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庆阳】法治筑基润民心 信访为民促和谐——庆阳市贯彻实施《信访工作条例》三周年纪实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1 16:47 2

摘要: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有三级联动机制来解决,基层矛盾纠纷有“信访+综治”模式来调解,重大疑难信访积案有联席会议机制依法来化解……《信访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颁布实施三周年以来,我市秉持“人民至上”执政理念,坚持法治化导向与规范化建设相结合,通过完善制度体系、

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有三级联动机制来解决,基层矛盾纠纷有“信访+综治”模式来调解,重大疑难信访积案有联席会议机制依法来化解……《信访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颁布实施三周年以来,我市秉持“人民至上”执政理念,坚持法治化导向与规范化建设相结合,通过完善制度体系、创新工作机制、强化责任落实,有效提升了信访事项办理效能与社会治理水平,为新时代基层治理提供了有益实践经验。

尊法于心

法治信仰扎根基层

吴斌是市信访局来信及网络投诉办理科科长。2024年6月,他通过梳理矛盾焦点,主动约谈双方调解,在两日内就妥善化解了某展销公司与商户的矛盾纠纷,实现了法治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信访工作是送上门的群众工作,必须用法治思维破题。”我市各级信访干部对此有深刻的理解,并为之探索与实践。全市构建起“三级联动”责任体系,将信访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绩效考核,压实“一把手”责任。市委常委带头开展“信访接访日”活动,法院、检察院、公安局“三长”同步参与。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制定重复信访问题专项治理行动方案,建立市、县(区)领导干部“包案”化解机制,采取集中交办、挂牌督办等方式,对重复信访事项进行大起底、大清仓、大化解,逐案分析研判,推动劳动社保、房地产保交楼等民生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化解。

2022年以来,共开展集中接访140多场(次),成功协调化解了一大批农民工欠薪、房地产纠纷、涉法涉诉、合同纠纷等信访事项。县(区)委、县(区)政府领导干部开展集中接访314场(次),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属地得到解决。

学法于行

普法宣教播洒甘霖

市委组织部将《条例》纳入党校主体班必修课程,通过案例教学、模拟接访等形式,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信访问题的能力。

自《条例》颁布后,全市在提升领导干部法治能力方面深入探索实践,将《条例》纳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组织开展“信访工作法治化”研讨交流;市、县(区)信访部门采取以会代训、专题辅导、信访大讲堂等方式,对信访干部开展集中培训,全面增强信访干部依法受理、办理信访事项的意识。2022年以来,累计开展领导干部专题学习培训40余场(次),培训干部3000余人次。

为了使信访、维权等行为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持续深入开展覆盖机关单位、乡镇社区等的普法活动。市委依法治市办将《条例》纳入“八五”普法规划,开展宣传“五进”活动。县(区)、乡镇开展“板凳课堂”“田间普法”活动,为群众释疑解惑。充分发挥自媒体传播优势,推送条例解读、动画视频、普法文章,以生动形象、喜闻乐见的形式扩大宣传覆盖面,实现“指尖学法”常态化,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法治观念。三年来,累计开展各类宣传活动120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50余万份,线上推送普法信息2000余条,真正让《信访工作条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守法于责

规范运行筑牢防线

长庆油田西峰采油一区某职工在作业过程中,因发生闪燃事故导致其面、颈部和双手烧伤,其配偶先后20余次上访反映问题。市上与长庆油田启动联席会议机制,按照《劳动法》《社会保险法》《工伤保险条例》相关规定,对该信访事项进行多轮调解,双方协商一致并达成协议,问题得到圆满解决,成为我市推进信访法治化的成功案例。

在信访法治化进程中,全市打造“线上+线下”全时域信访矩阵,畅通网上信访、政府网站政民互动平台、领导信箱等多元化群众诉求反映渠道;聚焦“五个法治化”“四到位”要求,绘制了“路线图”“导引图”,优化信访事项工作流程,努力让群众的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理、依法推进;定期开展信访业务规范化建设评查,强化“四应四不”等问题督查督办,全面提升信访工作质效。2022年以来,全市信访事项及时受理率、按期办结率均达100%,申诉求决类初次信访事项一次性化解率稳步提升。

积极协同相关部门,聚治理合力。2024年,市政府与市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建立“府院”“府检”双联动机制,联合化解重大疑难信访积案;市信访联席会议与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建立了涉油信访联席会议机制,指导化解涉油信访事项。

用法于效

多元解纷法治为民

西峰区后官寨镇沟畎村李某和南佐村高某因耕地地界不清产生纠纷,12年来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镇“说和”工作室调解员通过查找相关资料、精准丈量确定了地界,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成功化解了矛盾;王岭村村民唐某在市内某厂务工,被拖欠3000多元工资,镇“说和”工作室调解员从明法律、晓事理、动情理三方面进行说和调解,最终厂方将欠薪及时交付给唐某,从接案调解到兑付工资仅用了一周时间。

有矛盾找“说和”工作室,有纠纷找新乡贤、“三老”和“两代表一委员”等来调解,成为解决信访问题的重要途径。全市通过多调联动解纠纷、网格治理提质效、法治护航促发展来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切实将信访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县(区)信访接待中心与综治中心、法律服务中心等有机整合,打通群众诉求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的快速通道。2022年以来,全市通过“信访+综治”模式,化解各类矛盾纠纷8200多件。

全市积极探索“网格+信访”模式,将信访工作纳入社会治理大局,与基层治理体系深度融合,织密基层调解网络,提升社会治理效能。西峰区创新推进“两室一线”建设,在乡(镇)普遍建立“说和”工作室;环县、庆城县、宁县、华池县等县动员新乡贤、“三老”和“两代表一委员”等民间调解力量参与基层治理和矛盾纠纷化解,取得明显成效。三年来,全市创新调解模式化解各类信访事项3014件,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严把信访事项办理入口关,将“三个不予受理”“两个不再受理”规定落实到来访接待、网上信访、来信办理的首要环节,坚持法定途径优先原则,做到信访与诉讼、行政复议、行政履职、仲裁等途径分离,让每一项权利诉求都能找到匹配的法治出口。

三载耕耘结硕果,法治花开别样红。通过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全市信访工作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治理、从矛盾化解到源头预防的深刻转变,全市信访总量逐年下降,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全市信访工作连续三年被省上考核为“全面达标”或“优秀等次”,涌现出“全国优秀人民调解员”1人,甘肃省新时代“枫桥式”基层单位5个以及“甘肃省劳动模范”“全国信访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谱写了新时代信访工作新篇章。(作者:孙玉珍 马维新)

来源:这里是庆阳

相关推荐