受访者供图

近年来,建德市建立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迁地保育基地71亩,种植普陀鹅耳枥、珙桐、九龙山榧树等44个物种1320株。建立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护保护样地46个、共63亩,种植天目铁木、崖柏、夏蜡梅等20个濒危物种1200余株。

在复原生物多样性的背景下,建德的实践为濒危物种保护提供了启示,并探索“生态+文旅”融合发展,让生物多样性成为绿色发展的新名片。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钱江晚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