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20日,特朗普高调宣布启动“美国金穹”导弹防御系统建设,计划投入1750亿美元,任命太空军将领迈克尔・盖特莱恩为项目负责人。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具体资料赘述在文中和文末!
5月20日,特朗普高调宣布启动“美国金穹”导弹防御系统建设,计划投入1750亿美元,任命太空军将领迈克尔・盖特莱恩为项目负责人。
迈克尔・盖特莱恩
这一项目被特朗普称为“国家安全基石”,就是为了对抗中俄的导弹威胁,预计在未来三年之内完成“全面运转”。
特朗普甚至直言,一旦该系统建造成功,那么世界各地乃至太空的导弹威胁都不足为惧,那么事情真是如此吗?
特朗普政府将原计划名称从“铁穹”改为“金穹”,绝非简单的文字调整,而是多重战略考量的结果,以色列的“铁穹”系统主要用于拦截短程火箭弹,覆盖范围有限,而美国版计划需保护本土937万平方公里的广袤领土,规模需扩大近500倍。
以色列“铁穹”防空系统
更名旨在避免公众误认为美国“照搬”以色列技术,凸显其技术“超越性”,计划更名与特朗普政府的战略转型密切相关,美国传统反导体系主要针对朝鲜、伊朗等“非对称威胁”。
而“金穹”直指中俄的高超音速武器、分导式轨道轰炸系统等高端威胁,标志着美国导弹防御战略从区域防御转向全球威慑。
特朗普宣称,“金穹”将整合天基传感器、激光武器及动能拦截器,在导弹发射的助推段、中段和末段实施多层拦截,成功率“接近100%”。
如果要按照特朗普的想法,这套“金穹”系统需要再60天,就得拿出架构方案,不然时间或许不够。
并且,还得能连接数百颗低轨道卫星组成“高超音速与弹道跟踪太空传感器”群,实时监测导弹发射轨迹,将预警时间较陆基雷达缩短50%。
美国太空军已启动“跟踪层”项目,拟在2027年前发射超100颗卫星,形成全球覆盖,洛克希德·马丁、L3Harris等公司正扩建生产线,生产适配“金穹”的传感器卫星。
“金穹”反导体系概念图
拟于太空部署装配动能武器或高能激光的拦截卫星,在导弹上升阶段将其摧毁。此阶段拦截被视作最有效之举,毕竟导弹还未释放分弹头且速度较慢。
然而,技术瓶颈显著,动能杀伤技术尚未成熟,激光武器研发滞后,单颗拦截卫星造价或超10亿美元,且需在5分钟内完成探测、定位、拦截的全流程响应。
以色列“铁穹”防御系统
特朗普宣称2025~2027 年完成卫星群部署和初期测试,2029 年特朗普任期结束前实现全面运行。
但业界普遍质疑其可行性技术层面,俄罗斯“先锋”高超音速导弹和中国的DF-17均具备机动变轨能力,现有追踪技术难以应对。
“先锋”高超音速导弹
从成本层面考量,按照以色列“铁穹”的覆盖密度推算,美国若部署2.4万套系统,总成本恐达2.5万亿美元,此数额远超其现行预算。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预计,“金穹”在20年内总成本或高达8310亿美元,然而,共和党提议的250亿美元启动资金仅占3%,还远超远超特朗普宣称的 1750 亿美元。
“金穹”计划的推进引发国际社会强烈反弹,尤其是中俄的联合反对,2025年5月,中俄发布《关于全球战略稳定的联合声明》,4次点名美国,谴责其“破坏核威慑平衡”并“推动太空军事化”。
俄罗斯警告,天基拦截系统可能削弱其核武器的战略威慑力,威胁退出《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中国则指出,美国试图通过“绝对防御”打破“相互保证摧毁”(MAD)理论,可能引发核武库扩张与军备竞赛。
美国部署天基武器直接违反《外层空间条约》,并可能触发反卫星武器研发浪潮,2023年俄罗斯“努多尔”反卫星试验已证明,摧毁低轨卫星群的技术门槛正在降低,一旦“金穹”卫星遭攻击,系统将瞬间瘫痪。
欧洲国家对分担军费不满,质疑“金穹”实效,而加拿大虽表态参与,但其防长仅称“符合国家利益”,未承诺具体投入,美国单边主义倾向加剧北约内部裂痕,削弱全球导弹防御网络的协同性。
特朗普的“金穹”计划试图通过技术优势抵消中俄的导弹威慑,但可能陷入“安全困境”,防御系统的部署刺激对手发展更先进的进攻武器,最终导致战略稳定性下降。
真正的战略稳定需依托多边军控与风险对话,而非太空战场上的零和博弈,若美国执意沉迷军备竞赛,“金穹”终将成为耗费巨资却脆弱不堪的“镀金废墟”。
文章信源:
央视新闻---2025.05.21:《“铁穹”不行搞“金穹”?特朗普宣布投千亿美元打造导弹防御系统》
每日经济新闻---2025.05.21:《总成本将高达1750亿美元!特朗普宣布打造导弹防御系统!SpaceX此前被曝有望赢“金穹”大单,马斯克否认》
澎湃新闻---2025.05.21:《特朗普宣布打造“金穹”导弹防御系统,计划3年内运转》
来源:跳跳虎爱吃跳跳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