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两年来,松江区轻伤害案件一体化调解中心将人民调解与刑事和解全流程融合,推动公检法司跨部门接续合作,法官与人民调解员协同发力,致力于把案件矛盾化解在基层,秉持治罪与治理并重原则,实现案结事了。依托该中心,松江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去年整体案件调解率达64.44%,
两年来,松江区轻伤害案件一体化调解中心将人民调解与刑事和解全流程融合,推动公检法司跨部门接续合作,法官与人民调解员协同发力,致力于把案件矛盾化解在基层,秉持治罪与治理并重原则,实现案结事了。依托该中心,松江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去年整体案件调解率达64.44%,成效显著,多名法官还收到当事人赠送的锦旗和表扬信。
调解贯穿全流程,促进亲属言和
2022年10月31日9时许,被告人张某某因母亲遗产问题与被害人张某甲发生口角,后二人发生肢体冲突,其间,张某某踹了张某甲腰部。经鉴定,张某甲腰1椎体左侧横突骨折,构成轻伤二级;枕部头皮挫伤,构成轻微伤。
被告人与被害人系兄妹关系,检查机关了解到双方因母亲遗产问题存在对立情绪,被害人提出过高赔偿诉求,因双方积怨过深,调解未成功。于是,检察机关向法院提示了调解难点。
法院立案后,承办法官多次走访,找到双方矛盾根源在于哥哥在母亲住院期间对母亲疏于照顾,也未支付医疗费用,后承办人组织双方背靠背谈话,以亲情为突破口,逐步消除双方隔阂,释明遗产分割规定,促进双方化解误会,说明伤害类案件的判罚标准。
被害人解开心结后表示系因赌气才提出过高的赔偿诉求,愿意调整赔偿金额。同时,被告人也表示愿意在本案之外尽力补偿妹妹照顾母亲的辛劳付出。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并一次性履行完毕,后兄妹二人握手言和,双方亲情关系得到恢复。
法院经审理后判决被告人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拘役四个月,缓刑四个月。一审宣判后,被告人未上诉,检察机关未抗诉,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亲人之间的伤害案件更需要有效化解各方矛盾,避免后续矛盾的产生。”承办法官表示。
人民调解员参与调解,多元解纷延伸触角
2023年4月22日,被告人丁某某在酒后因债务等事项与被害人路某某发生口角,对被害人进行辱骂,并用饮料瓶砸路某某。后又从案发地点他人停放的电动自行车上拿取剪刀戳路某某,被害人余某等人先后上前拉架,均被丁某某持剪刀戳伤。经鉴定不构成轻微伤。案发后,被告人明知他人报警并在现场等候,到案后自愿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罪行。该案在审理中,承办法官联合人民调解员就赔偿部分进行多次调解。人民调解员将“法理情”等方法融入调解,多次与被害人沟通,开导情绪激动的被害人。为被告人与被害人之间的沟通搭建桥梁,先通过双方背靠背说理,再通过双方面对面释法,让当事人多见面、多沟通、多协商,努力促成和解方案。
在上述努力下,被告人认罪悔罪,在调解现场连续三次向被害人鞠躬致歉并一次性支付赔偿款,被害人的情绪及时得到安抚并表示谅解。法院经审理后判决被告人犯寻衅滋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九个月,缓刑一年。一审宣判后,被告人未上诉,检察机关未抗诉,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
承办法官表示,调解是化解矛盾、修复社会关系的有效手段。该案是一起酒后滋事的寻衅滋事犯罪,被告人在酒醒后及时悔过,案件的社会危害性较小,将调解引入该类案件,可以节约被害人的诉讼成本,最大程度弥补被害人损失。
做好公益诉讼调解,激活纠纷化解快捷键
以实质解纷为目标,轻伤害案件一体化调解中心除了稳妥审理各类侵害个人权益的传统轻伤害案件,还将调处范围逐步扩大至轻微侵害公共法益,适用公益诉讼的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罪、非法行医罪等。
在一起非法行医案中,被告人张某某在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等卫生技术证件的情况下,于2021年10月至2022年8月期间,在居住地为他人开展上门诊疗活动。2022年8月31日,被告人被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工作人员当场抓获。经查,被告人曾于2012年3月、2013年7月、2015年12月因非法行医行为被卫生行政部门多次行政处罚。
本案中,被告人在非法行医过程中,向不特定多数人群出售药品、进行治疗,治疗环境卫生脏乱,医废物品随意丢弃、侵害了社会公共利益,检察机关提起了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要求被告人就其非法行医行为向社会公众公开赔礼道歉,并承担其在行政处罚中被查处医疗器械、药品的销毁处置费用。
为妥善处理该案的民事责任承担事宜,同时降低司法成本,承办法官就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民事责任问题进行调解并达成调解协议。达成诉前调解协议后,被告人在省级以上报刊公开赔礼道歉,并及时承担了被查扣医疗器械及物品的无害化处理费用。法院经审理后判决被告人犯非法行医罪,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一审宣判后,被告人未上诉,检察机关未抗诉,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
“非法行医类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中,被告人承担的民事责任主要为赔礼道歉及查扣医疗器械及药品的无害化处置费用。虽然相关费用金额不高,但通过诉讼程序请求该费用的司法成本较高。通过调解,在刑事案件判决前推动相关民事责任的承担,确保了涉案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快速处理,取得较好的效果。”承办法官表示。
记者:陈菲茜
图片: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周加姚
审核:周样波 周雨薇
来源:上海松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